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刃”特种大队每日签到爆兵一个团的现代部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炎龙独立军”的实力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如今,部队不仅拥有了坦克,更是朝着拥有空中力量的目标稳步迈进。
随着“炎龙独立军”的日益强大,国民党方面的嫉妒与担忧愈发强烈。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围剿行动。他集结了五个师的兵力,共计七万余人,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炎龙独立军”根据地形成合围之势。这五个师中,有两个师是国民党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其余三个师虽为杂牌,但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
面对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军,林宇镇定自若。他深知,一味地防守只会陷入被动挨打局面,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打乱敌人部署。林宇紧急召开军事会议,与各旅、团长商讨御敌之策。
会上,林宇目光坚定地分析道:“敌军虽人数众多,但内部矛盾重重,嫡系与杂牌之间貌合神离。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集中优势兵力,先击破其一路,再各个击破。”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作战计划最终敲定。“炎刃”特种大队凭借其超强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负责深入敌后,破坏国民党军的通讯中枢和补给线,打乱其指挥系统;重装合成旅则挑选精锐力量,配合坦克部队,对国民党军东路防线发动闪电式突袭,力求速战速决;其余各旅团在根据地周边构筑坚固防线,抵御西路和南路敌军的进攻,并寻机进行反击。
会后,各部队迅速行动。“炎刃”特种大队分成多个小队,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潜入国民党军后方。他们熟练运用系统奖励的先进装备和高超战术,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敌人的通讯站和补给仓库。随着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国民党军的通讯中断,补给陷入混乱。
与此同时,重装合成旅旅长赵刚亲自率领两千名精锐战士,与坦克部队协同作战。数十辆坦克如钢铁巨兽般咆哮着冲向国民党军东路防线。在坦克强大的火力掩护下,战士们勇猛冲锋。“炎龙独立军”装备的坦克虽不是最先进的型号,但在这个时代,其强大的冲击力和火力输出依然让国民党军难以抵挡。
国民党军东路防线瞬间土崩瓦解,溃不成军。东路总指挥王耀武万万没想到“炎龙独立军”竟敢主动出击,且攻势如此凶猛。他急忙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但在“炎龙独立军”的猛烈攻击下,一切抵抗都显得徒劳无功。
西路和南路的国民党军得知东路失利的消息后,军心大乱。林宇抓住战机,下令全线反击。各旅团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冲锋。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
在激烈的战斗中,“炎龙独立军”的战士们充分发挥了新装备的优势。“炎龙一号”步枪精准射击,给予敌人沉重打击;迫击炮和火箭筒不断对敌人阵地进行火力覆盖;坦克部队则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为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经过数日激战,国民党军的围剿行动宣告失败。七万大军损失惨重,伤亡过半,剩余部队狼狈逃窜。“炎龙独立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不仅保卫了根据地,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装备,进一步充实了自身实力。
此役过后,“炎龙独立军”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华北地区。老百姓们对“炎龙独立军”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纷纷踊跃参军。“炎龙独立军”的人数迅速扩充到两万五千余人,部队规模进一步扩大。
而林宇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深知,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受挫后,必然会加大对中国战场的反扑力度;国民党也不会轻易放弃对“炎龙独立军”的打压。
就在这时,系统传来提示音,因“炎龙独立军”在此次反围剿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将奖励一批先进的战斗机设计资料以及配套的航空燃油精炼技术。这意味着,“炎龙独立军”距离拥有自己的空中力量又近了一步。
林宇兴奋不已,他立即组织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投入到战斗机的研制工作中。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技术瓶颈,但所有人都充满信心。他们坚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