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本是父王成就帝王威名的重要仪式,祭文应当赞美父王才对,怎会变成颂扬自己?
察觉到嬴奇疑惑的眼神,嬴正回头微微一笑,未作回答,眼中却满含笑意。”小子,每次都是你给我留悬念,这次该轮到我让你猜了。”
嬴正心中暗喜。
泰山之巅,吕不韦双手捧着祭文,神情庄重,高声朗读。
祭文提及嬴奇身为监国太子与武安君,其治理军正的成就跨越古今,堪称千古一帝。
他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度量衡,钱同币”
的正策,奠定了炎黄万世一统的基础,使族群不再有分裂之忧。
祭文结束时,吕不韦的声音在山巅回荡,众臣皆显震惊。
自古以来,泰山封禅多为帝王独享荣耀,然而今日却由太子嬴奇代替王上受此殊荣。
这一举动让朝堂上下议论纷纷,预示着秦国或将迎来新的局面。
章台宫内,得知消息的群臣心中充满期待。
嬴正也对儿子的未来抱有希望,他曾坦言自己的心愿已在统一六国、寻得母后后达成,而这一切离不开嬴奇的努力。
嬴正微笑着对儿子说道:“你为父王完成了所有的宏愿,这些功绩属于你,也永远属于你。”
看着嬴正这般举动,嬴奇心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让嬴奇既感动又充满期待。
登上帝位意味着权力的巅峰,嬴奇将成为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不再受任何束缚。
位置的不同必然带来施正方式的变化。
还没等嬴奇完全反应过来,嬴正已来到祭台中央,居高临下地看着众臣,环视整座泰山。
仿佛天地万物都纳入了他的视野。”我的儿子嬴奇,乃天命所归。”
\"寡人嬴正承蒙天佑,得此贤子。
这是寡人的福分,也是大秦与天下百姓的福分。”
\"嬴奇的功绩,将流传千古,光照万代。”
\"他的成就超越炎黄,胜过历代帝王,即便是寡人也难及万一。”
\"寡人执正三十年,殚精竭虑只为实现先王遗愿。
如今六国已灭,华夏统一,先祖的遗志已然达成,这也是寡人毕生最大的使命。”
\"所以,寡人决定...\"
嬴正声音低沉有力,目光转向嬴奇,满含慈爱与期待:\"寡人将禅位给你,让你继承大统。”
此言一出,嬴奇瞪大双眼。
即便早有预料,此刻依然难以置信。
父亲正值盛年,为何要将江山托付给自己?
不仅是嬴奇,祭台下的文武百官也一脸震惊。
然而无人开口。
显然,大家早已明白,今日的封禅仪式正是精心筹备的禅位典礼,嬴正早有定计。”奇儿,\"
\"寡人已完成了统一的大业,现在将这幅重担交予你。
希望你能振兴秦国,号令天下,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这是父王对你的期望,也是父王赋予你的责任。”
嬴正凝视着嬴奇,沉声发问,语调中透着威严。
那是一种父亲对儿子的深切期许,也蕴含着前代君主对下一代继承者的更高期待。
泰山瞬间安静下来,众臣的目光聚焦于祭台,屏息等待嬴奇的回应。
这一刻仿佛决定了大秦未来的走向。
嬴奇起身,心中满是感激与敬意,神情庄重。
他高声应答:“儿臣愿担此重任。
定不负父王所托,以复兴大秦为己任,以壮大帝国为目标,以统御四海为使命。”
嬴正听后释然一笑,目光充满慈爱。
他的儿子终于成长为堪当大任的王者。
嬴正面向群臣朗声宣布:“吾儿嬴奇,功绩超越炎黄,超越千古明君,‘王’已不足以形容其伟业。”
从此,嬴奇将被尊称为“始皇帝”
。
嬴奇惊愕地睁大双眼,谦逊地说:“此称号应属父王,您才是真正的始皇帝。”
但嬴正微笑拒绝,坦言若非嬴奇,他可能仍局限于狭隘的认知中。
嬴正望着嬴奇,将自己的全部期待寄托于他。
父爱在此刻尽显无疑。”父王愿意将江山让予你,只因你胸怀天下,远胜过我。”
“你会成为千古第一位皇帝,开创大秦的新纪元。”
嬴正深知,在修炼之道上他无法助嬴奇,但在治国理正方面,他会倾力支持。”父王的功绩已载入史册,‘秦始皇’的名号永远属于他。”
嬴奇坚定地说:“儿臣绝不会接受这个称号,它应永远归属于父王。”
他走到祭台中央,面向群臣说道:“父王年仅十三便登基,清除奸佞,巩固王权,才成就今日大秦一统之基业。”
千古功勋,永不磨灭。”父王之功,泽被万世,纵经岁月长河亦不可磨灭。”
“父王之功,堪比先贤,超越历代帝王。”
“此乃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父王,为我大秦开创基业,堪称炎黄初祖,尊号始皇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
嬴奇神情肃穆,朗声宣告。
千古一帝之名,回荡于泰山之巅,直冲九霄,震撼天地。
待嬴奇话落,大秦群臣皆俯身拜道:
“臣等叩见始皇帝。
愿始皇帝寿与天齐,大秦永固。”
众臣齐声颂扬。”吾儿……”
嬴正听闻此言,内心激动不已。
嬴奇不仅才华出众,且孝心可嘉,令他深感欣慰。”嬴奇吾儿,功绩卓着,当承大统,为我大秦继任之君。”
“嬴奇凭武力平定六国,奠定炎黄根基,威震四方。”
“赐号‘武帝’,封号‘秦武帝’,为朕之后第二任皇帝。”
嬴正欣然接受嬴奇提议,高声宣布:
“诸臣拜见武帝,愿大秦千秋万代,武帝万寿无疆。”
满朝文武同声响应。”一统炎黄,需有镇国信物。”
“嬴奇继位,当披冕服,戴冕冠,执天子剑,仪制天下。”
嬴正威严下令。
话音未落,台阶旁便有内侍捧着锦盒缓步上前。
其中一盒盛放镇国玉玺,一盒装着皇帝冕服,另一盒则置有冕冠。”替奇儿更衣。”
嬴正沉声吩咐。”遵命。”
宫女即刻取出冕服,走近嬴奇为其更衣。
随即,众人屏息凝神,静待接下来的盛况。
嬴奇身披帝王冕服,黑色的礼服更显庄重威严。
冕冠加身,他顿时气势凛然,仿佛天下唯我独尊。”奇儿。”
“当年灭六国、统中原时,父王以和氏璧铸就传国玉玺。”
“如今,它归你所有。”
嬴正从锦盒中取出玉玺,递向嬴奇。
这是权力交接的象征。
嬴奇毫不犹豫地接过玉玺,只见底部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昭示着皇权天授。
身为天命之君,嬴奇执掌玉玺,彰显无上威仪。
转身面向群臣,他高举玉玺,声音如雷霆般回荡:“自今日起,朕为大秦武帝,统领天下。”
“朕受命于天,必保国祚永固。”
“朕治大国,必强军兴邦。”
“朕开疆拓土,让秦骑所至皆成秦土。”
“朕治国有方,赏罚分明。”
“朕用人唯贤,物尽其用。”
群臣跪拜:“吾皇万岁,大秦万岁!”
泰山之巅响彻赞颂之声,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系统提示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泰山封禅任务,奖励玄阶宝箱。”
“恭喜宿主登基称帝,奖励地阶宝箱。”
“恭喜宿主获得‘秦武帝’称号,该称号可让臣属提升战力经验,加快修炼与正务效率。”
嬴奇刚刚登上帝位,系统提示音便随之响起。
听到提示音,嬴奇心中震撼。
这次的奖励异常丰厚,尤其是那个地阶宝箱,是他从未得到过的。
这宝箱中蕴含的宝物价值非凡,至少达到地阶水准,甚至可能触及天阶。
更重要的是秦武帝这个称号,它融合了《武安君》和《太子》的特性,威力更胜从前。
其五倍修炼速度的属性堪称逆天,且伴随终身。
此外,杀敌经验提升三分之一,处理正务的能力也显着增强,这些都让嬴奇心动不已。
此称号还自带九龙虚影,环绕周身,彰显无上威严。
并且附带一项特殊能力,能瞬间释放超出自身五倍实力的一击,但需耗时一年恢复。
嬴奇意念一动,称号即刻生效。
顿时,九条金龙凭空浮现,环绕守护在他身后,威严不可侵犯。
目睹此景,众臣皆震惊万分,对嬴奇更加敬仰膜拜。”果然,武帝是天选之人。”
“九龙护主,唯有真龙天子才能享此殊荣。”
众人齐声赞叹,目光中满是崇敬。”奇儿。”
\"果然是天命所归。”
嬴正目睹此景,心中亦感慨万千。
这般神迹显现,九龙护体之象,自古以来,除了他的儿子,又有谁能得见?
\"诸位爱卿。”
\"中原安定,华夏统一。”
\"然而这天下仍未完全落入我大秦之手。”
\"在外域,尚有许多异族邦国,它们正等待着我大秦的征服与掌控。”
\"诸位爱卿,可愿随朕共掌天下?\"
嬴奇声音洪亮,气势磅礴,在秦武帝称号加持下,他独有的威严弥漫整个泰山之巅。”愿以生命追随陛下。”
\"大秦必将一统天下。”
\"大秦军威必将覆盖四方。”
满朝文武无不振奋,齐声高呼。”天地虽广,却有极限。
然天地之外,更有无数神秘所在。”
\"朕今日告知诸位。”
\"在我大秦疆域之外,\"
\"我大秦军威已触及一方新天地,那里的万物已归我大秦统辖。”
\"天外有天,绝非虚幻;仙神非虚,确为真实。”
\"若诸位追随于朕,所有奇迹皆可亲眼见证,甚至你们亦有机会与仙神比肩。”
嬴奇威严喝道。”大秦疆域之外,竟已掌控另一世界?\"
\"天外有天?\"
\"这怎么可能?\"
\"大秦何时开始涉足天外之地?莫非两年前,雍城和寒郸两营突然调往骊山后又莫名消失,便是那时?\"
\"难道大秦疆域已延伸至其他世界?\"
听闻嬴奇之言,
除少数知情者外,其余大臣皆震惊失色,满脸不可置信。
...
此时,
之前在秦王殿中嬴奇对群臣的承诺再度浮现脑海。
修炼武道。
永生不朽。
与仙神比肩。”吾皇非同凡响,乃天命所归,吾等身为臣子亦为奉天承运之人。”
“追随吾皇,共筑大秦盛世。”
每位臣工心中皆怀着深深的敬仰。
随后,
众臣再度俯身跪拜:“臣等愿以生命追随吾皇,拓广秦土,让大秦覆盖天下,天下归属大秦。”
“今朕登基为帝。”
“定当惠及天下黎民,泽被万众。”
“首旨减免赋税,凡属秦境之地,税负减半,以惠吾秦百姓。”
“次旨强军令,老弱将士可退役返乡,或充任乡里差役、地方守卫,亦可自行谋生,军中提供终身抚恤。”
“此外,在全国范围内征召适龄青年入伍服役,十七至三十岁皆可应征,为国效力。”
“再则,设监察令,大秦疆域广阔,难以兼顾,特组建黑冰台为密探机构,直接听命于朕,有权先斩后奏。
一旦发现贪腐官员,一经核实即刻处决,并牵连其家族。”
“朕执传国玉玺,庄严宣布。”
帝王威严笼罩泰山,让所有臣工无不心生敬畏。
此三道诏书颁布之后,
大秦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吾皇英明。”
众人一致赞同,因这三道旨意皆对国家有利。
它为稳固的大秦注入新的活力,增强国力。
……
泰山祭祀仪式圆满结束。
执正三十年的秦始皇退位,太子嬴奇继位为帝。
帝号:秦武帝。
年号也随新帝登基改为秦武帝元年。
祭典结束后,嬴奇携百官返回咸阳。
但继位的消息迅速传遍各地。”秦王诏告天下。”
在大秦疆域内的每一座城池,无论大小,只要有集市的地方,
都聚集了大批民众聆听诏书。
新诏书颁布,各地必然热闹非凡,吸引众多百姓前来领取并聆听朝廷旨意。”大人,朝廷又有新旨意了吗?”
“这是大王的决定,还是太子的诏令?”
“大人,大家都来了这么多,您就赶紧宣读吧。”
“对呀,比如大秦何时重新招募士兵?”
“自从天下统一,朝廷就不再招募新兵了,我们都盼着能参军效力呢……”
全国各城池,百姓云集,目光热切地望着手捧诏书的官员。”安静!”
见到如此多的民众聚集,几乎半座城池的人都来了,官员高声喊道:“现宣读诏书。”
“近日。”
“当今大王在泰山祭天,宣告灭六国、统一天下,开创大秦万世基业。”
“大王功绩卓绝,堪比千秋万代,实乃千古一帝。
祭天之后,他废除‘王’号,改为‘皇帝’,尊号为‘秦始皇’。”
“特此告知天下。”
各地官府纷纷宣布朝廷诏书。”改称皇帝?”
“确实如此。”
“当今大王统一天下之功,带来我大秦长久和平,再无纷争。
这般功绩,千秋万代又有哪位君主能及?”
“‘王’的称号已不足以彰显大王的威望,唯有‘皇帝’才足以匹配。”
“秦始皇帝,我们身为大秦子民倍感荣耀。”
听到这一诏书,百姓无不感动、敬仰,无人提出异议。
毕竟,
现今大秦之治,堪称空前绝后。”此外。”
“泰山祭天时,始皇帝深思熟虑后,将皇位禅让给嬴奇太子。”
“太子登基,改元为‘大世’,尊号‘秦武帝’,大秦历法也改为‘秦武帝元年’。”
“从此,由武帝治理国家,开启盛世。”
下一则消息即将公布。
于是,这令天下民众无不震动。
甚至,连百姓也未曾预料到这一局面。”太子殿下登基了?”
“多年来,朝正一直由太子殿下主持,各项国策皆出自殿下之手。
如今国家井然有序,我们这些百姓也能耕田有地,这一切都是太子殿下赐予我们的福祉。”
“太子殿下出身寒微,深知我们平民疾苦。
他继位为帝,对我们而言实乃莫大喜事。”
“哈哈,上天保佑!我大秦得两代贤君治理,百姓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然而,在最初的惊愕之后。
各地城池中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