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事中,基本都有着东家的影子。
稍一想起,谁不感慨幸运,遇到这么好一位东家呢。
这也是他们开始听到强制秋种的事,只有慌乱,没有埋怨的原因。
李老爷子轻吐一口气,“我李家受东家恩惠良多,只恨力薄,无以还恩,只剩这几分力气,只愿有机会能为东家做事,便知足了,只要东家欲做的事,只要我李家有能力,都定当鼎力支持,更别说,庄子本就是东家的,她却处处为我们着想,给了我们这些泥腿子足够的尊重,不叫我们吃半点亏,这般好的东家,我只恨年迈力微,不然哪怕日夜为牛做马,也是甘愿。”
众人原本心中被掀起回忆,已经很感慨。
现在听到李老爷子这番真情切意,就更加感慨。
顿时对李家选择自种也都表示理解。
李家这是要报恩啊,不好意思再拿东家的工钱。
李承志也笑道,“原本咱之前不都还想着给东家多送一成税粮么,只是东家仁厚,不愿多拿我们一分粮,本就苦于有力无处使,有粮送不出,如今倒是有了机会。”
他这么一说,不少人心下都是一顿,不由也迟疑起来。
认真说起来,其实不止李家,他们哪家没有受东家恩惠。
最突出的就是向日葵和粮食丰产。
之前送粮食,他们是真心实意的。
东家不愿收,他们还挺遗憾。
如今想来,这不是报答东家的机会么。
不管东家为何突然想要秋种,他们总不能刚受了莫大的恩惠,转头就唱反调吧。
反正这粮食本来就是想送出去。
就当是借了另一种方式送。
至于秋冬种地,也就几个月,反正粮食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在屋里闲着也是闲着,就出点力而已。
现在想着还要拿东家的钱,哪好意思呢。
当然,这么想的还是比较少。
毕竟大家还得过活。
今年这般好光景,谁又能保证明年如何呢。
白得的银子为何不要。
粮食送和丢是两码事。
谁都知道冬日麦种不活,这些粮拿去给东家耍,不是浪费么。
所以心里还是坚定的选第二。
李承志目光一扫,心里便有数了。
他眉头不觉一皱,数量根本没达他的预期。
他想了想,欲再开口。
李老爷子却轻咳一声。
李承志转头看去。
却见老爷子轻轻摇了下头,而后朝众人道。
“好了,这事东家很看重,也比较紧急,最好今儿就能做下决定,大家先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个时辰后再来登记,想要卖麦子给东家的人也自己算清楚,挑好粮,别糊弄,败大家伙名声,正好下个月葵花籽也能收,到时也要卖给东家,就当这次磨磨经验,熟悉下流程,可别搞得乌烟瘴气,若惹东家厌恶,明年种不得葵花籽,咱整庄人可都饶不得他。”
听到这番话,众人心下一紧,连忙高声应喝。
而一些人,又皱眉思索起来,原本已经做好决定,这会又开始摇摆不定。
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
李老爷子这话可是一语双关。
借用卖麦子和葵花籽,给大家伙心里下暗示和警示。
毕竟一亩葵花籽的收入,都能赶上种小十亩麦子了。
东家都许诺会收,那就都是看得到的银子。
可东家也没说明年还给不给种。
聪明点的,不如趁这个机会给东家讨个好印象。
说不得有今年这一遭,明年跟东家开口,更容易得偿所愿呢。
之前都单想着选第一要付出的粮食和劳力。
却都没想到明年还能得到什么,如何才能得到。
现在李老爷子这么一提醒,不少人都回过味来。
正好这时李书荣赶着驴车过来。
车上是满满当当一袋袋粮食。
目送得有一千斤左右。
他一过来就喊,“爹,爷,第一批粮食我装好了,是直接送去庄里,还是等我把剩下一千斤拉过来再一起送过去?”
李老爷子心下不由一笑,好小子,来得正是时候。
正欲离开的众人听到这话,都是一惊。
这车上的粮食都有一千斤左右了,怎么还要再拉一千斤来。
一亩田正常需要30斤麦种,发成苗的话大概要二十多万株。
按照东家兑换,十斤麦子换5万株苗。
就算李家有12亩田,也只需要八九百斤麦子而已。
但很快他们就想明白。
估计多出来的,是要卖给东家。
不过还有人不认为麦子是卖给东家,毕竟老李之前那意思是不愿多拿东家的钱,应该也不会趁机卖粮。
便有人好奇问出。
李老爷子正需要人抛问题呢,闻言立刻笑呵呵。
“不是卖粮食,是想着到时候看看能否预定明年的麦苗。”
众人一听,心下再度咯噔一声。
预定明年麦苗?
接着,很多人再度想起一件被他们忽视的事。
东家那么短时间就要种,要那么多麦种肯定不会立刻全发出来。
整个村里那么多田,十日的时间哪能发足够的苗全种满。
所以兑换来的麦苗可能并非他们种子发的苗子,而是东家自己提前发的苗子。
那这麦苗能普通吗。
想想东家随手拿出的药水,就让他们的麦子增产一百多斤。
再想想东家种植的那些蔬果,他们也有幸吃过,味道自是不是寻常蔬果能比。
听说都是贵族用特殊方法培育。
麦子和麦苗兑换这般低,是不是说明这些麦苗不同寻常。
当然,即便觉得麦苗不寻常,他们也不觉得冬日能种活。
但他们更多想的是明年啊。
如果明年春播,也能换到东家的好苗,是不是明年还能更加丰产。
他们也不求多,就今年这种水准就可以。
瞬间,不少人又围上去,想跟李老爷子询问情况。
但李老爷子却摆手,催促大家伙赶紧回去商量。
然后父子俩就赶紧去帮着扛粮。
众人见此,想了想,立刻转身匆匆往家里赶。
这事可大可小,还真需要好好参详参详,不能轻易抉择。
尤其现在事关明年春播,更是不能马虎。
甚至有些人,即便还没想透彻,心底却莫名涌起一股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