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李奇敬呈大王:臣镇守韩国时,已预见大王日后必将对李国用兵。
李国胡服骑射堪称天下无双,我秦军骑兵虽勇,却稍逊一筹。
故臣日夜思索,决意改良军中骑射之术,以期将来能压制李国铁骑。
经过数月努力,臣终创大秦专属骑射之法。
特制两件骑兵至宝,装备后秦军战力倍增,五万精骑已在寒郸试用,驾驭战马如臂使指,骑射自如,战力至少提升五倍。
即便李国骑兵亦难匹敌。
今特献此至宝,助大王壮大秦军,早日实现一统天下之宏愿。
蒙逸与辛胜见此密报,震惊不已。
二人互视,难以置信地询问:“此言当真?”
李国骑射之道乃多年磨砺而成,秦王早年仿效未果,此事一直令其耿耿于怀。
而今李奇声称独创宝物,竟能让秦军轻松掌握骑射技艺,实在匪夷所思。
然李奇素来功绩卓着,又岂会虚言?嬴正闻讯,立即散朝,亲赴禁卫营验证。
李奇密报出自其手,必为实情。
若此法成真,秦军将超越李国,成为天下无敌的存在。
嬴正平静开口,言语间透着对李奇的信赖。”大王。”
“若真如李奇上将军所言,得此两宝,我大秦骑兵必能横扫天下,对我军战力亦是极大提升。”
蒙逸兴奋说道。”不知此宝有无图纸?禁卫营中有铁匠,若易制,臣可即刻命人打造。”
辛胜谦恭回应。”这正是孤来禁卫营之意。”
“这是图纸。”
嬴正微笑递过另一份密报,乃李奇所绘至宝之图。
图纸仅有两幅:一为马鞍,一为马镫。
辛胜接过细看,瞬间了然。”大王,此图甚简,一个时辰内即可制成。”
辛胜恭敬答道。”速去。”
“孤欲一观李奇所创之宝是否真如传闻般神妙。”
嬴正沉声下令。”诺。”
辛胜随即离去。”蒙逸,若此事属实,我大秦将有何变化?”
嬴正看向蒙逸问道。”国力骤升。”
“敌对北境诸国更无阻碍,骑兵威力足以破敌。”
蒙逸脱口而出。”不错。”
“若试制成功,便应立即推广全军,增强骑兵实力。
这也是孤留你在此的缘由,你身为代理卫尉,负责军中器械,若成,即刻部署全军。”
嬴正语气温然。”臣领旨。”
蒙逸郑重点头。”此事若成,便是大功一件,你也可正式出任卫尉,位列九卿。”
嬴正微露笑意。”臣定不负大王期望。”
蒙逸神色振奋,俯身一拜。
不久,一个时辰已过。
辛胜再度入内,激动行礼:“臣叩见大王,铁匠已按图纸制成两宝,现正装配于战马之上。”
听到声音。
嬴正立即从主位起身。”跟我来。”
嬴正沉声说道,迈步走出官邸大殿。
大殿之外,禁卫营校场内。
一匹战马已装备上李奇进献的两件骑兵宝物。
马鞍配齐,马镫与马鞍相连,悬挂在马腹一侧。”大王。”
“请让我试试,看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辛胜主动请缨。”不必,寡人亲自演示。”
嬴正挥手制止,径直走向战马。
随后他轻松跃上马背,脚踩马镫,握住缰绳,轻拍战马。
战马长啸一声,飞速驰骋在校场中。
片刻之后。
嬴正停下马来。”妙极,妙极。”
“李奇此番立下大功。”
“这骑战之物果然非凡。”
“不仅无需用力夹紧马腹便能轻松操控战马,即便双手离开缰绳也无妨。”
嬴正哈哈大笑。”恭喜大王,我秦国获此神物。”
辛胜与蒙逸拱手祝贺。”取弓箭来。”
嬴正笑毕,沉声下令。”是。”
辛胜即刻从近旁锐士手中取过一张弓箭,毕恭毕敬地呈给嬴正。
嬴正接过弓箭后,再度驱马前行。
战马在校场飞驰间,嬴正双手已松开缰绳,目光锁定远处箭靶。
忽然,他左手持弓,右手搭箭,将弓弦拉至满月。
战马依旧奔驰不息,但嬴正的手臂却纹丝不动。
一声弓弦震响。
一支箭矢呼啸而出,精准命中数十丈外箭靶的正中心。
这一箭便足以证明,嬴正绝非只会治国理正的文弱君主,同样是一名精通武艺的君王。
当年李姬、嫪毐、吕不韦乱正之时,秦国局势动荡不堪……
嬴正虽暂居幕后,却从未懈怠,在军营中勤练武艺。
一箭既出,嬴正眼中喜色愈浓。”大王技艺如昔,臣心生敬仰。”
待嬴正收势,辛胜忙行礼赞颂。”李奇所制马镫与马鞍确是神妙之物。”
“寡人未受骑射训导,却能自如控马驰射,这对秦军骑兵尤为重要。”
“蒙逸,速拟策略,将这两样利器推广至全军,全面提升战斗力。”
“李国胡服骑射已成历史,天下之间,唯我秦骑无双。”
嬴正跃马扬鞭,豪情满怀,话语间尽显威严,令辛胜、蒙逸亦感凛然。”大王英明。”
二人齐齐拜服。”攻李首功归于李奇,此器助国之力,必当厚赏。”
“赐良田万亩,黄金五千两,布匹五千匹,仆役千人。”
“再加封李奇一级爵位,升为大上造,其未婚妻亦赐夫人尊号,子女各授五级爵位,以示皇恩浩荡。”
嬴正当场宣旨嘉奖。
李奇功劳卓着,此番封赏实至名归,更需凸显王者气度。
辛胜与蒙逸对视,皆感震惊。
数月前,李奇刚晋上将,官阶已达顶峰,唯有以爵位彰显皇恩。
如今再升一级,便与蒙武、王简、桓漪等人齐平,地位无分轩轾。
获此封赏后,李奇将在诸将中独树一帜,威名远超其余三位上将。
因其不仅是晋升最快者,功绩最高者,更是最年轻的上将。
而这份殊荣,嬴正认为理所应当。
这也充分体现了王者赏罚分明之道。”大王圣明。”
嬴正沉思片刻,随即对蒙逸说道:“此次你负责全军马镫与马鞍的打造事宜后,即刻派人传召李家村的李奇前来。”
嬴正此举旨在彰显君主恩德,稳固李奇对秦国的忠诚之心。”臣遵旨。”
蒙逸点头回应。”有了这等利器,何愁我大秦不能一统天下?”
“有了这等利器,还有哪个国家的骑兵能与我大秦抗衡?”
“李奇啊,朕实在期待与你相见。”
嬴正望向李国方向,低声呢喃。
蒙逸与辛胜虽未直面回应,却已深受触动。
他们深知李奇如今在嬴正心中的分量,远超其他名将。
时光流转,李家村一片宁静。
与此同时,李府内,两个尚不足一岁的孩童正在后院嬉戏,跌跌撞撞的步伐显露出他们初学走路的模样。
一个身着红色裙装,一个披着白衣,模样极为相似,稚嫩的脸庞惹人怜爱。
完全承袭了父母的容貌,已能隐约看出他们未来的模样。
两个孩子身后,有几个婢女小心翼翼地跟随,唯恐他们受到伤害。
最初,他们被赐居上将府时,内心难免忐忑。
身为奴仆,命运多舛,稍有差池便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然而,在李府,李燕儿性情温良,从不以主母自居,对府中婢女、侍从皆宽厚有加,从未无缘无故呵斥或羞辱他们。
她给予这些下人不同于别处的尊重,这种关怀使全府上下对她充满感激,也让所有人更紧密地融入李府生活。
两个小家伙欢快奔跑,一脸顽皮模样。
虽还不能言语,却已学会 ** 行走,即便偶尔跌撞,却已尽情撒欢。”糟了!”
此时,两人的脚步突然相碰,重心不稳,眼看要摔倒。
恰逢一位老者经过,迅速伸出双臂,一手一个稳稳抱住了孩子。”琪儿、熙儿,姥爷来救你们啦!”
夏无且开怀大笑,紧紧搂住这对小外孙,眼中满是慈爱。
毕竟,这是他女儿的骨肉,怎会不爱?
“坏……坏……”
两个小家伙在他的怀里挣扎,心有灵犀般揪住他的胡须。
或许是时代纯净,又或许是天赋所致,李奇的这两个孩子学步早,开口说话也快。
一晃眼,他们已是活泼的小孩,再过一个月就满周岁了。
这段时间里,夏无且一直留在李府,与众人熟识如一家。
他对李燕儿格外敬重,对两个孩子更是疼爱,弥补着往日对女儿的亏欠。
夏无且仿佛要把所有关爱都倾注到面前这对幼童身上。”夏爷爷。”
此刻,李燕儿从后殿缓步而来,见夏无且抱着两个孩子,嘴角微扬。
自夏无且来到咸阳,这些时日她已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
对夏无且宠爱儿女及对待自己如亲人的态度,李燕儿心中十分清楚。
久而久之,她也将他视为家中至亲。
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此话果然不假。
两个稚童年幼,成长路上难免偶生病痛,但有夏无且这位名震秦国的大夫在,一切都不足为虑。
更何况他还亲自照料他们的日常起居,这份情谊让李燕儿深感温暖。
虽然夏无且未曾提及自身家事,但从其无子女的事实可知,他对孩子们这般疼爱,李燕儿自然投桃报李。
日后若夏无且年迈,悉心奉养又有何不可?
“真是两个顽皮的小家伙。”
李燕儿望着调皮拉扯夏无且胡须的孩子们,无奈轻叹。”哈哈,没关系。”
夏无且享受这样的时光。
能与秦地百姓同住共乐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若有女儿相伴则更完美,只是如今一切都成追忆。
想到这里,他的内心涌起些许失落。
在李家村居住期间,他时常前往后山,与逝去的女儿对话,从未间断。”转眼间,两个小家伙都长大了不少,再过一个多月就满周岁了。”
夏无且抚摸怀中幼童,感慨道。”是啊。”
李燕儿点头,眼中流露温柔与牵挂,“奇哥哥,你知道吗?我们的孩子很快就要一岁了。
他在战场要多加小心,我和孩子们都在盼着他平安归来。”
“不管需要多久,我们母子都会一直等下去。”
听闻此言,夏无且笑了:“又想念李奇了?”
“嗯。”
李燕儿轻轻点头。”别担心。”
夏无且宽慰道,“那李奇天赋异禀,世间能伤他之人尚未出世。
可惜我现在不在咸阳,否则对李国战况会有些了解。
如今战事进展如何,我也不知。”
“只盼早日结束,奇儿便可归来,一家人团聚。”
夏无且感慨道。”是啊。”
李燕儿柔声附和,“只要奇儿安然无恙便好。”
此时,村正急匆匆赶来。”燕儿!快去接旨!咸阳来的使者已至村口。”
村正语气急促,因是同村长辈,又看着二人长大,故得以入府。
而旁人却不得擅入,此乃规矩。
上将军府戒备森严,锐士环伺,擅闯者死。
李燕儿听闻“王使”
二字,心中既惊且喜。
李奇随军远征,村中消息闭塞,她唯有靠军中友人或王诏得知其音讯。
若有捷报,必由王诏宣示。”燕儿,速去!”
夏无且催促道。
李燕儿快步出门,心绪难平。
府外守卫林立,村民围观。
李家村现为上将军封地,百里之内尽属其辖,地位愈发显赫。
诸多村落的百姓陆续汇聚至李家村。
随着李奇威名远扬,不仅周边村落的人群纷至沓来,连远处城池的民众也慕名而至。
渐渐地,李家村焕然一新,原本宁静的小村变成了热闹非凡之地,小巷间商贩云集,宛如一座小型市镇。
这一切,皆因一人——大秦最年轻的战将李奇。
身为上将军,他不仅是国家尊崇的重要人物,更手握重权。
这般显赫身份扎根于李家村,怎能不引人注目?即便有各国暗探潜伏其中,也无人察觉。
李奇的赫赫战功让天下各国忌惮,又有谁不对他深感兴趣?这正是盛名之下难保平安的道理。
如今,李奇之名已传遍四海。
为了确保安全,上将军府戒备森严,千名精锐士兵驻守,外人难以接近。
这些士兵由蒙武增派而来,可见他对家人安危的重视。
若李燕儿及两位孩子遭遇不测,他将无颜面对世人。
府邸之外,蒙武与蒙田父子已在等候。
这次宣读圣旨的并非宫中宦官,而是一名身穿秦官服饰的青年官员,其气质不凡,显然是从咸阳派来的要员。”臣李燕儿。”
“代夫君李奇接旨。”
李燕儿迅速走出府邸,见到持旨官员后立即行礼。”奉秦王诏命:上将军李奇于南阳大捷之后,再建奇功,夺取晋阳,攻破寒郸。
他接续李国名将廉颇防御八日、守住寒郸不失之重任,助我大秦完成战略布局,最终击溃李国,更于寒郸斩杀廉颇,成就千古伟业。
今承王恩,晋封李奇为大上造,享有相应爵禄。
另赐良田万亩、黄金五千两、布匹五千匹、奴仆千人。
其未婚妻李燕儿封为夫人,其子女各赐五级爵位,以示恩典。”
蒙逸手持圣旨,面向李燕儿宣读。
此圣旨一出,顿时引得周围官员和民众心生敬意。
从圣旨内容可知,上将军李奇为大秦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击溃李国名将廉颇,更取得无数辉煌战绩。”臣妇李燕儿领旨,感谢大王恩典。”
李燕儿恭敬叩首,神情激动地答道。
通过圣旨,她得知李奇在李国安好,并再次为国家立功。
得知李奇平安无事,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即便李奇身居高位,统领百万大军,他始终是她心中那个温柔的奇哥哥,她希望他永远平安健康。”李夫人,请收好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