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胤礽再度被废,这还真不怪康熙冷酷无情,
怪只能怪胤礽着急做皇帝,你说你爹身体健康,你做皇帝,你爹干什么去?
盛怒之下的老爷子,于次年干脆放出狠话:“往后再也不立太子!”
然而,诸位皇子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老爹说归说,皇位终究得有人继承,
这些人精似的皇子们,表面上依旧每日恭恭敬敬地请安问候,背地里却各自使尽浑身解数,暗中较劲。
毕竟谁不想当太子,谁不想未来当皇帝?
咱们捋一捋情况,最先在这场激烈皇位角逐中出局的,当属大阿哥胤禔。
他对太子之位的渴望已然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竟不惜采用巫术这般下作的手段来诅咒太子,
甚至还妄图撺掇康熙诛杀自己的亲弟弟。康熙从小失去父爱和母爱,看重兄弟情,气得几乎昏厥过去,一怒之下,直接将他圈禁起来,
从此,胤禔便如同困在笼中的野兽,这辈子再无翻身之日。
而三阿哥胤祉虽说因举报大阿哥立下功劳,可康熙稍加思索,“不对啊,他怎么没事总盯住大阿哥,这不是他份内的事。”
老爷子便察觉到老三心怀不轨,不过是妄图踩着兄弟的肩膀往上爬罢了,因此三阿哥也被排除在康熙任命太子名单之外。
回头看八阿哥胤禩,他的生母是良妃卫氏,出身于辛者库。
“辛者库”是内务府的一个机构,负责宫里清理卫生,洗洗涮涮,地位低于太监和宫女,还不如包衣奴身份高。
由于母亲地位低微,八阿哥从小的时候,就交给大阿哥胤禔的母亲惠妃那拉氏抚养。
因此八阿哥和大阿哥感情深厚。
八阿哥从小聪慧,5岁左右能作诗,13岁能识别马的优劣,康熙从小很喜欢他,着重培养。
长大以后。八阿哥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与兄弟、朝中官员都能合得来,素有“八贤王”的美誉。
平日里他还时不时地向那些穷困潦倒的书生慷慨解囊,施以援手,官员谁家有个红白事,八爷跑前跑后忙个不停,人缘特别好。
兄弟们有啥事都找他帮忙,天长日久,八王府上常常宾朋满座,聚揽兄弟在身边。
比如九阿哥胤禟擅长生财之道,开设了众多当铺钱庄,赚得盆满钵满,所得钱财专门用于支持老八开展各种慈善活动,拉拢各方关系。
十阿哥胤?出身显赫,背后有钮祜禄氏这一庞大的家族撑腰,凭借家族势力,能够帮着胤禩拉拢不少权贵。
十四阿哥胤禵手握重兵,在关键时刻,足以凭借手中兵权稳住局势。
以上这几个阿哥都围在老八身边转。
相比之下,四阿哥胤禛在待人接物人缘方面就差远了,不说别的,十四阿哥是四阿哥胤禛的亲弟弟,老十四跟着老八混也不跟着四哥混。
原因很简单,胤禛很低调,把时间用在了工作上,简直是个“工作狂”,整日埋头苦干,一门心思扑在政务上,没时间与人套近乎、拉关系,
因此在朝廷之中胤禛显得形单影只,颇为孤立。
八爷胤禩凭借四处收买人心的手段,逐渐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八爷党”。
朝中大臣们都是聪明人,心里把每个皇子衡量了一遍,发现老八势力强大,认定他是未来的皇帝,于是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前去讨好。
佟国维、马齐等朝廷重臣,更是率领一大帮官员联名上奏皇上:“八阿哥仁孝兼备,这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理应立为太子。”
康熙最反感有人推荐,越是臣子们推荐,他越认为是结党营私的表现,于是痛斥这些上书的臣子,称再干涉立储,当庭杖毙。
胤禩表面上假意推辞,他得表现出虚心的样子,可内心早已乐开了花,暗自觉得太子位已然十拿九稳。
有一回,胤禩精心策划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他找来江湖骗子张明德,在王府门口精心编排了一场戏码。
当皇子们和大臣路过之时,张明德佯装不经意间瞧见胤禩,突然露出一脸震惊之色,随后扯着嗓子大声叫嚷道:
“呜呼呀!这位爷您可绝非等闲之辈啊!我闯荡江湖这么多年,还头一回见到如此贵不可言的面相!
您瞧瞧,这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目下虽只是贝勒之位,可将来必定大富大贵!
您瞧这周身散发的红光,头顶上祥云缭绕,都直冲天际了,分明就是九五之尊的帝王气象啊!”总之一个劲的吹捧八阿哥。
这番话很快便在京城中四处传开,不少人竟对此信以为真。
康熙听闻此事后,气得猛拍桌子,怒喝道:
“江湖骗子的鬼话也能轻信?老八这是想愚弄谁呢!搞这些旁门左道的把戏,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有时候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会加倍进行表演。实际有头脑的看官早就识破他们的套路了,悲哀是,当事人懵懂不知。
胤禩的这些小聪明,非但没能讨得父皇欢心,反而彻底激怒了康熙。
康熙一生最痛恨的便是结党营私之举,如今看到如此多的大臣都为老八说话,心中不禁暗自犯嘀咕:“这难道是要逼宫的节奏?”
“不行,不能任由八皇子膨胀下去!”康熙立即采取行动,将带头的阿灵阿、揆叙等人抓了起来。
最后砍了他们的脑袋,还在其墓碑上刻下“不忠不孝”四字。
康熙此举,就是要向所有人昭示:胆敢结党营私,这便是下场!
要说这胤禩,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想当初康熙让他查办太子党羽时,他误以为这是表现自己的绝佳机会。
为了彰显自己的“铁面无私”,他对太子的党羽毫不留情,抓着凌普等二十多人往死里整,严刑拷打之下,这些人不死也脱了层皮。
他满心以为康熙厌恶太子,自己这般作为肯定能讨得老爹欢心。
可他哪里能想到,康熙虽说对太子的不争气痛心疾首,但毕竟是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的儿子,心是痛的!
老爷子看到八皇子如此心狠手辣,心里不禁一阵厌恶:这小子平日里看着一副仁厚的模样,没想到下手竟比谁都狠!
康熙六十年(1721 年),康熙寿辰之际,十四阿哥在西北战场大获全胜,特意挑选了一块天然的寿石作为贺礼。
八阿哥胤禩见状,嫉妒得眼睛都红了。瞧见了吧,这就叫虚伪,平时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兄长弟短的热热乎乎,
等到涉及到切身利益时,八阿哥露出了凶狠一面。
他买通送礼物的人,偷偷将寿石换成了一只死鹰。等康熙满心欢喜地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死鹰,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事后查明都是八阿哥搞得鬼,至此,康熙终于彻底看清了这个“贤王”的真面目,
康熙厌恶八皇子到什么程度了?康熙五十五年八月底,八皇子感染了伤寒,生命垂危,
康熙也不去看看病情,对御医冷谈说道:“尽力医治吧!”对老八的生气不以为然。
从这以后,父子感情越来越淡薄。终于,有一天康熙爆发了,当着众臣子的面,怒不可遏地大骂:
“胤禩乃贱婢所生,心思阴狠毒辣,还妄图谋取皇位,我就算死,也绝不可能立他为太子!”
至此,太子党团灭,其党羽被惩罚,算命先生张明德被绞死挫骨扬灰。
……
有时候装逼也是一门技术,装的好如虎添翼,比如四皇子胤禛,他就把装逼演绎的十分精彩。
四阿哥胤禛,自始至终装的行事低调。当别人忙着四处拉关系、结党营私之时,他却在圆明园潜心研究如何种植水稻;
当大家都忙着讨好康熙之际,他主动请缨去清查户部亏空,哪怕因此得罪了一大帮人也毫不在乎。
九子夺嫡中,只有四阿哥学到了老爹的精髓,正如康熙去世前评价这兄弟俩,
八皇子总是模仿朕,却模仿的漏洞百出。四皇子没有模仿的痕迹,是踏实稳重的表现。
康熙把四皇子的表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康熙吸取草率立太子党教训,声称要发明一种新的传位方式,那就是秘密立储。
也就是生前不公布,死后留诏书,如此就可以避免这些皇子争权夺利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