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着尽可能低调行事,现在看来我们的行踪早就被人泄露了出去,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遮遮掩掩,这些人若是就此老实也就算了,若是还敢继续过来试探,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唐仨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冰寒,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毛镶闻言,心中顿时安定下来,他知道,只要有唐仨仁在,就算他们将整个扬州的官绅地主全都给杀了,估计都没有什么事。于是,他立刻转身,将唐仨仁的命令传达给全军,让将士们安心前行。
雨势越来越大,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片混沌,但唐仨仁却毫不在意,他依然坚定地骑着马,引领着全军向前。
太子朱标可不是以前那个淋会雨就有可能生病的胖子了,冒雨行军,何尝又不是一种对全体将士的锻炼?更何况老朱前两年可是派了人到大明各处监督修路的,一些离应天近的地方就算没有铁路也有了水泥路。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整个扬州城的人都知道,太子南下了,只带了几千人的样子,一时间,扬州城内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的惊讶于太子的低调出行,更多的则是好奇朱标此次前来的目的。
一些平日里作威作福习惯了的地主们更是紧张不已,他们深知老朱家的手段与眼光,担心自己的土地和地位啥的会因此受到波及。而那些与朝廷当中某些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员们,则是暗自揣测太子的意图和可能带来的变数。
让这些人更加惊恐的是,李文忠所率的五万大军,说着是南下平定叛乱的,可刚过了扬州,直接就停了下来,似乎在等什么人。
一时间,扬州城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无论是地主还是官员,都人心惶惶,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他们开始四处打听消息,试图弄清楚太子此次南下的真正目的,以及李文忠的大军为何会在扬州城外停下。
而就在这时,城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却开始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改变现状的绝佳机会。他们知道,老朱家的太子此行必然是为了整顿朝纲,打击那些不法之徒。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联络,准备借助太子的力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
“寻个背风不积水的位置,扎营休整...”
唐仨仁这位“仁侯”的知名度,目前只在大明真正的高层,到了地方上,还真没有多少人知道唐仨仁是谁。
同时这三千人并没有进入扬州城,下了火车后一路前行,从扬州地界的东北边跑到了西南边,要不是下雨的话估计还能往前再走上几十里,直接与李文忠将军汇合了。
不过应该是有意为之,与大队伍保持一定的距离,就看一些藏在暗处的家伙会不会跳出来了,三千纨绔兵的队伍加上一位大明的太子爷,这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诱饵。
唐仨仁心中自有计较,他深知此行危险主要来自于一些暗处的存在,选择在此地扎营休整,一来是为了让士兵们得以喘息,养精蓄锐;二来,也是想看看这扬州城内,到底有哪些牛鬼蛇神会忍不住露出马脚。
雨势渐渐转小,营地内升起了袅袅炊烟,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烘干衣物,分享着各自的故事。而唐仨仁则独自站在一处高地上,眺望着远方的扬州城,眼中闪烁着坚定与睿智的光芒。
“侯爷,扬州那边的锦衣卫回来了...”
毛镶打了把伞,帮站在那里的唐仨仁遮了一下,唐仨仁轻轻点了点头,本来若是悄无声息的路过扬州也就算了,那帮子官老爷若是不来搞那么一出,现在唐仨仁早带着三千人赶上了李文忠将军一行,同时李文忠将军的五万大军也不用停下来等待。
“他们自己作死,怪不得我唐仨仁心狠手辣了....毛镶,让那锦衣卫的兄弟过来,将他们看到的事情说说吧....”
这或许才是毛镶和锦衣卫所有人对唐仨仁这位侯爷发自内心的尊重之原因,因为唐仨仁的眼里,从来没有等级之分,从来没有。
不一会儿,一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便快步走了过来,他的衣衫有些湿漉,但神色却异常坚定。他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开口汇报:“侯爷,我等按照您的吩咐,暗中潜入扬州城,探听到了不少消息。”
唐仨仁轻轻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锦衣卫便继续说道:“扬州知府赵辅,此人与前知府杨宪似乎有着不少牵连,与地方豪强算是穿了同一条裤子...还有侯爷特意交待的事情,扬州城里只有钱庄,没有银行...”
银行生意好不好,直观的反映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条件如何,扬州作为一个繁华之地,其商业活动本来就十分活跃,然而却只见钱庄而不见银行,这不禁让唐仨仁皱了皱眉,这直接说明了扬州的地方豪强根本不想让老百姓拥有哪怕半点好东西!
唐仨仁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呵呵,标总你看到了吧?很多东西想要在整个大明铺开,任重道远....”
那些地方豪强,一个个都像是守财奴一般,紧紧攥着手里的财富,生怕被旁人分去半杯羹。他们哪里懂得,银行的存在,不仅能方便百姓,更能促进商业的繁荣,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可这些人,只想着自己的私利,全然不顾大局。
“之前杨宪将扬州治理得不错,我还一直认为父皇只是一时冲动才斩了杨宪,现在看来,这扬州只是地主们的扬州,并非是老百姓的扬州...”
朱标微微一叹,与唐仨仁相处的时间越久,他就越是明白,唐仨仁说的“地位越高越是听不到真话”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这么说吧,不止朱元璋这位皇帝,在这种地方上就是瞎子一般的存在,哪怕是帝王到了地方,地方官员有无数种方式“应对”所谓的“视察”。
一句话,只让上位见到他们想让上位看到的东西就行了,回头等“视察”完了,将那些有胆子跳出来搞事的百姓直接灭了,这就是“解决不了问题,直接解决产生问题的人”,何其恶心。
想到此处,朱标不禁有些心寒。他身为太子,自幼便接受严格的帝王教育,深知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紧密联系。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弊端,却让他感到痛心。
“老唐,你是不是觉得父皇一直以来才是对的?”朱标望向唐仨仁,朱元璋对于一些贪官啥的直接就是杀杀杀,暴戾吗?
唐仨仁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站在百姓的角度,老朱从来没有错,我记得这样一句话,正科....呃,就是八品官开始往上的所有官员,就没个干净的...”
差点说了些后世的一些体制啥的,事实也是如此,八品之下那不叫官,所以就算想贪也只能占点不痛不痒的小便宜,真正能翻云覆雨的都是上面的大人物。
可这些大人物,哪一个不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他们难道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吗?知道的,他们什么都知道,可知道了又能如何?他们已经被权力蒙蔽了双眼,被欲望冲昏了头脑。
唐仨仁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所以,老朱的做法,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有效。至少现在百姓的生活还算过得去,那些贪官们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搞事情,可一旦他不在了,这天下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就很难说了。”
这话是在提醒朱标,你是未来的皇帝,可得看清楚了,这天下,所谓的“盛世”,可不是靠吹牛皮吹出来的。
“这一次标总我们出现在扬州,你觉得那赵辅为什么会让那群官绅士子跑过来见你?这是一种试探,其中有一个原因,应该是皇家银行的事,扬州无银行,只有银庄,想来是他们明白,银行这东西,未来我是准备以此为刀斩了他们这些地主们的根的...所以,他们坐不住了。”
在应天城老朱眼皮子底下,地主们当然不敢这么干,可是在扬州或者更远的地方,官员们当然就会抵制了。
“老唐,你说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如果真如唐仨仁所言,那帮子家伙害怕自己这位太子殿下去跟他们算算账,那么搞不好——
“咱们在这里安营,不就是给他们机会吗?标总,你对训练了几个月的他们,没有信心吗?”
唐仨仁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似乎对朱标的担忧并不以为意。正好没有理由对一些当官的下死手呢,光是银行取代钱庄的事,牵扯到的银子不下百万之数!足够让这帮子扬州城里的官绅们玩命了吧?
“放心吧,标总,这群小子虽然年轻,但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砺,早已不是当初那群乌合之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