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悲欢不相同:
杨平兴高采烈,慷慨激昂地给手下军官们升官添兵,布置攻略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的军事任务时。
在小沛的曹昂接到了快马而回的曹洪。
只见自己的这位叔叔狼狈到了极致——铠甲为了逃命全都扔掉了,估计是曾跌落马下,摔得鼻青脸肿。
\"见过子廉(曹洪字)叔,子廉叔辛苦了。\"
曹洪看到曹昂十分高兴,抓着他的肩膀说道:\"你终于回来了,孟德念叨你三个多月。对了,孟德何在?\"
扶曹洪坐下后,曹昂微笑着说:\"子廉叔,父亲计划在昨日从彭城撤军,按行程,此时应该已经从留县出发向小沛而来,今日傍晚便可到达。
对了,子廉叔怎会来此?子廉叔不是在陈留镇守吗?\"
刚刚坐下的曹洪一听,极为尴尬,不过,对自己的侄子倒也没什么隐瞒:\"前天清晨,护民军在天亮前袭击陈留城。
数颗天雷炸响,城门破裂,随后便是数千精锐冲入城内......\"
说到这里曹洪就不说了,曹昂也明白了。
据曹昂所知,杨平的护民军士兵,几乎是没有夜盲症的,最喜欢打的,就是在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刻进行突袭。
这个时代,天下诸侯军队中,八成士兵都有夜盲症,护民军可以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挡得住——比如说前天清晨杨平突袭曹军大营,就是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曹军士兵大部分有夜盲症,根本没办法做出有效反应,来抵抗杨平大军的攻击。
于是,曹昂安慰道:\"此,不怨子廉叔也。
子廉叔能安然归来,亦是最大的好消息。\"
说到这里,曹昂突然变了脸色,悲痛地说:\"子廉叔,前日清晨,父亲的大营也遭杨平突袭,近万大军只剩下两千余人。
于禁将军阵亡,子孝叔(曹仁)亦已阵亡。\"
听到曹昂如此言说,曹洪红了眼睛——他和曹仁、曹操三人,那是从小光屁股玩到大的,感情深厚。不曾想自己这位兄弟竟然殒命于战场。
曹洪悲愤地喊道:\"妖人杨平!又是妖人杨平!某定要将其碎尸万段,为我兄弟报仇!\"
话音刚落,就听小沛县衙外一阵嘈杂。有亲兵过来通报:\"公子,毛玠将军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见赤裸着上身、同样是鼻青脸肿的毛玠快步走进来,直接对着曹昂跪地痛哭道:\"公子,主公...主公没了!\"
刚刚还在放出豪言的曹洪懵了,曹昂也懵了。
反应过来后,曹昂上前抓起毛玠:\"毛将军,父亲不是准备昨日就撤军了吗?如何会没了?!\"
曹洪也是急忙上前问道:\"毛将军,却是何故?!\"
毛玠这才悲愤地向曹昂诉说:杨平昨日清晨指挥骑兵,再次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突袭曹军营寨。
只听毛玠说道:\"轰天雷炸响之后,千余骑兵冲入营寨。
我等尚未反应过来之时,士卒便已溃逃。
末将镇守在营寨北侧,正在集结部队准备抵抗,就听中军帐方向传来一声巨响......
当时末将惊鸿一瞥之间,便见主公被天雷震飞!
敌军骑兵在营中横冲直撞,我军士兵根本无法抵抗。
末将只能带着身边的几名亲卫逃出营寨,沿泗水河逃命而归。\"
要说毛玠也确实够幸运,但也够倒霉。
因为曹操的营寨已经没有战马了,仅有的几匹战马还给了曹昂、曹休让他们逃命。
毛玠只能是出了营寨后,丢了盔甲,轻装步行向小沛而来。
因为担心杨平的骑兵已经攻占了留县,毛玠也不敢到留县去通告,只是沿着泗水河岸一路步行狂奔,一天一夜,在极其疲惫的状态下跑了一百多里,终于在今日清晨赶回了小沛城。
曹昂听到此处,愣愣地站住了,心中恍然大悟:那杨平将我放回去之前,与我信誓旦旦地言说自己将率兵西返回豫州,将徐州交给袁术,以傲慢其心让其称帝为自己争取时间——原来都是骗自己的!
虽然杨平这个战略很合理,要通过自己之口将这谋划告诉父亲。
杨平确实也在前天傍晚率部西返,原来这都是障眼法,为的就是让父亲放松警惕,然后再来一次突袭。
一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杨平的棋子,成了父亲阵亡的最大元凶,曹昂瞬间没了精气神,跌坐于地上。
吓得曹洪一把扶起曹昂:\"子修!子修!\"
赤裸上身的毛玠也是关切地大呼:\"公子!公子!\"
而在城头巡视、听闻毛玠回来的史涣,快步进来后,也看到失魂落魄的曹昂,也不禁大惊。
曹洪将曹昂抱起来,放到座位上,却见曹昂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心中感慨一句\"子修真不愧是孝子\",但手上却不轻饶——
自己蒲扇般的大手满是老茧,拉起曹昂的左手\"啪啪\"几巴掌下去,曹昂的手掌立马变得通红,人也清醒了过来。
清醒过来的曹昂猛然站起身体,面朝东南方向连续大呼:\"杨平!杨平!杨平!\"
这三声\"杨平\"——
第一声愤怒之至,满含仇恨,既为杨平欺骗自己,又为杨平杀死了自己父亲;
第二声\"杨平\"屈辱至极,因为自己成了杨平的棋子;
第三声\"杨平\"却又有些无奈,在杨平治下待了三个多月,参与到高层事务中的曹昂清晰地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杨平的对手。
这仇该如何报啊?!
\"公子!\"见曹昂如此悲愤,堂中三人关切地呼唤。
曹昂呼喝三声之后,倒也不再癫狂了,转过身来组织了语言,对堂中三人说道:\"毛将军,你言说乃是徒步归来。
如今距昨日清晨已经一天一夜,以此时情景来看,许褚将军、妙才叔(夏侯渊)、乐进将军,亦可能丧命于昨日清晨袭营。
我曹家精锐已然尽失。\"
说到此处,曹昂强忍着悲痛,冷静地分析道:\"那杨平在彭城,只有三千余骑兵,
五天六夜狂奔七百余里,从颍川郡到达此处,
加上昨日清晨的突袭战,三天之内,已经连续打了两次突击战。
按理来说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杨平麾下的部队,不能以常理推测。
另外,子廉叔言说,陈留在两日前已经丢失。
若杨平部队以八十里每天的行军速度东进,最多再有三日便能抵达鄄城。
诸位将军,吾决定:我等迅速从小沛撤军,大河以南的兖州地区都不要了,撤到大河以北,借河北袁绍之手,来抵挡杨平护民军的攻击。\"
见悲痛中的曹昂能如此快地反应过来,对局势做出分析,慌了心神的曹洪、毛玠二人只是应命。
而刚刚赶过来的史涣倒是想的更多。
只听史涣问道:\"敢问公子,即便我等此时撤军,小沛、成武、定陶一线尚有不足三千军士,如何能在三天之内撤回鄄城?\"
此时听闻史涣之问,曹洪、毛玠这两位极有水准的将军,也是定住心神反应过来:是呀,小沛距离鄄城四百多里,三千兵马携带粮秣,最起码得六七天时间才能返回鄄城。
据曹昂刚刚所言,杨平的部队一日可强行军八十里,三天之内就能兵临鄄城。
只听曹昂说道:\"公刘(史涣字)将军,此时,已经不能多做计较。
稍后,我会带着曹休、曹洪二位将军快马返回鄄城,将我等家眷撤回大河以北。
公刘将军、孝则(毛阶字)将军则率领小沛、成武、定陶一线的我军兵卒,绕过菏泽(一个大沼泽),从东北方向进入青州,绕道而行,最终在平原县之南渡过大河。
此时是大河汛期,我军将鄄城以东地区的所有船只收拢到黄河北岸。
元让叔(夏侯惇)率领的三千河北兵马,加上我等之军,尚有八千兵马,沿黄河北岸而守,总能等到袁绍发来援兵。\"
听着曹昂的安排,史涣心中感觉:公子真不愧是主公精心培养出来的接班人,这安排清晰明了,没有任何问题。
就见史涣单膝跪地,对着曹昂行大礼道:\"公子,如今主公殒命,属下请公子接任兖州刺史之职。\"
毛玠、曹洪也反应过来了——曹操死了,现在就只能是曹昂来接替曹操的位置,带他们继续奋斗了。
于是,曹洪这位做叔叔的也是单膝跪地,向曹昂行大礼:\"使君!\"
毛玠、史涣二人同样高呼:\"使君!\"
曹昂上前扶起三人,也没有推辞:\"三位将军,此时局势,真乃危如累卵,昂就不在此做繁文缛节的推辞了。
稍后,我与曹休、子廉叔快马先回鄄城安置北撤事宜。
公刘将军、孝则将军,这三千兵马,端看您二位能否给带到大河以北?\"
毛玠、史涣二人纷纷说道:\"请公子放心,我等一定将这支兵马带回河北!\"
其实曹昂在心中,已经放弃了这三千兵马,甚至连毛玠和史涣都已经放弃了。
堂中略作安排后,曹昂三人便快马加鞭向北而去。
曹昂三人快马加鞭,顶着烈日向北而去。
到六月十五日深夜,三人赶到了两百多里外的定陶城。
至于曹昂为什么要在此停留,那是因为定陶由戏志才在此坐镇,为徐州的曹军组织运送粮草。
同时,曹昂也准备在定陶城换战马。
来到定陶县衙,深夜被惊醒、咳嗽连连的戏志才见到了曹昂,也没太多惊讶。
因为作为曹操的谋主,杨平向曹操提议用吕布换曹昂的事,戏志才是知道的。
见到曹昂,戏志才向曹昂道喜:\"恭喜公子。
公子既已回来,那就说明吕布已经被主公所擒,在徐州,我军应是大胜。\"
疲惫的曹昂刚刚缓了口气儿,拉着戏志才的手说道:\"先生,昂回来了,然......我父却阵亡于徐州彭城。\"
戏志才一听,大惊失色,急忙问道:\"公子,这却是何故?!\"
说话说得太急,戏志才又是咳嗽连连。
戏才跟随曹操好几年,期间,曾教导过曹昂。曹昂对戏志才是十分敬重的,赶忙上前,帮其轻抚后背,好一会儿,戏志才才缓过劲儿来。
曹昂就简略地给戏志才说了一下杨平用自己当作最关键的棋子,向曹操实施战略、战术双重诈骗,使曹操放松警惕,最终在昨日清晨,被杨平率部杀了个回马枪,突袭营寨,曹操死于杨平天雷之下……
戏志才听到此处,直接开口对曹昂说道:\"公子,如此,在彭城的刘备、袁术估计也已覆灭!
黄河以南地区,能够阻挡杨平的势力已经没有了。
若河北无阻挡之军,则天下转瞬之间便归杨平所有。\"
说到这里,戏志才慎重地问道:\"公子,汝......可有成策?\"
曹昂快言快语地说道:\"先生,昂自小受先生教诲,为先生弟子也。
此危机存亡之秋,请恕昂无礼,长话短说了——
听父亲言说,先生与荀彧等人,因为昂给父亲写的信中提及,杨平太平民团治下基层乡、里之长吏,为选举制,此事十分有利于地主豪强、世家大族控制地方......
先生等人,因此与父亲产生了嫌隙。
昂在此言说,此时,天下转瞬间便可能归于杨平之手。
先生等人与我父亲意见之不合,乃是为争夺房屋内的器物归属;
而杨平,则是要掀翻了房屋,将屋中器物全部夺取。
孰轻孰重,先生等人应当明白。
此时,我等应精诚合作。
昂在回来的路上思绪辗转,综合我在杨平营中三个月来的见闻,决定在治辖之地,实施类似于周朝分封诸侯的做法——
允许各县、各乡自行选举选出长吏,但这些长吏必须按照各县登记人口,按十丁抽一,给我组建军队,听从刺史府指挥,共同抵挡打土豪、分田地的太平民团。
先生以为如何?\"
戏志才没有想到曹昂如此果决——地主豪强、世家大族控制地方有实无名,曹昂直接把名也给让出去了。
但条件就是:在这危机存亡之秋,你们要效仿东周的各诸侯国,听从周天子调令,组建军队共同抵挡阶级敌人——杨平的太平民团。
戏志才略微一思考,便知曹昂这个策略管用,于是对着曹昂躬身行礼:\"戏志才见过主公。
请主公即刻快马回鄄城做出安排,带领我等家眷老小返回大河北岸以做坚守。\"
曹昂扶起戏志才,戏志才继续说道:
\"今日乃月圆之夜,公子走后,某便叫起城中千余士卒,以及数千民夫,挑其精壮者再组一支千人运输队,两千人马连夜向东北方而去,
在泗水河旁曲阜县等候毛玠、史涣二人率军抵达。
随后我等便借道青州,在平原县渡过黄河,在北岸坚守。
主公回到鄄城后,当派出使者快马向河北邺城的袁绍,说明徐州战况,
请他立即迎奉天子,号召天下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共同起兵,对抗杨平的太平民团。
暂以大河为守,方有一线生机。\"
听完戏志才的言说计策,曹昂对着戏志才深深一躬,随后就走出大堂。
早有曹休、曹洪二人,已经将曹昂准备的那几套简易的双边马凳,套到了定陶城的战马上。
三人跨上战马,曹昂扭头又对着戏志才行了一礼,大声说道:\"先生保重!\"
马鞭往马屁股上一抽,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县衙。
一路星夜疾驰一百多里地,在六月十六日上午八九点钟,曹昂三人终于赶回到了鄄城。
回到鄄城以后,曹昂没有先回刺史府,而是带着曹休、曹洪二人来到了城墙上,找到了负责镇守鄄城的夏侯霸。
此时的夏侯霸刚好十七岁,作为曹氏集团新生一代的翘楚,和曹休一样,都是曹操倚重的后辈。
夏侯霸见到曹昂、曹洪以后十分惊讶,但也即刻向曹昂行礼:\"公子,您回来了。\"
曹昂此时可没功夫给自己这位堂弟,繁文缛节地细细讲说,就直接拉起夏侯霸问道:\"阿弟,现在鄄城还有多少守军?\"
夏侯霸被曹昂问得有些莫名其妙,但仍然条件反射地说道:\"禀报公子,城墙上有两个校尉部五百人,刺史府内还有三百亲卫。
另外,主公在城南建立的一个兵工做坊,包括工匠、守卫共有五百余人。\"
曹昂问道:\"阿弟可能控制住这些护卫?\"
夏侯霸有些莫名其妙,以为曹昂要夺权——但在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哥哥面前,即便是曹昂要夺权,自己也要坚定支持。
夏侯霸坚定地说道:\"公子放心,城墙上这两个校尉部一千人,我肯定能控制得住,不过刺史府内的亲卫,我就控制不住了。\"
听夏侯霸这么一说,曹昂知道他是误会了,于是对着曹洪使了个眼色。
曹洪以长辈的口吻说道:\"霸儿,孟德战死在彭城,现在情势危急。
子修要带我等退回大河以北坚守,所以问你能否控制住鄄城,乃是为了护卫我等家人北上也。\"
曹洪这么一说,夏侯霸就明白了——曹操死了!
曹操虽然对外人残暴至极,但对他们这些子侄辈来说,那是一个威严慈爱的长辈。
夏侯霸瞬间红了眼圈,对着曹昂行礼说道:\"请公子放心,鄄城内的军兵,我等均能控制。\"
曹昂上前,握着夏侯霸的手,又拉过曹休,说道:\"二位阿弟,城头守军交于你二人,要尽快将这千余兵丁整顿完毕,随时做好北渡大河的准备。
另外,你们要派出一部分士卒到鄄城北岸的码头收集船只,可曾明白?\"
二人立马单膝跪地说道:\"请主公放心!\"
曹昂扶起二人,同曹洪一同下了城墙,来到了城南的一个大院内。
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打造武器。
曹昂直接找到了父亲的心腹枣祗(这个人,如果没有杨平的话,会在今年二三月份颍川大战结束后,提议曹操进行屯田并负责此事)。
枣祗见到曹洪和曹昂以后也很惊讶。
但曹昂却没有过多的寒暄,而是直入主题,说道:\"枣校尉,父亲战死于徐州彭城。
杨平太平民团之兵,不日便可攻打到鄄城,我等已无兵力防守。
为今之计,暂且退回大河以北坚守。
你乃父亲心腹,当此关头,请枣校尉立刻收拾作坊内的工匠。
器具、家什可以不要,但这些工匠必须带走。\"
见曹昂说的急迫,枣祗也不多言,而是对着曹昂单膝跪地,直接行大礼说道:\"请主公放心。\"
也就曹昂在在曹操集团内威望极高,加上版梁大战让马救父,这继承人的身份是板上钉钉。
听闻曹操阵亡之后,包括曹洪、史涣、毛玠、夏侯霸、枣祗这些人,即刻认曹昂为新的主公,没有任何迟疑。
曹昂这才离开城南的武器作坊,回到了刺史府,不过却没有先回后宅去见母亲丁氏,而是在回来的路上便已让枣祗派出传令兵去通知在鄄城的荀彧、满宠、钟繇、丁仪等人。
所以,当曹昂回到刺史府前庭,刚刚喝了杯温水,荀彧等人便陆续到达。
这些人见到曹昂同样十分惊讶,还不等众人见礼,曹家的家仆一脸疑惑地给曹昂捧来一条白布。
曹昂就这么当着众人的面,将白布裹到头上。
这一下,不用曹昂言说,荀彧等人就明白了——能让曹昂戴孝的,只能是曹操不在了。
沉默了一会儿的堂内,荀彧首先开口询问:\"公子,主公如何了?\"
曹昂示意众人入座,随后长话短说:将曹操进攻徐州这一趟的战事,以及曹操是如何中了杨平之计,最终阵亡的消息,告知了荀彧等人。
最后,曹昂总结道:
\"根据戏志才先生的推测,彭城的刘备、袁术肯定已经被杨平收拾了。
如此,大河以南地区,仅剩青州的袁谭(袁绍长子)有两万兵马,但远水不解近渴。
鄄城两三日内,便会遭到护民军的攻击。\"
堂中的众人听完曹昂此言,俱是惊惧。
当然,也有人心思转动之间眼珠子乱窜。
但不等这些有摇摆之心的人做出反应,就听堂外甲胄摩擦的声音传来——手持宝剑的曹洪,已然控制了刺史府守卫,带着一队人来到了堂外。
荀彧等人扭身一看,就见满脸是伤的曹洪杀气腾腾地盯着堂内......
说明此时的鄄城,已经被眼前这位被俘三个多月的大公子控制住了。
于是,荀彧带头向曹昂行大礼道:\"荀彧参见主公!\"
钟繇等人反应过来以后,同样行大礼:\"我等参见主公!\"
至此,从曹昂听闻曹操战死,一天一夜狂奔四百多里,顺利地成为了曹氏集团新的领头人。
政权过渡的丝滑无比。
曹昂示意众人起身后,将昨天晚上,他对戏志才的说法,又对众人说了一遍。
曹昂表达的意思很明确:现在不是咱们这些屋里人相互抢夺器具的时候,而是该考虑怎么才能把那个要推倒房子的人干掉!
保住了房子,咱们才能继续进行房内器具的争夺游戏。
曹昂的意思荀彧等人也是听得明白。
而且,曹昂许诺丁仪(史书记载,丁仪家族,和丁夫人没有一点关系),给了他们这些兖州大族,在自己控制地内,自行选举官吏的权利,
等于是名正言顺地让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强,成为一个个实至名归的诸侯。
而这些诸侯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团结在曹昂刺史麾下,出人出力,抵挡太平民团的攻击,保住自家的祖业,也是保住自己享受荣华富贵的特权。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不是诸侯混战、江山易鼎的权力游戏!
明白了这一茬,堂中众人信誓旦旦地向曹昂表示:\"我等会奉曹使君为兖州之主。\"
所谓政治,无非是利益交换!
利益给到位了,这些统治阶层连皇帝都能给你换了,更不用说一个州的刺史了。
曹昂算是用在杨平那里学到的方法,快刀斩乱麻地继承了曹操的兖州刺史之位。
随后,曹昂下达了:黄河以南兖州地区所有能联络上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全面北撤黄河,进行坚守的命令。
同时,曹昂表示:\"不想撤也可以,你们老老实实地交上祖宗给你们创下的基业,然后带着家中的嫡系子弟,听从那杨平的召唤,到九州之外、蛮夷之地开荒去。\"
对于兖州这些地主豪强,但凡有一丝可能,谁都不想离开自己祖宗巧取豪夺为他们夺下来的特权之地,而去那鸟不拉屎的洪荒之地开拓。
于是,堂中众人一个个表示:\"我等将追随曹使君脚步,率家人北撤,依黄河进行坚守。”
曹昂心中冷笑:此时,攻守易形了,不是我曹家求着你们出兵出力,而是你们求着我曹家带领你们,保你们的富贵。
曹昂也不客气,直接对着荀彧吩咐道:
\"文若先生,你即刻骑快马向河北邺城而去,将徐州战事,以及我的决策告知我家叔父袁本初。
你就言说:兖州上下皆愿遵从右将军(袁绍)之令,请右将军即刻发兵南下,到大河以北抵抗太平民团的攻击。
另外,文若先生,你需建议右将军,让他即刻迎奉天子,以天子之名,诏令大汉十三州忠志之士,共同起兵剿灭分田地、打土豪的太平民团。\"
荀彧知道这趟差事必须得自己去,因为曹昂交代这两件事,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换别人,不一定能表达得清楚。
于是,荀彧对曹昂行了一礼,便走出大堂。
院中的曹洪,早就准备好了几匹加装了双边马凳、高桥马鞍的战马,由曹家卫队的队长曹树,带着一名亲兵陪着荀彧,一人双马快速向北而去。
送走了荀彧,曹昂就在大堂内和丁仪这些兖州世家,开始仔细商议撤退事宜,以及这些家族能在三日之内给提供的兵力。
最终,在鄄城以及鄄城附近的世家,由丁仪做出表态,表示,明日天黑之前可以聚集一万名有战斗力的私兵,交给曹昂指挥。
对此,曹昂表示:\"这一万兵马,要快速利用一切能够使用的渡河工具,抵达大河以北进行防御,不要在黄河以南地区做无谓的抵抗。
让丁仪通知这附近的地主豪强,迅速将家中核心人员向大河以北转移。\"
说完,曹昂就起身送客。
来到后宅,早就知道自己儿子回来的丁夫人,以及卞夫人带着大曹丕、曹植等人,在后院等侯曹昂。
丁夫人注意力在自己儿子安然无恙地回来,但卞夫人看到曹昂头带白布,却已经跪倒在地低声抽噎。
丁夫人大怒(我儿子回来,你这个狐媚子哭什么)转身,却被曹昂拉住。
丁夫人这才注意到曹昂头上的白布,瞬间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瘫软于地,口中喃喃地道:\"阿瞒...阿瞒.....\"
丁夫人和曹操两人感情确实很好。
曹昂抱起丁夫人放回堂中座位,对着跟过来的十一岁的曹丕说道:\"阿弟,父亲战死,家中我等为顶梁柱。
母亲悲痛之间估计做不得精细事务,阿兄又要主持鄄城大局。
目前,曹家已到生死存亡之秋,我等需尽快撤回大河以北。”
看着阴沉的曹丕,曹昂拍着他肩膀说道:
\"府中之事暂且交由阿弟处理,要在天黑之前,将母亲等人安全地带到黄河以北。
随后,你等即刻启程前往濮阳,在濮阳等候阿兄到来,可曾明白?\"
见曹昂说得如此严肃,十一岁的曹丕坚定地点头:\"请阿兄放心,我一定将阿母安全地带到濮阳,等候阿兄归来。\"
曹昂这才安慰伤心过度的母亲:\"母亲,父亲不在了,然,有儿在,曹家就倒不了!
阿母切莫悲伤,赶紧去准备,早些撤到大河以北,莫让儿担忧,方是关键。\"
有曹昂对曹丕叮嘱这段功夫,丁夫人也算是缓过劲来了,泪眼连连地对着曹昂点头,嘴中仍无意识地说着:\"子修...子修......阿瞒...阿瞒......\"
看得曹昂心酸。
但此时的曹昂仍是面色冷峻,对着身后的卞夫人交代道:“汝带阿娘回房准备,准备好后,随吾阿弟一同过河。\"
卞夫人是个极其聪慧识时务的人——虽然自己在曹昂没回来之前谋划过,但现在曹操战死了,自己儿子才十一岁,曹昂已经获得了曹操班底的承认,自己再争又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卞夫人顺从地对着曹昂行了一礼说道:\"请大公子放心,妾定当将夫人安稳送至濮阳。\"
曹昂挥了挥手,卞夫人带着两名侍女,将丁夫人带向后宅,曹丕三兄弟也跟着走了出去。
堂中只剩下曹昂一人时,曹昂才收起了那冷峻的面孔,跌坐于地上,瞬间双目通红,泪水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