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在癫狂的状态下拔刀,尉迟恭秦叔宝却跪在一动不动。一旁的李承乾急得大叫:“还不快跑!!”
尉迟恭笑道:“若是用臣的鲜血能唤醒陛下,臣死而无怨。”
秦叔宝没有说话,只是梗着脖子,一脸平静的面对李世民劈来的横刀。
李承乾跺了跺脚,飞扑过去,从后面抱住李世民,急声说道:“父皇,难道真要让两位将军的鲜血溅到你脸上,你才肯醒吗?”
李世民用力挣了几下,没有挣开。他最近一个月茶饭不思,每日只能强咽些稀粥维持生命。身体虚弱非常,已经挣不开成年的李承乾束缚。
李世民又挣扎了几下,突然丢掉横刀大哭:“当初你的南珠儿跑了,我父子二人兴师动众还能找回来。如今朕的观音婢走了,即使我父子二人兴大唐十二卫四府之兵,动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百姓,也找不回来了.........”
李承乾泪流满面,想要出言安慰李世民,却无语凝噎。只是紧紧的抱住了自己的父皇,轻轻拍着父亲的后背,示意“孩儿在”。
李世民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哽咽着道:“要将你母后的遗体先存放在昭陵,等朕死后与她合葬。”
李承乾含泪点头:“好。”
“要在朕的寝宫旁,朝昭陵的方向修一座二十丈高的望妻楼,方便朕想你母后的时候登楼相望。”
“好。”
“现在就让阎立本去办。”
“好。”
“要在朕的寝宫外种一棵枇杷树。”
“好。”
“现在就扶着朕去种。”
“好。”
.............
七日之后,长孙无垢的遗体终于迁往昭陵存放。
当日关中百里缟素,百万臣民送皇后.........
李世民也在李承乾领着百官的劝慰下,强压悲痛开始理事。
时间刚刚过去半月,李世民还没有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沉痛的打击。
贞观十年腊月初二,李世民正在处理国事,李渊的贴身老太监陈福急匆匆奔来,大哭着跪地禀报:“陛下,太上皇龙驭宾天了.........”
李渊年事已高,这些年更是纵情酒色,加上患有风疾。在贞观十年腊月初二的上午,李渊与美人一起游玩御花园时,突然一头栽倒。就这样突然的,毫无征兆的驾崩了。
李世民闻报,霍然起身,拍案怒吼:“到底是怎么回事?!朕昨日才去探望过太上皇,他当时明明还好好的!!!”
陈福大哭着道:“是奴婢伺候不周,致使太上皇突然驾崩,奴婢愿以死谢罪。”
说着起身,低头朝殿内的柱子撞去。
紧随而来的孙思邈一个纵步上前拉住陈福,“不关你事,太上皇是突发风疾而崩。”
话音刚落,就听翟长孙与卓不群一声惊呼:“陛下!!!”
孙思邈循声望去,就见李世民从口中喷出一口鲜血,身形摇摇欲坠。
几人急忙上前扶住李世民,孙思邈拉过李世民的手正欲号脉。却被李世民一把推开,“朕还挺得住,先给太上皇准备后事……”
--------------------
皇宫钟鼓楼的铜钟再次以三长两短的节奏敲响,大唐短短两个多月便举行了两次国丧。
等李承乾从蓝田收到消息赶到皇宫的时候,李渊的灵堂已经布置完毕。李世民须发凌乱,一身缟素。呆呆的跪在灵柩前,不发一语。
李元景、襄阳公主等李渊的儿女,李泰、李丽质等孙子孙女以及文武百官都不敢进灵堂,只是在外面跪着,满院衣冠似雪。
见到李承乾到来,众人如见救星一般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房玄龄道:“陛下三月之内连续失去皇后与太上皇两个至亲之人,老臣担心陛下会扛不住,还请秦王宽慰一二。”
卓不群也走了过来,凑到李承乾耳边低语:“陛下骤闻太上皇驾崩之时,口吐鲜血……”
李承乾无声的点了点头,抬起脚步,轻轻走进灵堂。
来到李世民旁边跪下,将头靠在李世民的肩膀上,不发一语。
李世民缓缓开口:“阿耶从小到大其实一直都很崇拜你爷爷的。他一直都是我的榜样。”
“你爷爷当年很爱你奶奶,你奶奶在世时,除了你奶奶的陪嫁丫鬟外,几乎没有碰过别的女人。
你爷爷当年也很宠爱你大伯、三姑、三叔、四叔与阿耶这五个儿女的。当时你爷爷无论多忙,都会抽空带着阿耶五个游玩,教导阿耶五个的文武艺。”
“这些年,阿耶其实都是在学你爷爷治家。”
“你爷爷或许不是秦皇汉武那样的千古一帝,却也是一个合格的开国之君,更是古往今来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父亲!!!”
李世民说着说着,已是泪流满面,声音也变得哽咽:“武德年间,阿耶以为你爷爷偏爱你大伯和四叔。明明阿耶战功最大,才能更高,为何你爷爷不肯立阿耶为太子。还和你大伯、四叔联手打压阿耶。阿耶怨忿之下,做出了玄武门之变那等不忍言之事。
直到贞观三年,青雀恪儿谋反。阿耶才明白了你爷爷当年的左右为难。
手心手背都是肉,你爷爷为了大唐考虑,为了家族延续考虑,才遵循古往今来约定俗成的规矩,立长不立幼的。其实你爷爷当初对阿耶的封赏已是开历朝历代帝王对嫡次子的先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阿耶人心不足,得陇望蜀..........”
“这些年,其实阿耶一直想向你爷爷道歉的。可碍于面子,一直没有说出口……”
李世民突然抱着李承乾的头痛哭:“他就这么突然的走了,连为父一句“阿耶,二郎错了”都来不及说出口,就走了……呜呜呜……”
“呜呜呜……他哪怕是拿鞭子再抽我一顿也好啊……呜……”
李承乾轻拍着父亲的后背,哽咽着出言安慰:“至少爷爷走的时候没有痛苦;而且皇爷爷古稀之年驾崩,也算寿终正寝……”
李世民松开李承乾,在灵柩前重重叩首:“父皇,二郎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