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族老根本不信楚悠悠能用无饵的竿钓上鱼来。
他接过鱼竿往上提了提,正想说是不是勾到河底的枯草了,却感觉到手中的鱼竿正随着牵扯的拉力在颤动。
真是活物?
在楚悠悠期盼的目光中,张族老下意识将鱼竿往上提。
唰——
随着水光漾起浅浅涟漪,一条两指大的小鱼被拽了上来。
“哇!三太爷爷!悠悠把鱼钓上来了!”
不同于小奶团的兴奋,张族老的心情有些复杂。
活了大半辈子,今儿也算是开了眼了。
旱了三年的河,无饵的鱼钩。
这都能钓上鱼来。
哪怕杨淑仪不将悠悠捡回来,这宝贝疙瘩也饿不死吧?
“三太爷爷,咱们再多钓些!”
楚悠悠并不知道张族老心里的感叹,晃晃悠悠又坐回了小马扎上去。
从第一条开始的震惊,到最后存满了半只木盆时张族老已经见怪不怪了。
怕不是老天爷听见悠悠说想吃炸鱼才往这河里头扔的。
硬着头皮带着楚悠悠在河边熬到了下午。
估摸着小姑娘也不能再去地里,张族老才敲了敲快直不起来的腰。
“走吧,回去让你大壮伯伯炸小鱼去。”
张族老带着楚悠悠往家走。
一路上遇见的人看着他手里端着那半盆的鱼眼睛都直了。
这是三叔公在河里钓的?
一开始以为是张族老哄着孩子玩,可当真的看见鱼时众人都坐不住了。
肚子是好不容易能填饱了,可几年没见着点荤腥,都不知道肉是个什么味了。
直到从张族老家传出来阵阵炸鱼的香味后,村里人不约而同就抱着家里的盆往村头河边赶。
楚悠悠抱着炸好的小鱼吃得欢快。
分到了炸鱼的张家人却面色羞赧。
家里吃了几年的水煮菜,爹还夸口说帮悠悠炸小鱼吃,结果连油都是杨家人送来的。
楚悠悠吃了几条后就乖乖停住了嘴,眼睛瞥着碗里待会要带回去的,悄咪咪舔了舔手指上的油。
“三太爷爷,咱们明儿还去钓鱼吧!”
张族老动作一顿,嘴里的鱼也开始发苦。
钓鱼只是幌子。
若悠悠这孩子钓上瘾了每日都要去,那不也一样瞒不住?
见向来大家长做派的父亲为难得胡子都在颤抖,张大壮憋着嘴角的笑意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
张家的孙女则是在一旁怯怯地看着,心里念叨着让祖父答应。
若是悠悠明天还去钓鱼,那她们又能跟着沾些光。
憋了好半晌,张族老肠子都快翻烂了才找出个借口。
“明儿不去了,鱼太小,得放河里先养养。”
养养?
楚悠悠望了望碗里巴掌不到的鱼,又想了想天河中又肥又大的龙鲤。
三太爷爷说得对呀!
等养大了就能让更多人吃啦!
见楚悠悠没找自己闹,张族老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又隐约有些黯然。
悠悠这孩子哪都好,就是性子太乖巧了一些。
大人说什么都乖乖答应。
留在张家吃过晚饭,张家媳妇才端着碗,牵着楚悠悠将人送回去。
“悠悠,明儿外祖母带你上集上玩可好?”
杨母给楚悠悠擦着脸和手,望着摆上桌的炸鱼时心里满是无奈。
今儿悠悠跟三叔公去钓这些鱼已经惹得全村人都往那河边跑,结果折腾半天却没一个人抓到了鱼。
“好呀~悠悠想跟外祖母去玩。”
楚悠悠乖巧应下。
明儿悠悠要跟外祖母去玩,那今晚上悠悠就跟大舅舅去给苗苗浇水,再去钓些小鱼放到灵境空间里养着。
把自己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后,吃饱喝足的楚悠悠睡了个早觉。
睡到半夜才睁着茫然的眼睛晃晃悠悠爬起来。
在床上愣愣坐了好半晌,楚悠悠打了个哈欠。
哎~
悠悠真是好忙诶。
一回生二回熟,这第三回半夜溜出门就已经轻车熟路,出门前还不忘拿起了自己那根宝贝的小鱼竿。
秋末的夜风有点凉。
楚悠悠像小狗找窝似的钻进杨丰年怀里将自己挡得严严实实的。
“大舅舅,你看着哦,悠悠教你钓鱼。”
楚悠悠学着白天的样子,将鱼线那端丢进河里。
杨丰年就像一尊雕塑似的站在旁边守着。
一大一小两人没说话,看上去却相当和谐。
月光的映照下水光粼粼。
白日里村民们几乎翻遍了都没能找到鱼的河里,在小姑娘无饵的鱼钩落下时,却不知从哪来的争先恐后地咬了上来。
一条接一条。
“够啦够啦!”
望着被转移到灵境空间里的鱼,楚悠悠十分满意。
现在就要去给苗苗灌水了。
杨丰年就像个行走的轿子抱着楚悠悠忙活了一晚上。
直到第二天杨母都准备好了,楚悠悠还拱在床上睡得正香。
“悠悠,快起床了,咱们还得赶路呢。”
如今到镇上的路也没牛车,只能靠两条腿走。
被喊醒的小姑娘耷拉着困意满满的脸,等被杨母抱进怀里时模样蔫巴巴的。
杨母望向正打着大大哈欠的楚悠悠不由得失笑道:“你这孩子,昨儿不是睡得挺早吗?”
悠悠睡得早,可还要干活哩!
-
从桃源村到镇上走了一个时辰。
等到了镇上,楚悠悠睁着一双水亮的眸子往四周观望着。
哇~
好多人呐!
比上次跟娘亲去的县城人还多呢!
和她满脸新奇不同,杨母此时却深深皱起了眉。
她以往从未看见过镇上人这么多。
只是这些人看上去并不像是镇上的百姓,衣衫褴褛地游荡在街上。
熟悉的场景让杨母心提到了嗓子眼。
“悠悠,你想吃什么?姥姥给你买些咱们就回去了。”
眼熟的画面使得杨母心惊肉跳。
这像极了当年抚城城破之后,逃难途中的他们跟随着人群涌入下一座城池时那般的场景。
“悠悠想吃肉包子。”
楚悠悠仔细想了想。
她不知道肉包子是什么,可上次盼娣姐说悠悠长得像肉包子。
香香软软的看着最好吃了!
“好,姥姥给悠悠买肉包子。”
杨母目光迅速扫着街边的摊贩。
找到卖包子的小摊,迅速抱着孩子挤了过去。
“给我四个包子。”
摊主动作很麻利,用油纸将包子一卷就包了起来。最后还不忘提醒:“你们拿着包子便赶紧回去吧。我这今日也要收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