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周梓桃及笄之日。
周家应周梓桃要求没有大办,只请了周家几位族老家和宋村长一家。
本来周梓桃想让周老太为正宾给她插簪,周老太觉得自己中年丧夫不太吉利。
她又选了母亲刘翠萍,刘翠萍说她幼年失怙后母亲改嫁,在叔叔婶婶手底下讨生活,过的很苦,不算有福气的人。
大伯娘王秋霞也连连摆手,她自幼被重男轻女的爹娘卖进绣坊,后来凭借着自己积攒的工钱从绣坊赎身的,养大的养女还是白眼狼,她的运道也不好。
哪怕周梓桃再三强调不用在意这个,三人还是坚信不能把霉运传给她,非要请个最有福气的女性长辈来为她插簪。
于是请来了村里娘家老父母还健在、儿孙满堂又孝顺的村长夫人杜氏为正宾来为她插簪。
杜氏激动地一夜没睡,桃丫头可和村里的其他姑娘不一样,那是有大本事的,将来就算不能成事,说不定能被朝廷看上招安捞个女将军当当。
周家人能请她为正宾给桃丫头及笄礼上插簪,简直对她非常看重,她怎能不激动。
农家及笄礼很简单,就是正宾为及笄者梳头加笄,代表童真,然后除笄簪上发钗和簪子等各式首饰,代表长大成熟。
期间要拜谢两次父母即可。
没有士族子女繁杂,好多没钱买首饰的人家就用木簪木钗代替。
周梓桃当然不缺首饰,她空间里各种华丽的头面首饰都有。
不过她只拿出了大姑姑送的虫草银簪,还有家里长辈合资送的一副银头面。
至于庄心柔寄过来的一对金镶玉的发钗太过华丽,在村里戴太过招摇,便没有拿出来。
她打算简单让杜氏挽个发髻簪上银簪和发钗就可以。
谁知就在这时,一道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
“妹妹,奶,爹娘,我回来啦!”
人还未到声先到,周家人听到是周梓墨声音,连忙都迎出去。
村里人听到马蹄声也出来看热闹:
“梓墨回来啦,这是去哪啦晒这么黑?还骑着马挎着刀回来,看来有出息啦,这兄妹俩都是有本事的人啊。”
村里好多人不知道周梓墨跟随李煜当了兵,就是觉得好长时间没见过他。
谁知隔几个月再见,竟发觉他又黑又壮了不少,还骑着高头大马回来,身上穿的也是上好锦缎衣服,腰里还别着一把大刀,端是英武不凡的模样。
村里好几个小姑娘羞红了脸。
“你咋这个时候回来啦?”
周老太又是高兴又是担心,“不会是犯了错被人撵回来了吧?”
“哪能啊!”
周梓墨利落地翻身下马,“我是回来参加妹妹的及笄礼的。”
他从背后背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木匣递给周梓桃:“这是给妹妹的及笄礼。”
周梓桃打开一看,竟是一匣子蓝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闪耀动人。
“从哪来的?”
周梓桃非常喜欢,挨个摸了摸,手感光滑冰凉。
周梓墨得意地挠了挠头傻笑:“刚过完年,燕国人又不老实来犯,这次领兵的是燕国九皇子,以为带了五万兵马就能突破月华郡进关,我们大将军早有准备,不仅用瓮中捉鳖之计剿灭了他们将近三万多军,还活捉了他们的九皇子,从燕国皇室那里讹了三百万两银子和两千匹马才放人回去,活捉九皇子也有我一份功劳,所以这一匣子宝石是大将军奖励给我的。”
说到这,他又不情不愿从从包袱里掏出一个细长的小木盒抛给周梓桃:“将军给你的及笄礼。”
李煜这个书里一心扑在朝政,一辈子不婚不育的孤寡大直男竟然会给她送及笄礼?
周梓桃伸手轻松接住,然后好奇打开木盒,发现是一对各雕刻了一朵桃花的青玉发钗。
款式简单又不失雅致,让她一眼就喜欢上了,等会就用这对青玉发钗簪发。
收了人家这么贵重的礼物,周梓桃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她听说李煜喜欢她做的猪肉脯和肉酱,打算等周梓墨回营时多做一些让他带回去。
“你家将军怎么知道我及笄了?”
周梓墨懊恼地说道:“咱俩不是孪生兄妹吗,前一段时间给李将军手下一位副将过生,我无意说起自己还有半个月也该过生了,有些想念咱奶做的长寿面,李将军好像因此记得那天也是你的及笄之日,才会放我假回来顺便给你带及笄礼。”
他看到这对青玉发钗是将军闲暇时亲手雕刻的,当时他还以为将军有了心上人,谁知竟然是送给他妹妹的。
周梓墨有点怀疑将军别有居心,否则怎么会想着送手下妹妹及笄礼,但见将军一脸光风雯月样子,又不太像。
可能妹妹是将军的救命恩人,将军给救命恩人送礼也正常吧。
反正周梓墨就是这样把自己说服的,可真正拿礼物出来时还是不太情愿。
好在妹妹收到将军礼物只有疑惑没有羞怯表情,让他放心不少。
妹妹还小,他可舍不得她早早嫁出去,哪怕那人是他最崇拜的将军也不行。
周梓桃及笄礼刚结束,周梓墨就迫不及待想要进山看一看妹妹征得新兵。
“如今已经有四千余人,其中三千五百个兵士,剩余则是工匠,帮工和孤儿。”
周梓桃几乎把滞留在平阳县的流民和附近身手不错的猎户和山民都招收到谷里。
顾九楼也终于兑现承诺,把端王藏宝地和两座银铁矿位置告诉了周梓桃。
可她还是拿不到,那些都在徽州境内,如今几个藩王正在徽州瓜分端王地盘兵马,自己现在过去无异于去给各路藩王送菜。
好在那个藏宝地只有端王、死了的两个侍卫和顾九楼知道,那些藩王拿不走。
两座银铁矿也是顾九楼无意发现的,还未告知端王,那些藩王扑在兵马地盘上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
县里突然没了流民,庄县令这个一心捞钱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终于察觉出不对,便派人调查此事。
第三次招兵开始,周梓桃行事越发高调,已经不在意庄县令发觉了会如何,毕竟整个平阳县属她势力最强,与朝廷对上是早晚的事,怕这怕那也无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