就如同原本的计划,原本同样停泊于海王星轨道附近宇宙空间的星火太空城,
也在使者号起航的同一时间,同样重新开始移动,
只是也换装了引力推进系统的星火太空城是前往了与使者号行进方向所相悖的其他方向。
就像是此刻,以黄道面为基准,使者号所行进的方向,大概在黄道面斜下方,
而星火太空城,可能朝着持平黄道面的太阳系外围,也可能朝着黄道面上方移动。
主要目的就是,
在使者号此行,遭遇最极端情况,人类文明母星系也被危险所危及到的情况下,
星火太空城能够继续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
也就如同之前一样,直到使者号返回,这次探查任务确定安全过后,
星火太空城也才会从遥远星空某处返回到太阳系。
星火太空城这样每一次都离开,然后再返回,看起来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一直有一个类似星火太空城这样的星际城市飘在远离人类文明母星的地方似乎更合适,
但人联和负熵研究院不得不考虑,始终孤悬于外的太空城,对于母文明的归属感问题。
不想让整合成一个人联的人类文明,重新分出来好几部分,
人联必须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所以,也就只能够让需要的时候,星火太空城离开,危机过去的时候,星火太空城返回到人类文明母星系,保持和其他星际城市内包括人员的正常交往往来。
……
使者号远航飞船内部。
虽然在起航瞬间飞船上的人们难免有些忐忑和紧张,
但在起航阶段结束,飞船进入到长期航行阶段过后,人们这种紧张和忐忑显然也很难一直持续下去。
人们也知道,在使者号上,也不需要他们履行和完成什么区别于往常的职责和任务,
使者号的整体运转由智能程序负责,有关使者号运行计划的改变,以及临时的决策,也由此次任务的核心参与者负责。
他们就只需要在使者号正常的生活。
同时,身处于使者号内部生活区,人们许多时候也感觉不到和在其他星际城市生活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生活,也就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轨道。
过着日常的生活,也就继续此前的研究工作,在需要什么研究资源时,也照常向城市智能管理系统申请。
只是随着和后方人类文明聚居区距离的拉远,和后方的联系难免愈加有些困难。
不过在挑选人员时,负熵研究院也考虑这些,
使者号人们从事的研究工作,要不就是不需要太多和其他人交流的领域,要么就是能够在飞船上就找到可以交流合作的。
所以除了对后方的一些消息获取起来有些延迟以外,对于使者号上的人们也没有太大影响。
而除了这使者号飞船内部,八十万人之外,
这次探查任务的核心参与者,秦裕,负熵研究院社哲所负责人,其他一些研究团队负责人,研究员,
在这儿使者号刚起航的这段时间里,其实也同样没有太多事情需要做。
除非在航行过程中遭遇一些意外情况,
不然飞船正常航行,也不需要他们介入和干涉。
秦裕也就在飞船上,正常度过着生活。
和其他核心研究员,偶尔保持着和后方太阳系内的联系,
关注一下,使者号行进途中,运行状态的观测探测系统,捕捉到的一些此前未曾发现的大小天体。
不过,和先前乘坐着漫游者号不同,
使者号显然没有办法在抵达预定区域前,随意停下来。
秦裕暂时没有想法试一试虚化状态他能不能追得上使者号飞船。
……
区别于当初进行引力推进系统实验时,
考虑到使者号飞船上人员的安全,使者号加速过程,肯定是没有当初运行实验时那么快的。
但相比于之前的电推进飞船,肯定依旧有很大的提升。
近两个月时间过后,
使者号加速到了光速的百分之十。
五个月过后,使者号提速到了目前引力推进系统能够达到的速度上限百分之三十一。
加速阶段结束,飞船进入到长期匀速航行状态,
当初斯托文明给人类文明提供的信息中,
划定的是距离太阳系内环大概10光年到13光年,直径超过三光年的一片广阔区域。
至于2801小行星来源究竟是在这直径三光年宇宙空间哪一处,就能够由人类文明自己去探查寻找了。
不过哪怕是以最近的10光年计算,
此刻人类文明的使者号飞船,以目前的速度,抵达目标区域,也将是三十余年过后了。
在这三十余年的航行时间里,
使者号上这次探查任务的核心参与者们,更多也就只能够像其他八十万人们一样,正常生活,继续着自己研究工作,然后等待。
……
对于秦裕来说,三十多年,也不是什么难熬的时间。
之前他独自乘坐着漫游者号,在宇宙中作为一个星际漫游者的时间都比这更长,
对于他已经度过的漫长人生来说,三十多年的时间更加短暂。
平静地看着时间流逝,同时也关注着后方太阳系内人类聚居区偶尔传来的一些消息。
……
在使者号启程过后,
太阳系,人类文明聚居区。
人联却并没有停下更多类似使者号这样飞船的建造。
在人联的计划中,使者号实际上应该只算是对于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进行探测任务的先行者。
在使者号抵达目标区域,确定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那未知文明的情况之后,将会有更多使者二号,使者三号等搭载了同样规模激光武器以及引力武器的飞船,同样抵达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
为之后使者号对那未知文明的清理,多提供一些助力。
所以此刻,
太阳系内,人类文明在进行着原本电推进飞船的换代,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换代的同时,
在海王星轨道位置附近,还在继续建造着使者二号,使者三号,一直到使者十号共十艘巨型飞船。
虽然按照人联,负熵研究院的推测,这个未知文明大概率弱于人类文明不少,
主要就是在攻击方式,
对于人类文明目前的两种主流攻击方式来说,
此前2801小行星那种也算是动能武器攻击的方式,有点太糙了。
如果换人类文明来做同样的事情,还有更加简单直接方式的多。
但,还是那一句话,人类文明也需要考虑,那个未知文明在过去数百年时间里,
和人类文明一样,出现了跨越式的科技突破。
毕竟,宇宙中,什么样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未知的情况下,
一切都是可能存在危机的。
时间,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