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天天在镇子上囤货、卖水果,然后悄悄的回村收鱼获,顺带着看看地里庄稼的生长情况,再返回镇子上,像是陷入了无限循环似的。
一直到星期五,要去学校汇报学习情况,所以不能去囤货了,李春华早早的就背着书包去了学校。
她给了看大门的大爷一包自己晒的菌菇干,另外还放了一个大麻袋,拜托他帮忙照看一下,便到教师办公室门外等待着老师们的到来。
等到班主任来了后,李春华便跟着班主任来到办公室,王老师说道,“春华,这么早就赶过来了,也太辛苦了,你先坐下休息一会儿,把不懂的问题整理一下,马上就要上早读课了,我先到教室去看看。”
“好的,谢谢王老师。”李春华乖乖的应了,拉来一把凳子便坐了下来。
很快,早自习的铃声就响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王老师便回到了办公室,李春华没有不懂的,但还是找了几个相对深奥的问题,跟王老师以及各课老师探讨。
这个时候的老师都是非常认真负责的,不管学生有什么问题,都非常有耐心的解答,前提是,学生得有勇气去问。
不过好在才开学不到一周,知识点不是很多,一个早读课没用完,李春华的问题就解决了。
王老师笑着说道,“春华,你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挺好的,看得出来你在家里真的下功夫了,不过你可千万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毕竟现在的成绩不代表什么。”
“谢谢王老师提醒,我知道了。”李春华收拾好课本,准备走的时候,小声的对王老师说道,“王老师,我在门卫大爷那里放了一个麻袋,麻烦王老师帮我把里面的东西给各位帮助过我的老师分一下。”
不帮是本分,帮忙是情分,老师们本可以不帮她的,可是大家还是选择帮她,这就是情分,她不能不知道感恩。
“春华,你也不容易,有东西你自己留着就好。”王老师不赞同的说道。
“都是些山上不值钱的东西,还希望大家不嫌弃。”李春华笑笑,随后拜别了王老师。
这个时间还早,所以从学校出来,李春华就去了距离学校不远的那条河边,从工具房里拿出中号的鱼笼来,往里面塞了点油饼,用麻绳拴住鱼笼,将鱼笼扔进河里,然后将麻绳的另一端栓在枯萎的草丛里。
不过现在已经进入三月份了,草丛里已经冒出了一片绿色,里面也夹杂着一些野菜,比如水芹菜、鱼腥草,但是都还太小了,这个时候采摘不划算,再等上半个月,就可以采摘野菜了。
将所有的中号鱼笼都下进河里,李春华便去了旁边的林子,进空间将自己收拾成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然后便在县城开启了囤货之旅。
县城里铺子更多一些,物资也更丰富一些,但李春华主要以粮食为主,但其他需要用到的东西,也会囤一些。
一直忙到中午,李春华才去河边收鱼笼,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抓鱼的缘故,每个鱼笼都快爆笼了,里面沉甸甸的都是鱼。
李春华收了鱼获,将鱼笼重新丢进河里,下午又去去菜市场囤货,虽然下午的菜市场没什么好货了,但是价格便宜啊,至少比上午便宜了三分之一的价钱。
傍晚又到河边收了鱼获,将所有的鱼笼都收进空间,之后便步行回家了。
虽然县城的人更有钱,在县城卖水果赚的更多,可是县城距离家里太远了,她要是晚上在县城卖水果,估计要到深更半夜才能到家了。
回了村,李春华先去了后面的河边,又将裴沐晨放的野菜给收了才回家。
看到李春华回来了,大家都很高兴,不知道是因为星期六可以吃肉,还是因为他们五天没见他们想念李春华。
李春华才不觉得他们想自己呢,他们想吃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大姐,你回来了,走这么远的路辛苦了,你快坐下来歇一会儿,我给你倒水喝。”李春意招呼李春华坐下,要为李春华端茶倒水。
“春意,不用忙活了,时间不早了,大家先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我们明天再说。”李春华捂着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便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回了自己的房间。
锁上房门,并且将床头柜推到门口,抵在那里,随后李春华便进了空间,到仓房,打了一碗饭馆帮忙加工的羊排炖萝卜,又打了碗米饭,吃饱喝足后,就在空间里忙活起来了。
她将那四块黑土地上除了留作种子的南瓜以外的所有南瓜都采收了,然后将南瓜尖、南瓜梗也采收了,剩下的光秃秃的老藤子也砍成一段段的,收进仓房。
随后李春华在这四块黑土地上分别种下产量高的瓠瓜、葫芦、蚕豆以及水稻。
至于用一块黑土地种水稻,是因为她手里粮食不多,去店里囤粮食,又不能一次买太多,若是让人察觉出来了,引起了慌乱怎么办?
她每次都是几十斤几十斤的买,这样她要囤到猴年马月才能囤够一家人的粮食啊?
虽然前世她退学后,就被沉重的农活压的根本就没有空进城,也不知道粮票到底是几月份启用的,但肯定不会超过上半年,也就是说他们这儿很快就要启用粮票了,到时候她就不能再买粮食了。
虽然水稻对于水的需求量还挺大的,但她可以经常浇水,应该能有点收获吧?
正是因为不清楚产量,所以她才只用了一块黑土地来种水稻。
之前种在果树下的那些农作物,现在都长的不错,粉色的花瓣落在翠绿的叶子上,好看的就像一幅画似的。
想到春天山上蘑菇多,于是李春华又用意识在山林间探寻了一番,将木耳和蘑菇给采摘了,收拾干净后,将木耳晒上,而蘑菇则留了一半吃新鲜的一半用来晒干。
李春华天天在镇子上囤货、卖水果,然后悄悄的回村收鱼获,顺带着看看地里庄稼的生长情况,再返回镇子上,像是陷入了无限循环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