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斗米要命人拔麦子。
李承乾急忙挥手阻止:“打住!麦子不到一月便会成熟,岂能如此糟蹋。”
“那栽种海外良种一事?”
“另外再寻空地就是。”
“我的殿下哎,关中这个时节哪里还有空地。”
李承乾想了想道:“那就等麦收之后再行栽种。”
李斗米小心翼翼的道:“不怕耽误了海外良种的栽种时节吗?”
李承乾回想了一下前世玉米、红薯、土豆、花生、辣椒、橡胶的种植时节,然后说道:“许多海外良种都错过了播种时节,只有红薯能在麦收之后勉强能种。”
李十六在一旁不解的道:“据美洲的一些土人所说,许多作物一年四季都能耕种啊。”
李承乾一瞪眼:“蠢货,不分土壤和气候的吗?美洲什么气候,大唐是什么气候?”
“裴行俭就不会说出如此愚蠢的话。”
李承乾骂了李十六好一顿,直把李十六骂得蔫头耷脑。
李承乾直到骂累了,才对李十六道:“本王问你,可曾带了美洲当地土人回大唐。”
“回主子,原本带了十几个,不过有几个人刚烈非常,绝食而死。如今还剩七人。”
“把他们都带过来,另外再去司农寺调几个农博士过来。还有,把阎立本、阎立德也叫过来。”
“奴婢遵命。”
...................
一个时辰后,李十六将所需人员带了过来。
李承乾也不废话,就在田间地头和一众人员开起了栽培海外良种的会议。
李承乾虽然两世为人,但前世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某地发明新的农业技术,增产上千斤,获得大丰收。论起实际操作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和司农寺的那些整天和土地粮食打交道农博士比起来,就是个门外汉。
非但和农博士比起来是门外汉,就连和那些美洲土人比起来也是外行。毕竟美洲土人可是一直在种植玉米、红薯等作物,经验丰富。
有鉴于此,李承乾没有指手划脚过多逼逼。而是根据农博士和美洲土着的种植意见,进行统筹规划。
商议完毕,李承乾进行会议总结:“此次商讨,诸位群策群力,解决了如何栽种、改良海外作物的初步问题,决定了初步的种植方向。栽培海外作物之事取得了初步成果。
本王决定,将此次在皇庄内栽种、改良海外作物的计划命名为“丰收计划。”
丰收计划分为三个行动小组,分别为种植组,统筹组,后勤组。
任命农博士周禾为丰收计划种植组组长;李斗米为统筹组组长;阎立德为后勤组组长。
本王希望各位尽职尽责,齐心协力。争取在今年除夕之前将第一批玉米、红薯、土豆、辣椒、花生种植出来。作为新年礼物献给父皇,献给大唐。
诸位若是能圆满完成本王下达的任务,本王一定不吝赏赐。”
此话一出,在场之人无不在心中大骂李承乾不谙农事,好大喜功,瞎鸡儿乱讲。
众人纷纷在心中嘀咕:什么在今年除夕之前将第一批海外作物种植出来,下半年天气转冷如何能种植海外那些不耐寒的作物。殿下才骂过十六公公不分气候时节,怎的转头自己又犯了这样的错误。
许多人想向李承乾陈述事实,劝李承乾收回成命,但都因为身份低微不敢造次。好在阎立德身为工部尚书正三品大员,犯颜直谏还是敢的。
阎立德上前一步,对李承乾躬身一礼后道:“启禀殿下,自古以来我中原大地都是春种、秋收、冬藏。
臣虽对海外作物不甚了解,但也听说要在温润的气候下才能生长。微臣担心在温润气候之下生长的作物,恐怕耐不住关中秋冬季节的寒冷……”
李承乾挥手打断阎立德的话,接着扫视在场众人一眼,笑眯眯的道:“阎尚书所言,也是尔等心中的想法吧?”
众人急忙低头:“臣等不敢。”
李承乾笑眯眯的道:“只是不敢,不是不想吧。”
众人急忙跪地:“臣等惶恐。”
李承乾笑着摆手:“适才相戏尔,诸位不必放在心上。本王知道关中气候不适合秋冬耕种,但不是有琉璃吗?”
“琉璃?!”众人疑惑。
“对,琉璃。”李承乾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们可以用琉璃搭建大棚,用以秋冬耕种。”
周禾苗惊问:“用琉璃大棚做温室?!耗费太大了!!一块琉璃就价值连城,一座琉璃大棚需要多少块琉璃?!
太过劳民伤财了!!”
闻听此言,李承乾与阎立德大笑。
等笑够了,李承乾才一脸神气的叫道:“工部尚书阎立德给农博士周禾讲解讲解什么叫琉璃。”
阎立德笑眯眯的对周禾一拱手:“好教周博士知晓,琉璃就是用特殊的土经过烧制后形成的器物。本质上和瓷器、陶器没有什么差别。
当然成本也差不多,琉璃的成本甚至不如那些精细的瓷器。”
周禾疑惑问道:“既然琉璃成本如此低廉,为何还要卖得那么昂贵?!”
阎立德哈哈大笑:“这就得去问户部尚书或者商贾了;老夫这个工部尚书只需掌握技术即可。”
接着又道:“周博士若是掌握了海外良种的种植技术,也可像老夫一样,与房玄龄那个户部尚书平起平坐。”
周禾也机灵,当即对阎立德躬身一礼,“多谢尚书大人指点。”
阎立德扶住周禾,笑着说道:“不必多礼,今后大家是要一起共事的,理当互相照应。”
接着又转头对负责海外良种的一应人等说道:“还望诸位齐心协力,早日种植出海外良种,安黎庶,报皇恩。”
众人纷纷喊起口号:“齐心协力,种良种。安黎庶,报皇恩。”
听着口号,李承乾不由得用青眼看了阎立德几眼,心中暗道等下吃饭的时候就给阎立德加个鸡腿,再给他整个仪同三司的虚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