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你订好秧苗了吗?”祁国林问道。
“订了。”
“芳,我想把咱家的院墙都砌上砖的,你看咋样?”
“得不少钱吧?”
“得点好钱!但为了咱们的安全,我想这钱必须花,还有,咱妈也该入土为安了。”
“那得找那位阴阳先生给看个下葬的好日子。”
“我这两天和冬雪去一趟山里屯,顺便收点货。”
“国林,你不多歇两天了?”
“歇啥歇!趁我还能干动,还有路子,多赚一点是一点吧。”
“你看着办。”
林芳割好韭菜,回到厨房,见女儿在剁肉,她去摘荠菜了。
林芳坐到一把椅子上,边摘荠菜边商量道:“干妈,国林想把院墙砌成砖的,我想把你老那边的也一起砌上,你看行吗?”
“咋的,你到现在还没把我当成至亲之人?”
“你老这是说的啥话?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亲人!”林芳心想:老太太这是唱的哪出,自己说砌墙的事,她却说这事,都把她闹糊涂了。
“这不就得了。既然拿我当至亲之人,咋还说两家话?我走后,我的一切不都得你来继承。以后可别说这种伤我心的话了。”
“干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既然你不是这个意思,那以后让冬雪叫我亲姥姥吧。”
林芳都被万老太太给整的不会玩了,这跨度有点大。干脆道,“那就听你老的!”
“哼,总算开窍了!冬雪管我那老姐姐一口一个亲奶奶的叫着,而却管我叫干姥姥,这让我感觉你们对我没她亲,我心里不舒服。”
“干妈,你这是吃醋了?”
“我才没吃醋,我就是羡慕!”万老太太心想:我才不会承认是吃醋了呢,那多丢脸。
林芳觉得好笑,都说“老小孩老小孩”,看来是一点没说错!
祁冬雪和母亲包好饺子,冯子贤就回来了。他特意买了一只祁冬雪爱吃的烤鸡和一大根粉肠。
母女俩一个煮饺子,一个切熟食。
而祁国林正在接听一个电话,只见他面色沉重,劝道:“既然事情已经出了,着急上火也没用。明天我过去看看。”
正在往桌子上端熟食的祁冬雪听到父亲的话,问道,“爸,出啥事了?”
“冬雪,是租咱家房子的那个收购站老板出事了。听他媳妇说,年前他收了几十斤烧好的红铜,可这红铜是小偷盗窃的铁路上的通讯电缆。那个小偷已经被铁路派出所抓住了,所以供出了她男人。”
“爸,这事可不小!”
“是啊,听他媳妇说,得判个几年!”
“爸,那她给你打电话有啥用?”
“她想把收购站的货卖给咱家。”
“爸,你说,那个房子是不是犯说道啊?”祁冬雪问道。
“能犯啥说道!只不过是开门营业,点子不好遇到了。”
“爸,你看这房子的前老板是横死的吧?再看现在的这个老板,不是也出事了。虽说不是死,但也犯了牢狱之灾。”祁冬雪煞有介事地分析道。
“你这孩子可别瞎嚷嚷了。这要是被外人听到这话,咱家的这个房子还能租出去吗?”林芳心想:我的小祖宗啊,你心里有疑问,也不能说出来啊!这缺心眼的孩子,好在都是家里人。
“妈呀,我不是在家说的吗?”祁冬雪有点不服气。
“我得提醒你一声,说顺嘴了,别拿出来就说。”
“我又不缺心眼,啥话该说,啥话不该说,我还不知道。”
“行了,别说了,吃饭!”其实,林芳跟女儿想到一起了,只不过,她没说出来。
冯子贤给祁冬雪夹了几块鸡皮,这才跟老丈人喝酒。
“爸,你在外面收货,也得注意点,特别是不认识的东西,尽量别收!”冯子贤嘱咐道。
“放心吧,子贤。干了这么多年,就有一回大意了,收了几根国铁上的铁道钉。”祁国林说道。他现在更得小心了,自家现在根本不缺钱,不光危险品不收,太偏僻的地方也不会再去。一年收到一份大货,就够花很多年的,犯不着冒险。
“冬雪,你看这都五月份了,是不是该回家把园子都种上青菜了?”冯子贤问道。
“子贤,今年别种青菜了,都种上玉米吧。”
“听你的!”冯子贤想把妻子拐回家。这都结婚了,哪能天天赖在娘家。但一想她的肚子到现在都没有动静,要是让她回家,她肯定不会同意。还有,自己说不定啥时就得出门,她一个人在家,他也确实不放心。算了,愿意在娘家住,就住吧,人多还能热闹点。
吃过晚饭,祁冬雪收拾完碗筷,又打水和冯子贤洗漱一番,就上炕歇下了。
夫妻俩又开始了造娃运动。
冯子贤比平时还卖力,一是为了舒服;二是为了能早日让妻子怀上。……
“国林,冬雪吃饭前说的话,你咋想?”林芳躺在炕上问道。
“能咋想,只能说‘时运不济’。我认为,要是命中有此劫,到哪都躲不过去。”
“不行,等这家人搬走,咱找人看看?”
“用不着。下回往出租,还不知是干啥的呢。”
林芳看丈夫这么说,只好拉倒。
第二天,祁冬雪吃过早饭,送走冯子贤,便和父母开车去了那个收购站。
到了地方,看收购站的牌子已经撤了。祁国林下了车,喊了几声,里面的看家狗狂吠个不停,很快一位女人从屋子里出来了。
“祁叔,祁婶,你们过来了。快请进吧。”
祁冬雪跟着父母来到里面,只见院里的废铁还真没有多少,也就百八十吨的样子。
祁国林看了一圈,问道,“咋卖的?”
“祁叔,不瞒你说,别人出价五万元,但我觉得太少了,我想卖六万元。”
“库里还有东西吗?”
“里面有点有色金属。你要是想要,给我两千元就行!”
“那你打开我看一眼。”
她又打开库门,让祁国林进去看了一下。
祁国林进去仔细看了下,觉得两千元肯定是值,但没啥大的赚头。
就这样,祁国林花六万两千元买下了这批货。当天,还用自家农用车帮这个女人搬了一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