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亚娜谢恩,望两族止戈言和(二)
夜色如墨,将紫禁城重重笼罩。琪亚娜跟着孙皇后缓步走在回宫的路上,宫灯昏黄的光晕在青砖上摇曳,映得人影忽长忽短。
寒风卷着雪粒钻进衣领,她却浑然不觉,满心都被陈友之死的疑问填满。
回到后宫寝殿,孙皇后示意宫女们退下,屋内只剩主仆二人。琪亚娜跪坐在软垫上,望着孙皇后鬓边的珍珠步摇在烛火下轻轻晃动,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娘娘,当年陈友大哥究竟是怎么死的?”
孙皇后正端起茶盏的手微微一顿,茶汤在盏中泛起细密的涟漪。她将茶盏缓缓放回案上,目光飘向远处,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良久,她轻叹一声,说道:“那是三年前的深秋,西北战事吃紧。陈友作为先锋将领,率领一队精兵深入敌后,意图摸清瓦剌的部署。”
琪亚娜屏息凝神,身体不自觉地前倾。“原本一切顺利,陈友传回的情报对我军帮助极大。可就在他准备返程时,却遭遇了埋伏。”孙皇后的声音渐渐低沉,“等援军赶到时,只看到了陈友的尸体,他浑身是伤,手中还紧握着一封未送出的密信。”
“密信?”琪亚娜追问道,“那密信里写了什么?”
孙皇后摇摇头:“密信已经遗失,没人知道内容。但陛下猜测,或许是因为陈友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秘密,才会被人灭口。”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而且,陈友的死状十分蹊跷。他身上的伤口看似是与敌军交战所致,可据探查,现场却没有大规模打斗的痕迹。”
琪亚娜皱起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安。“娘娘,您的意思是......陈友大哥不是死于瓦剌之手?”
孙皇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当时朝中局势复杂,徐有贞势力庞大,他一直主张对瓦剌强硬开战。而陈友却多次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可以通过谈判缓解边境矛盾。所以,陛下和我都怀疑,陈友的死或许与朝中某些势力有关。”
“可为什么一直没有彻查?”琪亚娜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
“因为证据太少,”孙皇后无奈地说,“而且徐有贞老谋深算,在朝中党羽众多。陛下刚刚登基,根基不稳,贸然彻查只会引起朝局动荡。所以,只能暂时将此事搁置。”
琪亚娜咬着嘴唇,心中满是不甘。她想起陈友拼死传信的决绝,想起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英姿,眼眶不禁有些湿润。“难道就任由凶手逍遥法外吗?”
孙皇后伸手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水,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年,陛下从未放弃追查真相。只是时机未到,不能操之过急。如今,借着重审徐有贞旧案的机会,或许能查出一些线索。”
正说着,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宫女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娘娘,吴贵妃求见!”
孙皇后与琪亚娜对视一眼,示意宫女将人请进来。片刻后,吴贵妃急匆匆地走进来,发髻有些凌乱,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
“姐姐,出事了!”吴贵妃一见到孙皇后,便急忙说道,“方才我收到消息,徐有贞的余党正在暗中活动,他们似乎在策划着什么阴谋,想要阻止明日的重审!”
孙皇后神色一凛,“可知他们具体要做什么?”
吴贵妃摇摇头,“消息只说他们准备采取行动,但具体内容还不清楚。不过,看他们的架势,恐怕会不惜一切代价。”
琪亚娜握紧拳头,“不能让他们得逞!明日的重审关系到郭将军的清白,也关系到两族能否真正议和!”
孙皇后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既然如此,今夜我们必须有所准备。吴妹妹,你即刻去联络可靠的太监和侍卫,加强宫中戒备;琪亚娜,你随我去见陛下,将此事告知于他。”
三人迅速行动起来。琪亚娜跟在孙皇后身后,在夜色中疾步而行。寒风呼啸,吹得宫灯左右摇晃,她的心也随之悬了起来。前方等待着他们的,不知是怎样的危机,而陈友之死的真相,似乎也被卷入了这场更大的阴谋之中。每走一步,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可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为了陈友,为了两族和平,她都不能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