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整个村落,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庄园门前的老槐树,叶子已经变得金黄,时不时有几片落叶打着旋儿飘落,在地上铺成厚厚的一层。
天刚蒙蒙亮,张大爷就拄着那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精神抖擞地站在庄园门口。他头上戴着竹编斗笠,斗笠边缘还沾着清晨的露珠,腰间系着一根粗麻绳,上面挂着一把精巧的小斧头。身后跟着七八个村里的青壮年,每个人肩上都扛着锃亮的工具,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扛着锯子,还有的推着装满原木的牛车。原木上还带着新鲜的树皮,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萧公子!\"张大爷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正在院子里擦拭佩剑的萧凛听到喊声,连忙收剑入鞘,快步迎了出来。他一眼就看到众人身后的牛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木头纹理细腻,质地坚硬,一看就是从后山老林里精心挑选出来的,村民们为了帮他修缮篱笆,不知道费了多少心思。
\"张大爷,让各位费心了!\"萧凛抱拳行礼,目光扫过人群中熟悉的面孔。二牛爹穿着打着新补丁的草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王嫂子的丈夫特意换上了洗得发白的粗布衫,还把衣角仔细地掖进腰带里;就连平日里最调皮的虎娃,此刻也一脸认真,紧紧握着手中的工具。
苏雪璃端着铜盆从厨房走出来,盆里装着刚用井水浸泡的薄荷叶,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她眉眼弯弯,笑着招呼大家:\"先喝碗凉茶解解渴,糕点还在蒸笼里呢。\"话音未落,萧明澈就从桃林里钻了出来,怀里抱着一摞粗陶碗,小脸红扑扑的,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我来帮忙!\"
众人在院门前的空地上支起临时工作台。张大爷摸着下巴,用拐杖点着地面,开始分配任务:\"咱们分三拨,砍木料的去东边,量尺寸的留这儿,搭建的先拆旧篱笆。\"他特意把萧凛拉到身边,眼神中满是信任:\"你是行家,待会儿多指点着点!\"
萧凛点点头,转身从屋里取出一卷泛黄的图纸。那是他这几天熬夜绘制的篱笆设计图,图纸边角处还留着淡淡的墨渍,能看出反复修改的痕迹。\"我想着改成镂空花格样式,\"他展开图纸,用炭笔细致地标着尺寸和榫卯结构,\"既能防野兽,又不挡风景。关键在立柱的间距,太宽不稳,太窄费料,这里都标好了。\"
负责砍木料的汉子们扛起斧头,大步往后山走去,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敲出整齐的节奏,仿佛是一首劳动的序曲。萧凛则带着几个年轻人测量旧篱笆,他手持铜尺,神情专注:\"看好了,这根立柱要往里挪三寸。\"说着,他用匕首在木头上刻下清晰的记号,\"榫眼得凿成梯形,这样卡得更紧。\"
太阳渐渐升高,阳光变得炽热起来,众人的粗布衫很快就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萧明澈像只欢快的小蜜蜂,穿梭在人群中,不时递上湿布让大家擦汗。他蹲在木料堆旁,好奇地看着王嫂子的丈夫用墨斗弹出笔直的黑线,眼睛里满是新奇:\"叔叔,这些碎木头能给我做玩具吗?\"
正在刨木料的汉子哈哈大笑,刨花纷飞中露出一口白牙:\"当然!等活儿干完,叔给你做个会跑的木头车!\"他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哎哟\"一声——二牛爹的斧头卡在树杈里,无论怎么用力都拔不出来。
萧凛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三两步跨了过去。他握住斧柄,暗运内力,手臂上的肌肉微微隆起。随着一声闷响,斧头带着半截树干飞了出来。众人见状,齐声喝彩,张大爷笑得直拍大腿:\"萧公子这力气,比得上三头黄牛!\"
日头过午,苏雪璃掀开蒸笼,霎时间,甜香四溢,弥漫开来。荷叶包裹的糯米糕晶莹剔透,上面淋着浓稠的桂花蜜,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她又端出几坛凉茶,坛口还漂浮着新鲜的薄荷叶和枸杞,红绿相间,格外诱人。\"都歇歇!\"她的声音带着江南特有的软糯,\"尝尝新做的桂花糕。\"
众人围坐在树荫下,粗陶碗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二牛爹咬了一口糯米糕,眼睛瞪得老大,含糊不清地说:\"这糕又软又香,比城里茶楼的点心还好吃!\"张大爷咂着凉茶,满意地点头:\"苏姑娘的手艺,真是绝了!\"
萧凛擦着汗坐下,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他早上在林子里打的野兔,已经切成小块。\"晚上尝尝我的手艺。\"他笑着分给众人,\"炭火烤着,再撒上苏姑娘配的香料,保准香!\"
正说着,萧明澈突然指着天空惊呼起来。只见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飞过,雁鸣在山谷间回荡。孩子们欢呼着追了出去,笑声惊起满树的麻雀,扑棱棱地飞向天空。苏雪璃望着孩子们的背影,眼角含笑:\"明澈最近总念叨着要做个捕鸟网。\"
\"这有何难!\"张大爷拍着胸脯,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等篱笆修好,我教孩子们编竹网!\"他顿了顿,眼神有些感慨,\"说起来,咱们村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午后的阳光变得柔和起来,众人稍作休息后,又继续投入到劳作中。萧凛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凿榫眼,木屑像雪花般纷纷飘落。\"力道要稳,角度要准,就像练剑一样。\"他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有人好奇地问起他的剑术,他便讲起年轻时闯荡江湖的故事,惊险刺激的情节听得众人入了迷,手中的活儿都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暮色渐渐笼罩大地,新篱笆终于完工。镂空的花格在夕阳的映照下,投出美丽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原木特有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情格外舒畅。萧凛站在篱笆前,用力摇晃立柱,立柱纹丝不动,他满意地点点头:\"这下好了,再大的风也吹不倒。\"
张大爷走上前,伸手摸着篱笆,眼眶微微湿润:\"萧公子,你这设计,怕是能用上二十年!\"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个晒干的艾草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苏姑娘上次给我家小子治咳嗽,这是老婆子的一点心意。\"
话音未落,其他村民也纷纷拿出带来的礼物。二牛爹捧来一筐新摘的板栗,外壳还带着尖刺;王嫂子丈夫递上自己亲手编的竹篮,篮身细密精巧;就连最腼腆的阿福,也红着脸塞给萧明澈几个野山梨,梨皮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
萧凛和苏雪璃对视一眼,眼中都泛起了泪光。他们从未想过,自己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却得到了村民们如此深厚的情谊。苏雪璃转身回屋,捧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她新调配的金疮药和驱蚊膏:\"大家干活难免磕碰,这些拿着备用。\"
夜色渐深,庄园里亮起了温暖的灯火。篝火堆上架着烤野兔,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香气四溢。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萧凛讲江湖趣事,看苏雪璃教孩子们辨认草药。萧明澈坐在张大爷腿上,听老人讲村里的传说,手里还摆弄着新做的木头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萧凛却感到一丝不安。他佩戴的玉佩碎片突然微微发烫,这是曾经感应到危险时才有的征兆。他悄悄走到篱笆边,抬头望向夜空。月亮周围有一圈淡淡的光晕,像被蒙上了一层薄纱,这种异象,让他想起了当年幽冥教出现前的情景。他皱起眉头,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剑柄。但愿,这只是自己的错觉,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能够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