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搬家?”钱玉桉一脸震惊的看着徐桂英,
徐桂英一脸笑意,“就是那套房子是我大姑子的,他们一家前几年出国了,那套房子也一直没人住,我们老一辈人就讲究房子要有人气,要是一直不住也不行,所以租金不是问题,按照你之前的租金来算就行。”
钱玉桉连忙拒绝,“徐阿姨,这个太突然了,我那套房子住着挺好的。”
徐桂英作势瞪她一眼,“我就算不找你,也会找别人,反正我大姑子就是让我把那套房子租出去。”
钱玉桉眼里还是拒绝,为难道:“徐阿姨,这太突然了……”
“一点都不突然,我这不是提前来跟你说了吧,那套房子所有家具都齐全,咳……也没有漏雨,是三楼,附近还有公园。”
“不瞒你说,我在找你之前,我也见过其他租客,要不就是不爱干净的小年轻,要不就是压价的中年夫妻,我不放心租给别人啊!”
“那房子距离这条街也近,跟你现在那个房子路程差不多。”
钱玉桉揪紧手指头,她和徐阿姨也才认识没多久……
徐阿姨瞪大眼,“咋滴,你还怕我是坏人啊,你去供销社问问,我是里面采购科的副主任,放心我又不会害人。”
钱玉桉心思被看穿,一下就红了脸,结巴道:“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徐桂英拉着钱玉桉就走,“不是这个意思,就跟我走。”
钱玉桉不敌徐桂英力气,很快就被带到了居民楼下。
果然如徐桂英所说,这里环境安静,楼下买东西也方便,不远处就是派出所。
这房子是套一居室,里面厨房沙发桌子床衣柜都齐全,就连碗筷都有!
钱玉桉确实惊讶到了,比她预想的好很多,可是租金……
徐桂英满意的点了点头,钱玉桉反应如她所料。
“这房子还行吧,玉桉,我跟你说了,租金不是最重要的,我就想找个合适爱惜房子的租客,充点人气。”
钱玉桉蹙了蹙眉,“但是租金太便宜了,我……我受之有愧。”
受之有愧……
徐桂英脑子转得快,“实不相瞒,我平常也没啥朋友,上班也无聊,活了这么大岁数也头一次碰到你这么合眼缘的,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钱不是最重要的,活得舒心最重要。”
钱玉桉原本还觉得徐阿姨适合去干销售,但看到她发红的眼睛,明显就是一脸家庭不和睦的样子。
那这样,钱玉桉也能明白了。
“徐阿姨,租金那就按您的想法来吧,如果哪天要涨租金了,您随时跟我说!”
徐桂英干脆点头,“行,那钥匙我就交给你了,你要是不放心,就去找个人来换锁,走,我去帮你搬家。”
钱玉桉再次瞪大眼,“现在搬家?”
“现在不搬啥时候搬?敢想就要敢干!你东西很多?”
钱玉桉傻不愣登的摇头。
“那就是了,早点搬完早点过来!”
反正新家里什么都有,钱玉桉只需要把她的衣服被褥书那些的搬过来就行,原本徐桂英还打算把床褥被单一起安排了,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过于刻意了。
光说动钱玉桉,就费了她老大一番功夫。
钱玉桉的东西并不多,徐桂英看她收拾,也就春夏两套,秋冬一套,还有几件灰不溜秋的衣服,穿的比宋蓉蓉还暗沉。
钱玉桉虽然是个卖衣服的,但省下来的钱都给钱奶奶了。
钱玉桉又把桌上的书全部装起来。
徐桂英状似不经意的开口,“对了,明年高考你要去试试吗?”
钱玉桉这种已经高中毕业了的,如果要再次参加高考,需要在学校里报名。
钱玉桉是去年毕业的,她原本今年夏天就打算报名,但没复习好,准备明年再报名。
她点头,“明年要考试。”
“行,要是有困难就和我说,你跟我小姑子长得像,我看到你就跟看到了我小姑子似的。”
钱玉桉尴尬一笑,“徐阿姨,您家里人都挺有意思的。”
徐桂英摇头,“全是来讨债的小畜生,没一个省心的。”
徐桂英手里提了两口袋,钱玉桉也提了两口袋,背上还有个背篼,她刚才花了一毛钱去隔壁邻居家里买了一个旧的,就是为了装床褥子和棉絮。
走到新家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
简单收拾完,就是晚上八点钟了,钱玉桉给了半年的房租,赶紧劝徐桂英先回家,免得夜深了不安全。
徐桂英:“行,那我就走了,我这里回去也就走二十多分钟,近。”
谁交房租是一次性给半年啊,反正她徐桂英就收三个月的。
“等三个月后我再来收房租。”
钱玉桉握紧手里的钱,眼睛微湿,“徐阿姨,多谢您。”
“你这孩子,谢啥谢,我走了。”
钱玉桉把徐桂英送到了楼底下,她看着徐桂英走远后才上了楼。
徐阿姨真是个好人,以后她要好好报答她。
钱玉桉突然一拍脑袋,一脸懊恼,上次徐阿姨还给了她十元钱,结果她今天光顾着想房子的事了,都没把钱给她!
钱玉桉拍了拍脑袋,只好把钱带在身上,下一次见面给她了。
徐桂英回到和平巷就快八点半了,她傍晚和徐桂英在路边吃了面,晚上就不吃了。
宋信福晚上问她去干嘛了。
徐桂英嘁了一声,“老娘去办正事。”
宋信福眼睛眯起,“你这老婆子还卖关子!是不是和老三有关?”
徐桂英摇头,“先去给我打盆热水,我要烫脚。”
宋信福啧声,“你现在跟那旧社会的老太后一个样。”
徐桂英拍了下老头子肩膀,“那你是个啥,老太监?”
老两口斗了下嘴,宋信福说不过徐桂英,就去外面倒水了。
等到徐桂英开始泡脚,才说:“我最近认识了一姑娘,跟老二挺合适的,南民二街的那套小房子,我租给她住了,小姑娘人老实,就是跟老二一样,木得很。”
宋信福哦了一声,“哪的人?”
“你又没去过。”
“哪里嘛?”
“扁担村的,你认识啊?”
宋信福摇头,“没去过。”
过了会,老头子又问:“啥时候让老二见见面。”
徐桂英:“先不慌,混熟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