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李奇的命令时,众人无不震惊。
这些猛兽难以驾驭,即便用于作战也有隐患,若是失控冲入己方阵营,后果不堪设想。”收服它们,组建一支由我亲自统领的最强骑兵,必成天下无双。”
李奇语气坚定地说。
随即。
他厉声下令:“血虎!”
“以你的力量,镇服这些野兽。”
血虎领命后,昂首阔步走向营中。
看着铁笼内咆哮的猛虎,血虎眼中闪过兴奋之色。
这是它首次见到如此多的同类。
不过,论血脉纯度,这些猛虎远不及血虎,毕竟后者继承了神兽的血脉。
血虎傲然环视这些挣扎嘶吼的猛虎,随后仰首长啸。
一声震天动地的虎吼划破长空,令人心悸胆寒。
在这一声巨吼之下,原本狂躁的猛虎群瞬间显露出源自血脉的畏惧,趴伏于笼中,瑟瑟发抖,再无半分凶悍。
它们闻声识主,望着血虎,心中满是敬畏,仿佛认定了它是自己的领袖。
目睹此景,众将士皆目瞪口呆。
这些桀骜难驯的猛兽竟在血虎面前俯首帖耳。”上将军的坐骑果然是兽中霸主。”
“果然名不虚传。”
“原来如此,用血虎威慑这些猛兽,便可降伏,我们便能组建独一无二的猛兽骑兵。”
屠睢三人对视一眼,皆露喜色。
至此,他们完全明白为何李奇要下令抓捕这些猛兽。
若这支骑兵建成,定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即便李国当年引以为傲的胡服骑射,在这支猛兽大军面前亦会土崩瓦解。
毕竟,猛虎的威势与咆哮足以让战马生畏。”果然神兽血脉与众不同,对同类天生就具备强大的压制力。”
李奇见状暗自微笑,随后问道:“全都臣服了吗?”
李奇与血虎交流。”主人。”
“我已经收服了这些小家伙,它们都承认我是它们的首领,绝不会再有异心。”
血虎的声音在李奇耳畔清晰传来。”很好。”
李奇微微颔首。
随即对李雄说道:“把所有的铁笼都打开吧。”
“上将军,”
李雄有些担忧,“这些野性难驯,若是放出来,您的坐骑能控制住它们吗?”
近三千头猛虎一旦散开,在寒郸造成的破坏不亚于数万大军的侵袭。”放!”
李奇沉声下令。”遵命。”
李雄不敢迟疑,立刻着手安排。
片刻后,众多锐士怀着忐忑和敬畏之心打开铁笼。
猛虎出笼,并未如李雄预料般狂暴,而是乖乖走出,纷纷向血虎靠近。
接着,每只猛虎都伏在地上,向血虎示尊。
不久,数千头猛虎悉数现身,整齐地俯首于血虎之前,仿佛在朝拜王者。
此景震撼无比,大营中的将领和锐士无不震惊。”告诉它们,”
李奇威严地说,“从此它们就留在这儿,成为我大秦锐士的坐骑。”
“吼!”
血虎立即咆哮一声,群虎低首更甚,不敢违抗。”章寒。”
李奇转头看向他。”末将在!”
章寒立刻回应。”从你的骑兵中选出三千最勇猛、最精锐者,与这些猛虎共同训练,这支队伍从此称为猛虎军。”
“它将是本将麾下最强的骑兵,无坚不摧的力量。”
李奇眼中闪过期待之色。
猛虎军出击,无论敌人的骑术多么高强,都将遭遇克星。”末将定不负上将军所望。”
章寒郑重承诺,语气中满是振奋。
屠睢和任嚣也不禁投来羡慕的目光。
威名赫赫的必胜骑兵在章寒麾下逐渐成军。
这支骑兵一旦出击,必定惊世骇俗。”血虎,你就在此地好好镇住那些家伙。”
李奇对血虎叮嘱了一句。
随即转身对李雄说道:“走,去瞧瞧那些飞禽。”
“请上将军随我来。”
李雄立刻上前领路。
片刻之后,
他们来到大营后方。
同样是铁笼,但比关猛虎的笼子小得多,里面的飞禽也显得温顺不少。
大约有数百只飞禽。
显然捕捉这些飞禽耗费了不少精力。
比起对付猛虎,捕捉飞禽更加艰难,毕竟它们会飞。
看着这些飞禽,李奇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这个时代还算不错,环境未遭破坏,飞禽猛兽都很多。”
“金雕、猎隼,这两种是鹰类,飞得极高,速度比鸽子快,且擅长警戒,既能传递消息,也能侦察战场。”
“野生鸽子可用作普通通信,这在后世几百年才被发现的工具。”
“只是为何还抓了这么多麻雀?”
“不过眼下这些鹰和鸽子的数量已足够。”
李奇快速扫视一遍,将所有飞禽尽收眼底。”所有人退至三十丈外,未经本将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李奇向部将们下令。
随后走向猎隼和金雕。
驯服猛虎有血虎这个天然的威慑力,李奇无需操心,但驯服这些飞禽需要他亲自出手。
自己副职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众将不敢迟疑,纷纷退开。
李奇走到一只猎隼前,虽说它是飞禽,却也是食肉动物,透着一股凶狠,见李奇靠近,一双冷锐的眼睛紧紧盯着他,似在防范。
李奇神色从容,心中毫无慌乱。”驯兽之术。”
他凝视面前的猎隼,心念微动,一抹金光自其周身浮现,缓缓流向猎隼。
刹那之间,原本对李奇充满敌意的猎隼变得温顺乖巧,竟似完全臣服于他。
此时此刻,李奇仿佛掌控了猎隼的生死,与它缔结了一种无形的契约。
更令李奇震撼的是,他发现自己可以通过猎隼的眼睛观察世界,就如同自己的视线延伸到了它的身上。
这意味着,若猎隼翱翔高空侦察敌情,他的目光亦能随之远眺天际。
对于统兵一方的人来说,这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对敌人而言,却无异于一场灾难,因世间再无人能具备这般手段,借助飞禽探查动静。”此法甚好。”
“当初选择驯兽为辅业,果然明智。”
李奇暗自欣喜。
接着,他再次启动驯兽技能,专注于眼前的飞禽。
驯服过程顺利无比,但消耗的不是体力,而是他的精神力。
半个时辰过去,两百余只飞禽已被李奇驯服,他也感到些许疲惫,至少需休整一日才能恢复精神。”过来吧。”
李奇向众将招手说道。”上将军。”
众将齐齐行礼。”打开那些笼子。”
李奇沉声下令,“我已经驯服了其中可用的飞禽。”
“遵命。”
众将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李奇。
这份力量,怕是只有主上才能拥有。”接下来。”
“我便能借助这些驯服的飞禽构建自己的情报网了。”
“想来顿弱那边也不会辜负期望。”
李奇心中默默想着。
数日后,龙台宫中。”属下叩见主上。”
顿弱毕恭毕敬地行礼。”进展如何?”
李奇目光炯炯地问。
许久过去,暗影的发展想必没让那位失望。
以顿弱的能力,暗影如今应已羽翼丰满。”属下绝不敢辜负主上的信任。”
“暗影现已壮大,如今已悄然渗透至各国之间。”
“在此过程中,暗影不断扩展,如今成员已超八千。”
顿弱汇报着当前状况。”看来我的选择没错。”
听罢顿弱所言,李奇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于刺客组织的发展,李奇并不擅长。
但他明白,各司其职方能成事,重要的是忠诚。”上将军。”
“只需再给属下三年,属下必能让暗影遍布天下,掌控所有动态于股掌之中。”
顿弱充满信心地说。”你的修为进展如何?”
李奇笑着问顿弱。”多谢主上关怀。”
“属下已达后天六重境。”
顿弱激动回应。
踏入武道之后,顿弱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力量。
现在的自己,若要行刺,顿弱相信无人能幸免,唯独主上除外。”今日唤你前来,一是了解暗影现状,二是赐予你一张王牌,将分散各地的暗影整合成一张坚不可摧的情报网络……”
——老友,求关注,万分感谢,此乃本人原创,非代笔所得。
时光飞逝。
三月转瞬即过。
函谷军营。”父亲。”
“不知为何急召儿等前来?”
王奔、李信等人进入王简营帐,疑惑地询问。”看看这个。”
王简未多言,直接将一份密函递给王奔等人。
王奔接过,只见上面写道:“王简上将军,灭魏良机已现,请您率军东进攻魏,夺取安邑,我会自李地出击,突破魏边境,直逼大梁。”
“父亲。”
“这是李奇上将军发来的密函?”
王奔问。
(pS:兄弟们,多多支持,感激不尽,纯原创,非代写。
)
“恩。”
“正是李奇。”
王简点头回应。”李奇上将军打算出兵灭魏,直接命令父亲出征,但似乎尚未得到大王批准。”
李信惊讶地道。”这是大王的密诏。”
王简淡然一笑,随后从怀中取出另一份密诏。
众人一瞧:
“三晋之中韩、李已灭,灭魏大局已定。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从李地传回咸阳需要时间。”
“因此,寡人将灭魏的决策权交由李奇掌握。
若他告知上将军,你需听从他的调度,协助灭魏。”
密诏言简意赅,但核心在于一点:灭魏之战的主导权完全交付给了李奇,同时要求王简及函谷大营遵从其指挥。”大王竟对李奇上将军如此信赖。”
“无需向咸阳汇报战况,灭魏之战全权交由李奇上将军决断。”
“这份殊荣、这种信任,在我秦国史无前例。”
看到这份密诏,王奔、李信等将领皆感震撼。
此密诏透露出嬴正对李奇的高度信任与特殊优待。
这几乎赋予了李奇统领两大营六十万大军的权力。”大王目光深远,雄才伟略,他绝不会看走眼。”
“况且李奇的能力确实超出我的预料。”
“有他负责灭魏事务,我秦国定能稳固三晋。”
王简微微一笑,内心毫无芥蒂。
虽然让年轻的李奇来领导自己可能会引发一些非议,但王简忠于秦廷,忠于嬴正,自然不会违背王诏。
此外,在灭李之战中,若非李奇出手劝降李牧,他与桓漪即便获胜也将付出惨重代价,锐士损失殆尽。
所以王简和桓漪都欠李奇一份人情。”好了。”
“李奇已有讯息传来。”
“我们自然不能违背他的意愿。”
“传本将令。”
“兵出函谷,攻伐魏国。”
“务必把魏无忌及其所有魏军引至我边境地带。”
王简沉声说道:“如此布局,李奇出兵便能更顺利。”
“遵命!”
王奔、李信等人齐声领命,随即退下筹备军务。”李奇年纪轻轻便受重用,实属难得。”
“他日,李奇定会成为我大秦又一位武安君,甚至可能超越前人。”
“只是……”
王简轻叹,“年轻人难免意气风发。
日后我大秦一统,诸公子间必有纷争。
希望李奇能明辨形势,莫要卷入其中,否则恐生变故。”
……
魏国,大梁。
朝堂内气氛凝重,魏王假端坐其上,眉头紧锁。
自李、韩两国相继败于秦之后,他便终日惶恐不安。
尤其当魏国使者从咸阳无功而返,齐、楚、燕三国亦未能劝阻秦军停战时,他更觉秦廷随时可能挥师东进。
对此,他毫无对策,只能日日祈祷战祸延后或避过自身。”信陵君现在何处?”
魏王假猛然惊醒,向群臣询问。”启禀大王,信陵君正在西境戍守,抵御秦军。”
“请大王不必担忧,有信陵君在,魏国无忧。
当年秦军屡次犯境,皆在其手中折戟。”
“况且,秦国也不敢轻易冒犯,若有动作,齐、楚、燕三国必不会袖手旁观。”
丞相出列宽慰道:“大王尽可放心,信陵君乃国之栋梁。”
“爱卿所言极是,可寡人心中始终不安。
昔日三晋同根,共历数百年,如今仅余魏国独存,其余皆为秦吞,足见其势不可挡。”
魏王假满脸忧虑:“若秦攻我魏,我魏当真能抗否?”
君王惧秦,臣僚亦随之动摇。
在这种惶恐氛围里,大臣们或许早已谋划后路。
在这权力场中,虽有忠臣,但多数皆为自身利益所系,一旦危急,难保不弃主而逃,韩、李便是前车之鉴。
魏相挺身而出:“请大王安心,魏必不惧秦。”
话未落音,急报至。”秦军已动,函谷大营倾巢而出,王简领兵,直逼魏境。”
魏王假闻此噩耗,面色惨白。”信陵君能否守边?”
报信士卒回复:“秦军势猛,已破数城,然信陵君于安邑驻扎大军,命臣转告大王莫忧,其已有万全之策,只需遣使向齐、楚、燕三国求援。”
魏王假闻言大急:“速派使者!”
魏相从容答曰:“臣早有部署,秦若有变,使臣即刻出发。”
“王简乃秦国宿将,麾下函谷大营正是当年攻破李国的主力,信陵君能抵挡得住吗?”
“此外,王简发兵,李地的李奇会不会随之起兵?我魏国与李国边境相连,无坚城可守,如何抵御李奇?”
魏王假满是惊惧地道。”大王,”
魏相开口,“信陵君已妥善布置所有防务。
西境由信陵君亲自率军对抗王简;北境则交由庞雄将军负责,他是昔日上将军庞涓之后,出身我魏 ** 武世家,备受信陵君信赖,定能独当一面。”
“恳请大王信任信陵君,也信任我魏国将士。”
望着满心惶恐的魏王,魏相只能尽力安抚,却也无计可施。
悠悠岁月长河中,魏国也曾称霸一方,即便未改革的秦国亦非其敌手,河西之地一度归属魏国,却是秦人心头大恨。
然而时光流转,自商鞅变法后,形势逆转。
河西失而复得,魏国自此日渐衰落,更令人嗤笑的是,魏国境内虽孕育众多英才,却一一将其驱逐,终成他国栋梁。
时至今日,这人口达七百万的大国,除了信陵君魏无忌,竟再无可用之才。
若非魏无忌支撑,魏国恐怕早已覆灭。
往昔人才荟萃之地,如今却无将无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寡人信他。”
“寡人信信陵君。”
魏王假攥紧拳头,高声说道,可眉宇间依然难掩恐惧。
显而易见,他已被深深的恐惧束缚,难以解脱。”唉!”
“若大王能振作精神,振奋我军士气,也不至于如此。”
魏相环顾朝堂上的萎靡之态,心中徒增无奈。
如今的魏国……
边境地带,已陷入重重困境,唯有寻求齐、楚、燕三国支援,才有望扭转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