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南巡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启程,而后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他再度踏上南巡之路,两次南巡相隔约五个年头。
时隔五年,究竟是何缘由,让康熙再次动了南巡的念头?
其主要原因在于,首次南巡之后,黄河、淮河等水利工程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康熙皇帝深深明白,河工之事,关乎国家漕运的顺畅与否,更与百姓的生计息息相关。
为了能够实地考察河工治理的实际情况,检验前一阶段治河所取得的成果,并及时解决新出现的各类难题,他才决定再次南巡。
譬如中河工程,在康熙第一次南巡时,该项工程尚未完工。到了第二次南巡,康熙要对其进行视察与指导。
那么,何为中河工程呢?
康熙十六年(1677 年),靳辅出任河道总督,他提出了“经理河工八疏”的治水方略,此提议得到了康熙帝的大力支持。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康熙帝首次南巡,目睹高邮地区田庐皆淹没在水中,治水之心更为迫切。
此时,靳辅提议在宿迁、桃源、清河三县黄河北岸堤内开凿新河,这便是中河。
历经一年的艰苦施工,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中河工程终于完工。
康熙一直牵挂着中河工程的实际作用究竟有多大,工程质量又是否可靠,这般思虑之下,便萌生了再次南下江南实地查看的想法。
总而言之,康熙此次南巡,绝非一时头脑发热,亦非单纯为了游山玩水。
当然,康熙此番南下,旨在通过亲身游历,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全面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与操守。
例如,在南巡途中,康熙会微服私访,倾听百姓的呼声。
对于那些贪污腐败、治理不力的官员,会果断予以惩处或调整,以此确保江南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
故事正式开始,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紫禁城仍被晨雾轻柔地笼罩着。此时,一队车马已悄然缓缓驶出城门。
康熙皇帝端坐于轿辇之中,其后的轿辇里坐着皇长子胤禔,同行的还有江南江西总督傅拉塔、河道总督王新命、漕运总督马世济等人。
此外,负责护卫、随侍、后勤等各类事务的众多人员,也一同踏上了此次行程。
队伍没有出行时的喧闹嘈杂,亦无仪仗队的鸣锣开道,康熙的第二次南巡,就在这般低调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正月十四日,车队一路行经河间、献县、阜城、德州等地,抵达了平原县。
康熙传旨给山东巡抚钱珏:鉴于当地水灾严重,朕决定将山东的地丁正赋于次年全部免除。
山东百姓感激的无不热泪盈眶。
一路南下,正月十六日,康熙一行来到了济南府。“父皇,孩儿第一次来济南,我想看看趵突泉。”皇子胤禔央求道。
“走吧,咱们一起去看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康熙率领众人游览趵突泉,山东巡抚钱珏早早前来迎驾。
但见那趵突泉泉水翻涌,如串串明珠,水花飞溅四射,康熙兴致盎然,驻足观赏良久。
灵感忽至,他随即挥毫泼墨,写下“作霖”二字,寓意此泉水能如同甘霖一般,滋润万千百姓。
就在众人纷纷赞叹皇帝文采之时,人群中突然一阵骚动。
原来是当地一位书生,鼓足勇气,斗胆上前,恳请康熙为济南的书院赐名。
康熙见这书生虽衣着质朴,却目光坚毅,透着一股求学上进的执着,心中不禁颇为赞赏。
他略作思索后,欣然赐下“育英书院”御笔。书生激动得连连叩首谢恩,周围的百姓见状,也纷纷高呼万岁。
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为严肃庄重的南巡之行,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队伍继续前行,二十三日,康熙抵达郯城县。此地乃中河的关键地段,对漕运与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康熙刚落脚,便迫不及待地率领江西总督傅拉塔、河道总督王新命、漕运总督马世济等一众官员,匆匆前往中河视察。
彼时的中河,水波荡漾涌动,河工们正忙碌地搬运石料、加固堤岸,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康熙神情凝重严肃,沿着河岸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之处。
他时而蹲下身子,伸手轻轻触摸河水,感受水流的力度与温度;
时而转过头,向身旁的王新命详细询问河工的进度以及面临的难题。
侍卫见状,赶忙上前护驾,康熙轻轻摆摆手,说道:“不必紧张,朕自会加倍小心。”
确实,四溅的水花着实让人有些心生畏惧,但康熙一心专注于河道的工程质量,全然不顾这些。
王新命紧紧跟在康熙身后,紧张得额头布满了汗珠。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河工,许是因为见到皇上太过紧张,手中的工具不慎滑落。他下意识地去捞工具,却不慎失足落入水中。
康熙见此情形,立刻下令侍卫救人。待河工被救起后,康熙快步上前,关切地询问他是否受伤,
还贴心地嘱咐工友拿来干净的衣物与热气腾腾的面汤。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河工们大为感动,纷纷跪地,齐声高呼“皇上圣明”。
视察完中河后,康熙面色郑重地对王新命说道:“中河工程关系重大,你务必用心治理,切不可有丝毫的懈怠疏忽。
朕希望下次再来之时,能看到河流通畅无阻,百姓免受水患之苦。”
王新命赶忙跪地叩首,言辞恳切地承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所托。
二月初三,康熙一行抵达苏州府,驻跸于织造局。苏州的繁华盛景,让康熙流连忘返。
街头巷尾,丝竹之声悠扬不绝于耳,康熙不禁感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言果然不虚。”
当晚,江南织造曹寅大摆筵席,热情接待了康熙一行人。康熙与曹家素来亲近,
康熙的乳母孙氏,正是曹寅的母亲,亦是曹雪芹的曾祖母,两家有着这般深厚的渊源。
到了第二天,康熙特意乔装打扮一番,带着几名贴身侍卫,悄然出了织造局。
他们漫步在苏州热闹非凡的夜市之中,看着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品,酒楼里热闹喧嚣的场景,康熙不禁为江南的富庶繁华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