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森仔细检查了一遍各个部件的型号、规格和外观,确认无误后满意地点点头。电力,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开启民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
有了这套太阳能发电系统,他在异界建立基地的许多设想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无论是夜间的长时间照明、工具的驱动,都有了最基础的能源保障。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这是详细的安装和使用说明书,还有一些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我都给您打印出来了,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保证您一看就懂。”
老板说着,将一叠颇为厚实的资料塞到陈森手中,又指着实物,不厌其烦地口头讲解了几个安装时的关键注意事项。
比如光伏板的最佳倾斜角度与朝向、蓄电池组的日常保养与维护、逆变器的散热问题等等,细致入微。
结清了尾款,陈森依旧是让老板将所有设备重新仔细打包,并让老板送到指定地点。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东风。
当最后一批货物由专车送达陈森指定的那个偏僻仓库,并被他悄无声息地悉数收入神秘空间后,他没有片刻停留,心念一动,已然再次踏上了异界的土地。
依旧是那个熟悉的房间,空气中带着一丝草木与泥土的微腥气息。陈森深吸一口气,精神力扫过,确认四周无人,便开始了他的“乾坤大挪移”。
意念到处,原本空旷的会客厅中,一套深咖色的皮艺组合沙发凭空出现,厚实的靠背与坐垫散发着皮革特有的微光,与之配套的深色茶几稳稳当当落在中央。
几个负责日常洒扫的仆役闻声小心翼翼地探头进来,当他们看到这从未见过的“坐具”时,眼睛都瞪圆了,大气不敢出。
陈森没理会他们的惊奇,径直走向自己的卧房。心念再动,那张简陋的硬板床消失不见,取而代代的是一张宽大的皮床,床头线条简约流畅,
紧接着,厚实而富有弹性的高档弹簧床垫也被稳稳铺上。他甚至还抽空换上了一套柔软的棉质床品。
做完这一切,他才踱步出来,对着那几个目瞪口呆的仆役吩咐道:“把这些东西……嗯,这些坐具和床铺,都擦拭干净。以后会客厅待客,就用这些。”
“是,是,驸马!”一个年纪稍长的仆役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应道,声音都有些发颤。
他偷偷用手指戳了戳沙发扶手,那柔软的触感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这玩意儿可比城主府里最华贵的锦垫还要舒服百倍!
陈森没再多言,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他走到院中,抬头望天,仔细观察着日头东升西落的轨迹,又在几处屋顶上来回踱步,最终选定了主屋旁一间坐南朝北、屋顶最为开阔平整的辅房。
“你们几个,过来!”陈森招了招手,几个精壮的汉子立刻小跑过来,垂手侍立。
陈森也不废话,直接从空间中取出几块硕大的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这些泛着幽蓝光泽的板子一出现,又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刘管家等人面面相觑,这亮晶晶的板子是何物?难道是什么新的防御法器?
“把这些板子,按照我说的,安装到那个屋顶上去。”陈森指了指选定的辅房屋顶。
“装……装上去?”刘管家有些发懵,这板子看起来颇为沉重,而且薄脆,怎么装?
陈森早有准备,他取出一份打印好的安装说明书,上面图文并茂,甚至还有他特意下载的几个关键步骤的短视频,存在一个平板电脑里。
“看这里,这是图样,还有影像。照着这个来,把支架固定好,板子要朝南,倾斜……大概这么个角度。”他比划了一下。
刘管家和几个手下围着那平板电脑,瞪大了眼睛,看着屏幕里穿着工装的小人如何一步步将那些“铁疙瘩”和“亮板子”组装起来,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虽然很多原理不懂,但依葫芦画瓢,他们还是能做到的。
“驸马,这……这东西有何用处?”刘管家挠了挠头,还是忍不住问道。
“照明,懂吗?让黑夜亮如白昼,就像前两天安装的那个一样,让你们做就作,别那么多废话,懂吗?”陈森淡淡说道。
“是,驸马,小的们多嘴了。”众人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这简直是神仙才有的手段!
接下来的大半天,陈森便充当了总指挥和技术指导。这些异界人虽然力气大,但对这些精密玩意儿毫无经验,不是支架拧歪了,就是螺丝没拧紧。
陈森不得不耐着性子,一遍遍纠正,亲自示范。好在人多力量大,磕磕绊绊之下,太阳能光伏板总算有模有样地固定在了屋顶。
随后便是储能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的安装与连接。这些更是精细活,陈森不敢假手于人,许多关键的接线都是亲自动手。
他又指挥着刘管家等人在各个房间内外布设电线,安装开关、插座和灯泡。这些在现代社会水电工信手拈来的活计,在这里却成了开天辟地般的壮举。
忙碌了一整天,饶是陈森身体素质远超常人,也感到了一丝疲惫。他挥退了兀自沉浸在激动中的众人,回到自己焕然一新的卧室。
躺在那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皮床上,感受着床垫带来的舒适承托,陈森闭上眼睛,唇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一觉睡到天光大亮,陈森在驸马府用过精心准备的早膳,只觉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干劲。今日入宫,他有三件要事相商。
皇宫,御书房。
赵佶正对着一幅新得的山水画凝神,听闻陈森求见,略感诧异,旋即宣召。
陈森入内行礼毕,也不多言,微微一笑,气定神闲。精神力扫过,确认殿内除了赵佶与几个贴身内侍外再无旁人。
右手一晃,一把造型奇特、气派非凡的深棕色“御座”凭空出现在赵佶惯常批阅奏折的书案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