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紫禁城、养心殿内。

雍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前的龙案上,堆满了来自各地关于查亏空的奏折。

他的目光盯着那些奏折,眉毛拧成了疙瘩,暗自思忖:“究竟是何种缘由,让官员们甘愿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污、挪用公款?

假如给予他们高额俸禄,亏空是不是就不再出现?”

为了验证心中所想,雍正当机立断,即刻召集臣子们,就这一重要议案征求大家的意见。

乾清宫外,秋风送爽,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雍正帝神色凝重地坐在御案之后,目光如炬,扫视着阶下跪着的群臣。

他缓缓抬起手,轻轻敲击着案上的奏折,声音沉稳地说道:

“折子上载明,外省官员贪污之风猖獗,库银亏空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今日特召诸位爱卿前来,共同商议这‘高薪养廉’之策究竟是否可行?”

话音刚落,一道声音传来:“启禀皇上!”随声望去,左都御史沈近思率先从队列中走出,袍袖拂地,带起一阵微风。

他语气坚决地说道:“陛下,此策绝不可行!自古以来,清官皆重气节,耐得住清贫是官员的美好品德,

如包拯、海瑞,虽俸禄微薄,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可见,廉耻之心源自内心,而非取决于俸禄高低。

若以厚禄养廉,恐会助长奢靡之风,官吏们定会变本加厉,国库如何能承受这般消耗?”

众臣子一听,一部分人频频点头。

“沈大人此言差矣!”随着声音,新任直隶总督李卫快步上前,他那铜铃般的大眼睛里满是激愤之色,大声说道:

“卑职在江苏查案时发现,知县每年俸禄仅有区区数十两,一家老小的生计都难以维持,又怎能不滋生贪污之念?

若能将俸禄提高一些,官员们无需冒险贪污,便可过上体面的生活,这难道不比事后严惩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众臣听罢,一部分人频频颔首。户部尚书张廷玉手抚胡须,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

“李卫所言确有道理,但各省经济条件状况各异,若贸然全面增加俸禄,财政恐难以承受,一刀切并不适合。

臣以为,可先在江浙等富庶之地试行,若成效显着,再逐步推广,皇上您看……?”

张廷玉向来行事谨慎,雍正很信任他,张廷玉的意思很明显,提提议先小范围试点。

“试行?哈哈哈……”沈近思冷笑几声,沉声道“此例一开,众人必定纷纷效仿,日后官吏皆会以俸禄不足为由要挟朝廷,如此一来,财政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殿内的争论愈发激烈,众臣子七嘴八舌发表意见,说实话,谁不愿意增加薪水呢?

但是有些老古董,认为雍正帝是考验他们的品德,坚持不发放养廉银子,一时间气氛很紧张。

这时,雍正抬手示意众人停止争吵。

他已经拿定主意,抄起案头的朱笔,在奏折上迅速写下数行字:

“令江苏、直隶两省自明年起,将正职官员的俸禄提高到原来的三倍,另外设立养廉银专项。

令刑部、都察院派人稽查,若再有贪污腐败行为,罪加三等。”

说罢,他掷笔于案,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朕倒要看看,究竟是银子能培养出清官,还是律法能镇得住贪官!”

到这份上,群臣纷纷拜服,朝会散去。

……

雍正帝之所以主张推行“高薪养廉”这一新政,是因为他深知,单纯依靠惩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官员贪污的问题。

况且培养一个官员也不容易,到头来栽倒在金钱面前,实在可惜。

康熙之所以不敢较真,就是怕查处太多官员,想想自己垂垂老矣,不愿再折腾,于是把这棘手难题留给了雍正。

细细想来,官员贪污,除了个人品性的因素,俸禄过低难以维持生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各位,这里所提及的是清朝时期的状况,并不适用于现代贪官。

现代贪官即便薪水丰厚,依旧贪污,这归根结底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不在“高薪养廉”的讨论范畴之内。

查阅资料发现,在雍正一朝,一品大员每年的俸银不过180两,七品知县更是仅有45两。

这点收入,既要维持官员自身及家眷的生活开销,还要雇佣师爷、仆人,以及打点上下级关系,实在是捉襟见肘。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清朝官员俸禄的实际情况,下面从购买力和实际价值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以米价为参考,雍正朝时,大米价格约为每石一两银子,而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50斤左右。

如今优质大米每斤价格若按3元计算,那么一两银子能购买150斤大米,价值约450元。

如此换算下来,180两银子折合人民币约元。

从购买力角度来看,有观点认为,雍正朝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400 - 600元人民币,

那么180两银子大约折合人民币 ~ 元。

若按照清朝时期的度量衡,一两等于现在的36.9克,如今每克白银价格约为3.4元人民币,以银价直接换算,

180两白银约相当于元人民币。

不过,当时通货膨胀率较低,银子的实际购买力远高于此。

也就是说,清朝宰相的薪水,实际购买力不会超过10万人民币,直接换算成人民币,不会超过3万,

诸位不妨想想,这究竟算多还是算少呢?

~~~~

由于皇帝发放的俸禄有限,官员们便想出各种办法谋取外快,侵占“火耗”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

那么,究竟什么是“火耗”呢?

在雍正朝,农民缴纳的赋税大多为零碎银子,而官府收纳赋税时,

通常要求以一定规格和重量的整银上缴,因此需要将碎银熔铸成银锭。

这一熔铸过程由官府指定的银匠负责,在熔铸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损耗,这便是“火耗”的由来。

各地官员便以此为借口,向农民额外多征收银子,多余部分则私自侵吞。

鉴于此,雍正帝果断推行火耗归公改革,即对这部分火耗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地方官员借此滥征加派的现象。

从雍正朝开始,火耗统一收归国库,再由朝廷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其中一部分以养廉银的形式发放给官员。

养廉银的数额颇为可观,远远超过官员原本的俸禄。

例如,总督级别的养廉银每年可达1.3万至2万两。

巡抚每年也有1万至1.5万两。

就连知县的养廉银也有1000至2000两,是其原本俸禄的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不得不说,雍正帝确实颇具手段,他将官员的灰色收入收归公有,再以培养廉洁的方式重新发放给官员。

“高薪养廉”的政策一推行,在官场引发了巨大震动。

一方面,许多官员对突然到手的高额养廉银欣喜不已,认为这是朝廷对他们的体恤,也让他们有了安心做事的物质基础。

不少官员开始自我约束,觉得再贪污便愧对皇帝,从而减少了贪污腐败现象,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地方治理中。

比如,河南巡抚田文镜在得到丰厚的养廉银后,更加积极地推行新政,清查亏空,整顿吏治,使得河南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事情犹如铜板的两面,有支持自然就有反对。

一些守旧派官员认为,“高薪养廉”是对官员贪污行为的变相纵容,给予如此高额的养廉银,无疑是承认了官员获取灰色收入的合理性。

还有人担忧,即便给予高薪,人性的贪婪难以遏制,官员们依旧会想尽办法谋取更多财富,毕竟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高薪养廉”推行过程中,仍有部分官员顶风作案,利用职权贪污受贿。

此外,养廉银的发放数额,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总不能一刀切吧?

谁多一点,谁少一点,如何平衡?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雍正帝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行“高薪养廉”政策。

在他看来,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旨在打破官场积弊,重塑清正廉洁的风气。

三年来,在雍正不懈努力下,国库逐渐充盈,官场的腐败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他为清朝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

咱们回顾一下雍正的改革措施都有哪些?

在政治层面,除了火耗归公、高薪养廉,雍正帝还设立军机处,将军政大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极大地提升了决策效率。

清朝最初的决策层采用议会制,即各旗主共同讨论,这使得皇上的权力被分割。

康熙为了集权,成立内阁和南书房,而雍正为了更进一步集权,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

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并成为定制,这一举措成为强化君主专制的关键创举。

同时,雍正帝大力推行密折制度。

密折制度在康熙朝已具雏形,当时仅有部分官员可向皇帝呈递密折,使用范围较为狭窄。

雍正帝即位后,大幅扩大密折的使用范围和人员,使其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政治制度。

密折的内容只有皇帝和具折官员知晓,保密性极强。

如此一来,臣子之间的一举一动,民间的一些事,雍正都能第一时间掌握,

另外,还可离间臣子们的联合之心,官员们今日所说之话,可能马上就会被他人以密折的方式上报。

这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不敢肆意妄为,对整顿吏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经济领域,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废除了人头税,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其实,在康熙晚年,摊丁入亩就在江南富庶之地进行过试点。

过去,人头税和土地税是分开征收的,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依然需要缴纳人头税。

雍正将人头税平摊到地亩数中,无地农民便无需再交人头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

在社会管理方面,雍正帝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土司制度,改派流官治理,

防止地方做大做强不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推动了民族融合与地区发展。

其实,“改土归流”并非雍正首创,明朝时就已开始推行。

到了雍正朝,雍正在明朝的基础上,大规模、系统性地推行这一政策。

比如雍正帝任命鄂尔泰等官员主持改土归流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广泛开展,使改土归流成为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政治改革。

以上这些改革举措环环相扣、互为支撑,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着力解决吏治腐败问题,

摊丁入亩推动经济发展,军机处与密折制度保障政策高效执行。

雍正帝以雷霆手段打破陈规,自然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权贵们便雇佣文人诋毁雍正皇帝,将他描绘成一个冷酷寡恩的形象。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雍正帝的一系列改革为“康乾盛世”的延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雍正帝就如同隋朝的杨广,历史上的是是非非,终究任由后世人评说。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三国我为皇大乾九皇子隋唐:融合蚩尤传承,开局诛宇文大唐:神级皇太子穿越成童生,靠摸鱼抓虾养活全家新唐三国:越世霸主黑铁之堡穿梭异界之我来自现代商途如此多娇,有点费腰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满级账号在异界始皇让我当二世,不小心延续千年熵定天下大宋武夫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大宋医生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吾乃西凉统帅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熟读历史知识玩转古代世界掀翻满清,华夏大航海时代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北宋大表哥异想天开之施宇和他的老乡们明朝富家子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秦有锐士我领海宽,战舰多亿点过分吗?蜀汉的复兴回到大汉打天下千夫斩我是混世魔王程咬金逍遥小王爷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秦末苍穹之变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代嫁之绝宠魔妃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云霄之君临天下和别人不一样的穿越大唐:最强争霸系统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我在秦朝当二世皇帝大唐:对马吹个口哨咋被抓天牢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