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甜嘿嘿一笑:“哪儿强了?瞧瞧你姐夫,你能找到这么好的男人?”
沈欣欣撅起嘴:“像姐夫这样的男人,能找到一个就不错了,还能再有第二个?我听档案室的大姐说过,那些领导找对象都是在领导家庭里挑,哪像我们家这样随便。”
沈幼甜:“所以说,我还是比你好点!”沈欣欣娇嗔:“坏姐姐!”
沈幼甜眼波流转,“你要跟着你姐夫,也就和我一样了。”“我去干活了!”
沈欣欣落荒而逃。
很快,四合院里飘出了红烧肉的香气。
前院阎埠贵家,脸上的表情却满是愁容。
阎解成:“爸,虽然分家了,我和玉华来吃饭也交了伙食费,您这也太小气了,连个窝窝头都没。”
阎埠贵:“你们交的那点伙食费,还不够我去买粮食,你也不去鸽子市看看粮食都涨到什么价了。
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贾家,张氏因饥饿难耐,闻到红烧肉香便坐不住了。
“不行,东旭,你得给我弄点肉来。
这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实在受不住。”
东旭劝道:“娘,您再忍忍。
一会儿开完全院大会,一大爷说了,要让罗小青和许大茂家平分粮食。
到时候你是顿顿饱还是只这一顿饱?”
张氏勉强答应再等等,“但必须让我们家分到罗家的那份!”想到罗家桌上那些鸡鸭鱼肉,她不禁吞了口唾沫。
棒梗喝完碗里的米糊,喊着还没吃饱。
“妈,再来一碗!”可家里定量有限,茹儿只能摇头。
棒梗哭诉着饿得难受,张氏却早已顾不上儿子,直接把茹儿剩下的半碗玉米糊推给棒梗,“乖,快喝,等开完会就有肉吃了。”
看着自己的口粮被拿走,茹儿委屈地望向丈夫,而东旭则迅速喝完自己碗里的粥,悔恨当初没选那个能带来富足生活的罗小青,如今一家四口只能靠这些少得可怜的配给过活。
茹儿虽有怨言,却也只能接受现实。
她与东旭已育有两个孩子,而罗小青早成了家、有了孩子。
即便她想离婚改嫁,也无从谈起。
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她注定要在贾家过完余生。
即使闻到隔壁飘来的红烧肉香味,她的肚子也只是徒增饥饿感。
另一边,易中海的屋内,他也正对着一碗寡淡的玉米糊发愁。
如今,他已经从昔日的七级钳工沦为看门人,每月的口粮连买肉都不够。
易中海其实存了不少钱,若拿出去花,完全可以过得滋润体面,天天下馆子也绰绰有余。
但他刚与一位大妈离婚,需要秦淮茹帮忙整理家务、煮饭。
只要他稍作改善生活,那些额外的钱都会落入孩子肚子里。
易中海越想越觉得憋屈,闻到罗小青家飘来的红烧肉香味,更是食不知味。
刘海中坐在屋里,脸色阴郁,桌上只有窝窝头和一盘炒鸡蛋。
“罗小青这个人太不够意思了,咱们是邻居,她囤粮食的时候居然没把我这位长辈放在心上。”
二大妈附和道:“可不是嘛,现在我们后院里,人人都认可罗小青,除了咱们家,其他人都跟着她囤粮,这不是明摆着要孤立咱们吗!”
“哼!”刘海中重重放下筷子,“我倒要看看她怎么着!等会儿开全院大会,我就当众跟她理论清楚!”
饭后,全院大会开始。
阎埠贵清了清嗓子:“各位先安静一下,下面请咱们院子的大爷刘海中同志主持今天的会议!”
刘海中刚站起身,阎埠贵又开口:“各户看看人都到齐了吗?”“到齐了!”
“那行,老刘,你讲吧!”
刘海中冷冷瞥了阎埠贵一眼,显然对刚才他抢话感到不满。
“咳咳,我来说几句。
想必大家都清楚当前的情况。
粮食紧缺,家家户户都不容易。
挨饿的日子是常事,有时三天里能吃饱一顿就算不错了。
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咱们院子里还有人能天天吃红烧肉、白米饭。
我不是说不能享受,只是希望在艰难时刻,咱们能发扬文明大院的精神,互相扶持。
像贾家那样的,就特别困难,一个人的口粮要养活五张嘴,日子眼看难以为继……”
许大茂插嘴:“二大爷,您该不会是要我们给贾家捐款吧?现在粮食多珍贵?就连地主家都没余粮呢。”
“对啊,谁家不困难啊?每家每户都一样困难。”
易中海环视众人,说道:“大家听我说,老刘的意思其实是想问问,咱们院子那些比较宽裕的家庭,比如罗小青家、许大茂家,能不能帮衬一下贾家?”四合院里的其他住户一听这事与自己无关,立刻没了兴趣。
罗小青冷哼一声:“易中海,这话你可说得不对。
我们院子里难道就贾家最困难?周婆婆家有三个孩子,都没工作,每个月只有定量供应;孙爷爷家虽有两个有定量的人,但只有一人在职。
王瘸子、张奶奶、老丁家、王铁锤家,哪家不比贾家更艰难?为什么要单挑贾家来捐钱?我听说贾东旭现在是二级钳工,月薪三十八块五,这收入比老林叔都高。
我觉得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过我要负责孙爷爷家、张奶奶家、周婆婆家和刘寡妇家。”
罗小青挑中的这几户,都是曾经帮她做事的,她提议帮忙不过是还了人情。
许大茂接话道:“那我负责王铁锤家、老丁家以及王瘸子家!”
刘海中接口:“那我们俩就分担这几户吧,至于贾家嘛……就剩下何雨柱和老易了。”
易中海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原本就是舍不得拿出那点口粮才提议开全院大会的,没想到最后还是得他管贾家,这让他如何甘心?
“小青,你选的这几户都不如贾家困难,不如换个分配吧!”
罗慧珍不服气地说:“易中海,你现在可不是以前的主事人了,凭什么你来决定我家小青负责哪一家?是不是因为贾东旭是你的徒弟,所以你对他特别照顾?”
周婆婆附和道:“可不是嘛,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威风凛凛,其实满肚子弯弯绕。
非要弄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出来。”
刘寡妇也跟着摇头:“可不是吗,即便不开这个会,平日里罗主任也没少从各家拿东西,谁家分到吃的没有占过便宜?”
罗主任若只顾着帮助贾家,其他邻居遇到难处时该怎么办?难道要把整座院子的人都逼上绝路吗?“这绝对不行,为什么偏偏只帮贾家?”“没错,院子里不止贾家一家日子艰难。”
罗小青眼眸微微闪烁,心中暗自感慨,难怪有人说,能在这乱世活下来的女人都是聪慧的;而那些不仅能自己活下去,还能带大一群孩子的女人,则更加机智。
刘寡妇的一句话就把整个大院的利益关系牵扯进去了。
毕竟现在是饥荒时期,谁也不敢保证自家永远都不会断粮。
一旦哪天自己家也陷入困境,需要求助于罗家,却发现罗家早已把粮食都给了贾家,这不是把自己家的后路给堵死了吗?
“我们强烈反对罗主任援助贾家!”“对!按以前罗主任分配的那样就好,我们支持罗主任。”易中海的脸色十分难看,秦淮茹更是哭得梨花带雨。
本来还以为这次全院会议至少能筹到十几块钱的捐款,没想到罗小青这么一安排,贾家竟什么都得不到。
会议结束后,罗慧珍提了二十斤杂粮面送到前院孙爷爷家。
罗家这种粗粮太多了,朵朵果果根本不吃,送出去既能帮着腾空地窖,还能行个善事。
孙爷爷感激涕零:“慧珍啊,我家多亏了你和小青,这份救命之恩啊!要不是小青给大林找了个活计,又提醒我家节省些口粮,我家现在怕是早就撑不下去了!”孙爷爷的眼睛红红的。
罗慧珍说:“孙爷爷,咱们是一个院子的,不用这么客气。
再说现在大林是小青的徒弟,没少帮我们家干活呢。
您忙您的,我再去张奶奶家一趟。”
看着罗慧珍一家家送杂粮面,贾张氏气得破口大骂:“这家人真是缺德,我们家已经够困难了,给他们一点援助又如何?天天吃肉,还往外送那么多粮食,太浪费了。
等他们把自己的存粮吃完,活该被饿死!”
秦淮茹眼泪汪汪地说:“东旭,这日子可怎么熬啊?不吃东西,我连干活都没劲儿。”
贾东旭斜倚在床上,嘴里嘟囔着:\"这事儿我哪清楚?你自己动动脑子想想办法啊。
我都累得够呛,还得管着家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儿,娶你回来到底图啥呢?\"
秦淮茹看着丈夫的模样,心里一阵酸楚。
贾张氏在一旁说道:\"东旭,你去跟你师父讨点钱,买点肉回来吧。
咱们家好久都没尝过荤腥了。
\"贾东旭迟疑了一下:\"师父现在一个月才挣二十多块,他真舍得给吗?\"
贾张氏冷笑一声:\"他现在离了婚,还少了一条胳膊,名声臭大街了。
除了咱们家,还有谁能养着他?你只管去,他不敢不给!再说他之前没给一个大妈看病,攒下不少钱,家里肯定不缺吃的,再要点细粮回去就更没问题了。
要说贾张氏真是精明,虽然她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但院子里的事情却样样清楚。
易中海家。
易中海坐在床边生闷气,为了罗小青的事,他可是操碎了心。
他精心安排了很多事,还送了粮食给刘海中和阎埠贵,可结果还是没能换来罗小青的粮食。
\"师父!\"
\"东旭?你怎么来了?进来。
\"师父,我们家棒梗最近总嚷着吃不饱,想吃肉呢。
这些粗粮大人吃着都难以下咽,更别说孩子了。
我想借点钱给孩子改善一下伙食。
易中海脸色阴沉:\"东旭啊,按理说师父现在手头也不宽裕,工资甚至比你还低。
不过既然你开口了,我就先给你两块钱,这是一斤白面,你拿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