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有容点头。
反贼内部有自己的暗中联络方式,外人极难知晓。
朝廷和淮州联军虽然封锁了云州三郡,但三郡之地与安州府接壤的边境线太长,是无法做到密不透风的。
石有容只要能安全抵达安州与梅州边境,就有自己的办法能闯回去,经梅州境内返回毗邻海岸的沿海大城,云州。
云州本是藩王领地,尤为富庶。
天王石先开率领绿林大军挟持云州王,并策反了当地守军后,便将这里当成了老巢。
虽前线溃败,但仍有梅州、青州二郡作为前沿防守,暂时还能偏安一隅。
而三城互成犄角之势,梅、青二州分局两侧,云州局中,可合纵连横,相互策应御敌,工事坚固。
三城之间有一处阔达万亩以上的平原地带,非常适宜耕种,土地肥沃。
此前云州王还活着时,这处小平原便是三郡自给自足的“饭碗”。
只是被反贼攻占后,他们并不想按部就班地发展实力,循序渐进地夺取天下。
而是采用更为激进与冒险的方式,迅速从百姓手中搜刮辎重,妄图一鼓作气打下京都,颠覆大景国祚。
这个策略倒不是完全的愚蠢行为。
一旦京都陷落,民心四散,朝廷根基崩碎,反贼回过头来再安抚民心,倒也可以稳住阵脚。
但结果显而易见,反贼尚且还不具备闪电击溃朝廷的能力。
黄莲军在北陌城与幽州的推进遇阻,已经预示着闪电战策略的失败。
与朝廷的对峙越久,对反贼愈加不利。
从百姓手中强取物资的弊端也同时突显,民怨的爆发促使朝廷反攻,立马得到了沦陷区众多百姓的支持,致使反贼溃退千里。
反贼这点潜在的战败因素,陈余并不难想到。
如果是他主导造反,便不会采取如此激进的方式。
相反,石有容的怀柔政策...却是相对可取的。
大景统治天下数百年,虽已腐朽得千疮百孔,但也不是说要推翻就能推翻的。
反贼因百姓对朝廷的怨恨而得势,却想着压榨百姓迅速获取物资对抗朝廷,无疑是“致命”的。
但现在迷途知返仍为时不晚,云州三郡能守住,就说明...百姓虽对反贼没什么好印象,却也对朝廷积怨已久,仍持观望态度。
否则,云州三郡也会像安州一样,迅速爆发起义,赶跑反贼。
可结果现在云州相对稳定,可见猫腻。
石有容大难不死,回到云州后若能快速改变对民政策,还是有机会与朝廷对抗的。
片刻后。
二人离开基地大厅,来到镇上的食堂。
满江镇的重建工作远未结束,为了方便管理,陈余并没有允许百姓自起炉灶,以免因为物资分配不均,或者有人搞小动作而引起集体矛盾,便设置了这个集中食堂。
各大生产队集中工作,分批吃饭,暂时不分彼此。
等到镇区全面竣工之后,合作社有条件实现分红之后,方是让众多百姓“自立门户”的最佳时机。
刚来到集体饭堂门口。
石有容就闻到一股飘香,十分诱人。
陈余明显早有准备,在石有容从后山赶到时,就有所安排。
进入堂中。
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类糕点、面食,稀粥、肉干...等等,涵盖了一日三餐的饭食。
抛开佐餐的菜食、肉食不说,主食类居然不是白米饭,而是某种黄色,或者白色、紫色的馒头,粥类。
乍看之下,石有容竟无法分辨这些主食是用什么做的。
她有些疑惑地望向陈余,满眼疑问,却没有说话。
陈余也看了她一眼,指着台上的饭食,笑道:“这是一支十人生产小队,一顿的配餐。少主不想试试吗?顺便猜一下,要烹饪这些美食到底用了多少材料。”
石有容没动,微微思量后,就先预估道:“大约用了二十斤面粉,十五斤大米,肉菜若干。”
话刚说完。
陈余就摇头笑道:“错了。远比你想象中要少得多,我可以用五人一顿的材料,制作出十人的餐食。”
说着,他指向另一边桌子上,未经烹饪的原材料。
当看清食物上标记的斤两后,石有容大惊:“这...怎么可能?玉米粉是什么东西?”
陈余走过去,从袋子中抓出一把晒干的玉米粒后,才道:“就是镇外地里种的那些植物长出来的,晒干后脱粒,碾成粉,便成了玉米粉。”
“与小麦粉不同,玉米粉充分揉合后,并不会自然结团、蓬松发酵。但如果按照一定比例混入小麦粉后,却可以!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相对便宜的面粉成了大多数百姓口中的主食,大米...则成了奢侈品。”
“但即便是相对便宜,普通百姓想要大量获得,却也艰难。因此,省吃俭用就成了主旋律。正常一个馒头的面粉用量,加入适当的玉米粉后,可以做出两个。换句话说,有了这个玉米粉之后,我可以用一半的材料,制作出双倍的食物。”
“面粉中混入玉米粉,蒸制出来,便是玉米面馒头!混入紫芋粉,便是芋面馒头。而制作当中,可以减少面粉的用量。玉米粉单独熬制,可以煮成玉米粥。玉米棒直接开水煮熟,可当主食。榨汁,便是饮料。有多重食用和烹饪方式,根本不会单调,重要的是...能替代我们惯有的主食!”
“最关键的一点是,小麦丰产的条件,远比玉米要高得多。旱地,就可以大量种植玉米,且产量并不比小麦低太多。野山芋产量同样巨大,人工种植之后,可作为口粮更替的备选。”
“兵荒马乱之下,百姓食不果腹,能填饱肚子之后,才会接着憧憬大鱼大肉!而咱们就必先处理这个口粮问题,种植玉米之后,可大量减少大米、面粉等常规主食的用量。朝廷封锁并禁运云州三郡,但你们却可以自己种植玉米,替代常见口粮,解决食物问题。”
“只有让云州的百姓吃饱,看到未来的希望,才是稳定的关键。而玉米,便是你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我可以给你玉米种子,并教你完整的培育方法。只需按部栽种,三个月左右便有收成。”
“另外!”
他说着,又从旁边桌上拿起一个油纸包得严实的食物袋,交给石有容。
石有容接过,没打开,心中就已震撼不已。
这几个月期间,她亲眼见到镇上的百姓在地里大量栽种某种植物,本以为是牧草之类的,用来养猪的。
却不曾想,却是可以替代大米面粉的主食?
而她平生竟没见过这样的植物,或者说未曾留意,更不知道所谓的“玉米”是可以吃的...
眼下,听到陈余说大量种植后,可以逐步解决天军的口粮问题,又怎能不惊?
如他所说,这东西产量巨大,并不比小麦差多少。
若批量种植,还真有可能解决大问题。
怪不得朝廷没回来之前,他有胆子承包整个满江镇的田产,原来是早有计划。
而这种“玉米”初次种植,一旦上市,价格肯定奇高,不仅可以饱腹,还可以卖钱...
这一刻。
少主阁下总算明白陈余当初敢答应上缴三倍赋税的底气从哪儿来了,脸上的惊讶更甚。
动手拆开手中的纸包后,又是一怔。
“这是什么?与桌上这些有何不同?”
石有容目光闪烁道。
只见油纸中有三个“包子”,但并非寻常包子。
包子里并没有馅儿,实际上就是个长得像“包子”的馒头。
馒头被一分为二,从中间切开,夹着一块煎香的肉饼,还陪同可以生吃的菜叶,并淋了某种酱汁,香味扑鼻。
此外,还有一个小竹筒,也不知里面有什么。
外加一个青色野果和几块用纸包起来的深褐色蔗糖块。
一眼看去,石有容并不能看出这些食物有什么特殊意义。
陈余解释道:“这是单兵口粮,我称之为...扛饿三件套!看到那个汉堡了吗?试试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