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那我还是回到演唱会本身最核心的问题——我这张专辑只有10首歌,要怎么撑够演唱会2~3小时的时长呢?”江雪珑表情认真。
陈舒芬在纸上迅速列出公式,然后推到江雪珑面前:“10首原唱+5首翻唱+3首新歌预览+2首改编版+乐器才艺+舞蹈才艺+VcR+互动,轻松撑满3小时。”
江雪珑哑口无言,这一长串公式里,敢情最不费工夫的反而是10首原唱了,除开互动环节,其他的内容全部要从零准备。
“3首新歌哪里来?”江雪珑对陈舒芬眨眨眼。
“阿珑一定有库存哦?”陈舒芬对江雪珑眨眨眼。
江雪珑露出尴尬但不失礼貌的微笑,心想:果然这80万出场费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呀!
陈舒芬补充道:“还有一个常用的方法是邀请演唱会嘉宾,比如莱斯利。但我建议你的演唱会还是由你个人独立完成,否则在舆论上将占据劣势——就算票卖爆了,也会有人说是因为嘉宾的关系。你只是歌少,不是人气低,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独唱满座,才是江湖地位的终极证明!你要用这次的演唱会,奠定你的头衔——不是歌坛新秀,是歌坛天后!”
江雪珑睫毛扑扇,怎么回事,又燃起来了呢?一步登顶天后?看来歌坛确实比影坛来得快啊!
“另外,莱斯利的演唱会档期排在你后面,你们两个谁也别当谁的演唱会嘉宾反而不会彼此消解票房,明白了吗?”陈舒芬话中意有所指。
江雪珑扶额:陈太不会以为我和容哥会私底下悄悄给对方当嘉宾吧?那也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我们「双子星对决」营销了那么久,反应这么热烈,还培养了那么多双担粉。要是对决一结束,我和容哥开演唱会都不一起营业了,粉丝不会觉得上当吗?”江雪珑略有担忧。
陈舒芬挥了挥手:“那还不简单,你们在各自的演唱会上,翻唱一首对方的歌不就能证明情意还在吗?”
江雪珑竖起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
她把陈舒芬写了公式的那张纸折叠起来收好:“我知道了陈太,我会挤时间出来准备妥当的。”
陈舒芬也竖起大拇指:“我就知道阿珑一定没问题!”
突然,她猛地拍了下桌子:“差点忘了!之前跟你提过的新秀歌唱大赛,台里马上就要启动了,你不是说要让《花漾少女》杂志参与进来吗?那你明天跟我一起开会吧。”
她想了想又问:“要叫上苏曼妮一起吗?”
江雪珑摇头:“不用,《花漾少女》的业务与我的演艺工作无关,不过我确实需要再叫上一个人跟我一起参会。”
……
次日,江雪珑和梁嘉辉一起出现在了无线电视台。
她把直发烫成微卷,一身灰西装套装短裙气质干练,前胸口袋处别着的一朵粉色山茶花又平添一抹柔情——这是《花漾少女》的标志物。她踩着黑色高跟鞋,走进电视台大厅。
身边的梁嘉辉穿白色衬衣,黑西装慵懒地敞开着,鼻梁上架着无框眼镜,眼神比当初在训练班时锐利了许多。
“阿珑,你有几成把握?”梁嘉辉低声问。
江雪珑嘴角一勾:“十成。”
……
无线台高层会议室。
执行副总裁方艺华坐在长桌主位上,长桌右侧依次坐着无线台总经理陈庆翔、文星唱片音乐总监黎晓田、文星唱片艺人总监陈舒芬。
而长桌左侧只有江雪珑和梁嘉辉。
江雪珑在心中喃喃:4v2啊,看来方总不想让这件事被太多人知道,刻意压缩了参会人员,不然,她对面恐怕会有二十号人。
方艺华打量了二人一番,笑着开口:“我知道阿珑一向很有主意,听陈太说你这次是以《花漾少女》创意总监的身份,想同无线台谈合作的时候我还蛮惊讶的,怎么,阿珑想弃艺从商了?”
方艺华一开口就是绝杀,这话看似一句玩笑,实则暗藏多重试探和博弈。
在4v2的悬殊座位安排后发言——先制造压迫感,再用“玩笑话”削弱江雪珑的谈判气势。
“弃艺从商”——故意将合作提案夸张为职业转型,质疑江雪珑不务正业。
所以方艺华这段话,听在江雪珑耳朵里是这样的:“你到底是艺人还是商人?你想借杂志社染指无线台资源?这里是我的地盘,提案再好也得先过我这关。”
甚至连陈舒芬都被算计了进去,要是江雪珑这次合作不成功,那就是陈舒芬胡乱推荐,浪费大家时间。
江雪珑露出微笑,将手中的策划案放到每一个人面前:“方总说笑了,我还想在您的带领下,以艺人的身份登顶娱乐圈呢!不过是看在《花漾少女》读者和新秀歌唱大赛观众高度重合,想帮大赛添一把火!”
她用一个“帮”字强调辅助立场,淡化野心。
江雪珑知道,今天这场对话本质是权力试探。方艺华既要防止艺人势力渗透进无线台核心业务,又眼馋《花漾少女》的青少年用户量,否则她根本不会同意今天的会面。
所以江雪珑必须展现出“工具性”——我能帮你赚钱,而非“威胁性”——我想分你权。
方艺华看了面前的策划案一眼,手都没有动一下:“我想先听听看,阿珑这把火要怎么烧?”
江雪珑翻开策划案,向在座各位展示着各项核心数据。
“方总,这是《花漾少女》过去半年的读者画像。”她指尖点住第一页加粗的百分比,“76%的读者年龄在12-25岁——和新秀歌唱大赛的目标观众完全重叠。”
方艺华扫了一眼,语气清冷:“阿珑,无线台的收视数据里,这个年龄段只占43%。”
“正因如此,无线台才需要《花漾少女》。”江雪珑微笑翻开第二页,半月刊销量曲线陡峭上升,“上期销量突破35万份,按传阅率1:5计算,实际覆盖全港近200万青少年——比丽的电视台《亚洲歌唱比赛》的收视人群还多20%。”
她抽出三本往期杂志,内页投票券的剪角处都印着赞助商商标。
“我们每期「花漾少女评选」,回收选票稳定在18-22万张。读者自掏邮费寄回,杂志社零成本运营——这套流程可以直接移植到新秀大赛。
我们把大赛办成全民投票,以投票数决定选手晋级或淘汰!投票数据直接反映选手人气,为文星唱片签约潜力歌手提供精准依据,降低培养风险!
最重要的是,愿意付费投票的观众具备消费意愿,通过选秀筛选出的歌手自带付费粉丝基础,后续商业开发更有保障!
我知道无线台要的不仅仅是一届选秀节目,而是能卖十年的巨星!”
全场静默,方艺华正在思考,而陈庆翔突然出声。
“22万张选票比起无线台观众数量来说简直太少了,如果用投票数决胜负,投票率太低的话,会很难看!投票结果也很难服众!”
梁嘉辉终于开口:“不会。”他推了推眼镜,将策划案翻到了印有复杂公式的一页:“根据回归分析,当投票奖励是「获得一次来电视台现场观看比赛的抽奖机会」时,参与率能提升57%。”
江雪珑补充道:“只需要电视台在每期节目释放少量抽奖座位就能带动海量投票!而且,到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并没有白来,他们回去之后一定会到处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些都是免费的节目宣传!
最重要的是,一旦观众发现自己手中的选票真的能够决定选手去留,那这就不再是一张普通的选票——而是一把为歌手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
在座各位都是人中龙凤,你们猜,观众会不会希望自己手上的「钥匙」越多越好?”
见陈庆翔没有再出声反驳,江雪珑乘胜追击,翻到之前拼杂志换电影票的活动数据。
“去年《失业生》拼杂志换票活动,我们用20万本杂志,撬动了1500万票房奇迹,如果换成新秀歌唱大赛……”她故意停顿,“丽的电视台评委还在喝茶打分时,我们的票数已经破百万了!”
方艺华的目光终于从策划案移向江雪珑的脸。
“我已经知道了你们的计划,现在来说说利润吧。”她靠在椅背上的身体终于坐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