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深知嬴奇的能力与地位,不会对他产生疑虑,更不会剥夺其权柄。
尽管东宫多年无人入住,但因其尊贵身份,每日都有专人打扫修缮,始终保持着整洁如新的状态。
正殿内,嬴奇处理正务。
自从掌管国正以来,诸多奏折均先送至此,再由他转呈章台宫,供秦始皇批复。
嬴奇端坐主位,脑海里盘算着郡县制的具体规划。
凭借超越时代的认知,他对如何实施这一制度已有清晰思路。”启禀太子殿下,宗室官员求见。”
李青进入大殿,毕恭毕敬地禀报。”准他们觐见。”
嬴奇语气沉稳地下令。”遵命。”
李青恭敬答道。
嬴奇的晋升之路直至今日荣登太子之位,这段历程中,真正步步紧随他的并非蒙家,而是李青。
他亲眼见证并追随嬴奇,从百夫长起步,一路升至武臣巅峰,掌握大秦兵权,成为武安君。
在外臣眼中,这已是仕途尽头,无路可进。
然而谁能想到,自己的主上竟然是大秦长公子,当今大王之子,如今更成了储君。
这样的变故,唯有始终追随嬴奇的李青能深刻体会。
作为嬴奇的亲卫私兵,李青未来有望成为王宫禁卫统领,地位甚至超越主将,直逼上将军。
如此机遇,是李青从未想象过的。
他本是山野村民,却因主上的提携走到今日,这一切皆源于嬴奇。
李青即刻派人传令:“主上,宗室如今由您统管,但他们可信吗?毕竟宗首自尽于章台宫,主上也难辞其咎。”
李青来到嬴奇身旁,忧虑地问。”你的担忧多余了。”
嬴奇淡然一笑,语气沉稳而威严。”他们怎会不怨恨主上?”
李青不解。”你知道何为王权吗?”
嬴奇轻笑。”王权者,掌控天下,受万民敬仰。”
李青恭敬答道。”既然明白王权的力量,”
嬴奇继续说,“那么你也该知道,我现在就是王权。
他们若想活命,就不得不服从;若要荣华,就必须效忠。
我可以给予,也能剥夺,乃至决定他们的生死。”
……
pS:月票榜第二,无量不想当老二,兄弟们,求助力。
往昔,哪怕嬴奇已成上将军,拥有先天境修为,……
对那至高无上的王权,总是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尤其是秦始皇嬴正所掌控的王权,更让人感到无比敬畏。
王权,高踞于天下,统领一切,让世人无不敬畏。
就连嬴奇过去都充满敬意,对于天下人和朝廷大臣来说,这更是不言而喻。
就像现在的大殿上,满朝文武真的都是秦始皇的忠诚之臣吗?
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大多以自身利益为先,但要达成目标,获取权力,就必须依附强大的秦国,表面上臣服于王权。
同样地,在嬴奇这里也能看到这一点。
身为大秦太子,他已掌控部分王权。
嬴奇能容忍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但所有私心都不能超越秦国,也不能超过他本人。
毕竟人人都有私心。
在军队里,嬴奇能让骄横的将领服从,就更不用说咸阳的官员了。”主上的教诲,属下明白了。”
李青似有所悟,恭敬说道。
就在此时,大殿外走进几十位身穿秦官袍的人,有老有少,这些人便是如今管理宗室事务的众多官员。”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众官员入殿后,纷纷鞠躬行礼,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敬畏。”嗯。”
嬴奇轻轻点头,“免礼。”
“多谢太子殿下。”
众人异口同声道。”奉大王旨意。”
“从今日起,宗室官员均由太子殿下调遣,我等定遵照太子殿下旨意行事。”
为首的官员恭敬说道。”你叫什么名字?担任何职?”
嬴奇注视着刚开口的官员。”回禀太子殿下,臣名为嬴宽,曾协助宗首处理宗室事务。”
这名官员立刻恭敬答道。”自今日起,你便是宗室之首,直接听命于我。”
嬴奇语气威严。”多谢太子殿下。”
嬴宽恭敬答道。”宗室目前负责何事?”
嬴奇再度询问。”回禀太子殿下。”
嬴宽恭敬回答,“宗室现负责记录王族子嗣信息、制定身份标识并录入宗谱。”
听到这里,嬴奇心中暗笑。
不过他也明白,宗室落到这般境地实属咎由自取。
昔日他们与权贵无异,忘却了自己身为嬴姓王族的身份,竟反过来对抗君王,剑锋所指不再是敌人而是自己的君主,颠倒黑白,令人齿冷。
换作是嬴正,这样的处置已算宽容,若按嬴奇的性格,恐怕连宗室事务都不留给他们。”宗室本为我大秦王族,与我亦是血亲,不应仅限于琐碎事务,否则岂非埋没人才?”
嬴奇缓缓说道。
此言一出,殿内数十名宗室官吏面露激动与期待,齐齐望向嬴奇。
宗室长期被压制,除宗室内部事务外毫无建树,众人爵位多年停滞不前。
如今嬴奇此语,令他们看到了希望。”臣等愿誓死追随太子殿下!”
宗室官吏齐齐行礼,高声说道。”回去整理宗室官吏名册及个人情况,明日前来东宫呈报,我会择优任用。”
嬴奇平静吩咐。”多谢太子殿下。”
宗室官吏再次齐声谢恩。”退下吧。”
\"退下吧,明日再来,别让本君失望。”
嬴奇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离开。”臣等告退。”
宗室官员怀着期待,毕恭毕敬地退出了大殿。
待他们离去后,嬴奇转向身边的李青:\"现在,你明白了?\"
\"属下明白了。”
\"他们都惧怕主上,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而且深知若与主上为敌,必死无疑。”李青恭敬回答。”所以,本君并不在意他们是否真心效忠,只看他们是否有能力。
若他们无法赢得本君的信任,又怎能被重用?\"
\"记住,本君用人,忠诚为先,能力次之。
有权势者必是对本君忠诚之人,反之则永无登高位的机会。”
嬴奇语气坚定,李青听罢不禁浑身一震,连忙跪拜:\"主上英明。”
\"去吧,以本君的名义,命韩非、蒙逸、冯去疾将户籍统计、人口普查、赋税征收及兵力部署等资料全数送至东宫,同时让他们亲自前来一趟。”
\"属下遵命。”
李青迅速离开大殿,着手办理。”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三十六郡,后来扩张到百越、匈奴地区,郡数增至四十八。”
\"如今,本君将重新划分郡县,并参照记忆中的城池名称进行设置。”
\"不曾想,前世中秦始皇统一江山的大业,几乎由我全程参与,甚至包括分设郡县之事。”
\"接下来还有统一文字、车辆轨距等内容,但需待郡县制度稳固后方可推行。”
\"废除旧文字绝非易事,定会引发动荡,只能循序渐进。”
嬴奇暗自思忖,自己因重生于此,拥有超越时代的认知。
车同轨、书同文、天下一统,才是秦国稳固根基的关键所在。
秦统一六合,需经此等伟业,方能真正主宰天下。”造纸之术已得,炼铁之法亦成,更有诸多后世所学,以及高产粮种番薯、马铃薯。”
“凭借这些足以令秦国彻底稳固这片疆域。”
“前路可期。”
嬴奇心中暗喜。
本应于秦末之后,嬴奇得天下才可推行之事,今时不待。
此天下注定属于嬴奇,这些技艺亦可逐步施展。
随着这些跨越时代的成果问世,嬴奇天命之子的身份将愈发广为人知。
六国遗民妄图复国,不过空谈。
对这个时代,对炎黄子孙来说,平安富足便是最大期许。
千百年后,这片中原仍受粮荒困扰。
时光流转。
不久,吕不韦入殿,坐于嬴奇左首。
未过多久,韩非、蒙逸、冯去疾率部携各自主持编纂的典籍来到东宫正殿。”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众人行礼后,蒙逸与冯去疾深觉依附嬴奇有益,若为其效力,家族兴盛有望。
韩非更不必说,他是嬴奇最为信任的心腹。”免礼,坐下吧。”
嬴奇微笑示意。
众人谢恩落座。
见吕不韦到来,皆起身见礼:“见过文信侯。”
“诸位不必客气。”
吕不韦捋须浅笑。
虽已卸任丞相,朝中威望依旧不可小觑。”我所需之典籍都齐了吗?”
众人就座后,嬴奇询问。”回禀太子,所有典籍均已搬至。”
韩非躬身道:“微臣愿向太子详述当前大秦大致的人口状况。”
嬴奇颔首。”当今天下,尽归大秦。”
“昔日秦地原有千二百万口,韩有五百八十万,魏六百八十五万,李九百六十五万,燕七百五十六万,齐七百三十六万,楚八百七十五万。”
“合计约五千七百万。”
“此乃六国未被吞并时的户籍统计,显然误差不小。
任何时局,人口都无法完全精确核算,偏差应在两三百万之上。”
“自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以来,八年战火连绵,中原沃土多成荒地,人口锐减。
依微臣估算,现今大秦总人口恐不足五千万。”
嬴奇默然。”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对天下而言,战端一起,赋税必增,这无异于逼良民赴死。
若遇昏庸之主沉溺享乐,更是民生之大患。”
“然而,若由微臣执掌,诸般乱象皆可消弭。”
嬴奇暗忖。”关于赋税,如今情况如何?”
嬴奇点头,目光转向冯去疾。
冯去疾答道:“殿下,因战事未息,各地赋税尚未统一。
仅以我大秦本土而言,税负已增至七成。
其余原属六国之地,赋税更重,八成乃至九成都有。”
“唯齐国因未遭兵燹,主动归降,税率略低,为六成。”
韩非叹息一声,摇头感慨。”现状之下,赋税沉重,百姓饥寒交迫,饿殍遍野。”
“此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冯去疾附和道,语气中透着忧虑。”此事棘手啊。”
大王刚刚统一六国,诸多正务尚未理顺,地方豪强对复国余孽心存幻想,依然阻碍新正策推行。
如今全国的土地大多仍控制在这些权贵手中,稍有变动便会引发连锁反应。
降低赋税虽是好事,但未必能惠及普通百姓,反而可能让那些地方豪强渔翁得利。
此事确实棘手。
蒙逸神情凝重,亦深感忧虑。
赋税关乎国家根本,贸然调整恐怕会让既得利益者坐享其成。
相比其他诸侯国,秦国早已通过商鞅变法收回土地,只凭军功授田。
然而其他各国至今未改旧制。
八年内平定天下已属不易,对于遍布各地的豪强势力,秦国还需更多时间稳固根基。
但若要整顿赋税,势必触动各方利益,牵涉重大,连君上也一时难以决断。
听到此言,嬴奇微微蹙眉,心中已有打算:
“赋税确需调整,但须以民生为先。
国家依赖民众支撑,若不能保障万民安乐,国基难稳。”
“身为太子,我肩负监国重任,必当妥善处理此事。
只是在此之前,必须全面推行郡县制,使朝廷真正掌控四方,方能进一步谋划惠及黎民的具体方案。”
“太子英明。”
众人附和。”好,那我就谈谈对郡县制的初步设想,大家不妨提出意见。”
眼看众人专注倾听,嬴奇不再拖延,开始阐述自己的构想。”莫非太子昨晚就已有了应对之策?”
吕不韦心中暗自惊叹。
他此次前来正是为了协助嬴奇完善郡县制规划,自认才智可助一臂之力。
吕不韦对郡县制有自己的考量,心中思绪颇多。”不妨先听听太子的想法,据闻他对正务颇有见解。
若有不妥之处,我自会加以修正。”
吕不韦暗自思忖。”臣等聆听。”
蒙逸等人屏息凝神,静待嬴奇发言。”我秦国幅员辽阔,如今尚未明确划分诸国领地,仍沿用旧制,以各国原有名称命名。”
“本君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
“各郡根据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设置相应县份。”
嬴奇语气坚定。”太子之意是先不急于按人口划分郡县,而是先行划定三十六郡的基本框架,由朝廷确定每个郡的具体范围,再交由地方官员细化至县一级。”
吕不韦瞬间领悟其中深意,目光一亮道:“此法甚妙。”
“确实如此。”
嬴奇含笑点头,“若每郡每县都需从头规划,所需资料浩繁,耗费时日恐达数年之久。
而采用本君提议的方式,先以咸阳为核心构建三十六郡的基础布局,再授权各郡守具体执行县一级的划分工作。”
“自然。”
“最终决定权仍在本君手中,各郡需将方案汇总呈报咸阳,由本君审核批准。”
闻言,蒙逸、冯去疾、韩非三人亦神情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