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北凉大军便开始骚乱起来,明显知道了高层死亡的情况。
京都城头之上,赵国女帝紧张地站立着,有些坐立不安,不时望向城外的西凉大营,她身边围绕着赵军高层将领。
此时,京都各大城门处,全身铠甲的骑兵排列整齐,后面排布着密密麻麻的精锐步兵。
突然,女帝手中的符篆发出光芒,她心中一喜,连忙发出命令:“传朕命令,全军进攻,目标西凉大营!”
“是!陛下!”周边将士齐声应诺。
“呜~呜~呜……”
全面进攻的冲锋号响起,京都各大城门大开,潮水般的赵国大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始进攻。
随着冲锋号的余音在晨曦中回荡,赵国几十万大军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从京都的四大城门汹涌而出,直扑西凉大营。
铁蹄如雷鸣,荡起的尘土如烟柱,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军如同无边无沿的海浪一样扑向战场。
北凉大营内,原本就因高层骤逝而人心惶惶的军队,在赵国大军这突如其来的全面进攻下,瞬间陷入了混乱。
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根本无法组织起来像样的抵抗,甚至有的甚至还未穿上铠甲就被裹入了战场。
营寨之外,赵军的骑兵如同锐利的箭矢,以雷霆万钧之势冲破了北凉军的防线,随后步兵则如潮水般汹涌而入,将北凉军大营撕得支离破碎。
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刀光剑影交织成一片死亡的网络。
赵国大军士气高昂,战术配合默契,如同一只训练有素的猛虎,不断撕咬着北凉军的防线。
北凉将士虽拼死抵抗,但在赵军如潮水般的攻势下,渐渐显得力不从心,他们的防线如同沙堡一般,在赵军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轰然倒塌。
战鼓声声,催人奋进。
赵国大军的步兵方阵如同铜墙铁壁一般,稳步推进,将北凉军一步步逼向绝境。
骑兵则在一旁游走,时而突袭,时而迂回,让北凉军无法逃脱。
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北凉大军在赵军的猛烈攻击下,终于崩溃。
士兵们纷纷丢弃武器,四散奔逃。
有的被赵军追上斩杀,有的在混乱中被踩踏致死,北凉军的旗帜纷纷倒下,取而代之的是赵军那迎风飘扬的战旗在空中猎猎作响。
女帝站在城头之上,望着战场上的胜景,心中松了一口气。
“传我命令,北凉军队屠杀我百姓和将士,作恶多端,一个不留!”她的银牙一咬,发出一个绝杀的命令。
随着新的命令发布,赵国大军中响起了一阵震天的怒吼,那是对女帝命令的回应,也是对北凉军残暴行径的愤怒宣泄。
将士们眼中的战意更加炽烈,誓要将北凉军斩尽杀绝,为死去的同胞和战友报仇雪恨。
战场上,赵军的攻势愈发猛烈。
步兵方阵如同推土机一般,所过之处,北凉军的防线土崩瓦解。
上万骑兵则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北凉军阵中,时而挥剑斩敌,时而弯弓射箭,让北凉军留下一堆又一堆尸体。
北凉大军在赵军的猛烈攻击下,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士兵们纷纷丢弃武器,举手投降,但却引来赵军的残酷屠杀。
在绝望中,那些曾经屠杀赵国百姓和将士的北凉军,如今也尝到了被屠杀的滋味,他们奋起反抗,但却无能为力,只能化作一具具尸体。
战场上,鲜血如河,延绵百里到处都是尸体。
直到夕阳西下,京都的战争才结束了下来,北凉大军被彻底歼灭,战场上只剩下赵军的战旗在迎风飘扬,宣告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韩华站在城头,望着尸山血海,内心有些不舒服,他是修行者,没想到却卷入了如此规模的国战,也不知道对修行有什么影响。
“韩仙师,在想什么呢?”女帝走了过来,轻轻问道,她的脸上难掩喜悦。
韩华回过神来,看向女帝,微微一叹,道:“陛下,此战虽胜,但伤亡惨重,生灵涂炭,心中实在难以平静。”
女帝闻言,神色也凝重了几分,她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韩仙师,我何尝不知战争之残酷,但北凉军犯我边境,屠杀我亿万百姓,全部该死,若是不战,我赵国又何以立国?何以安民?”
韩华点了点头,作为继位不久的一国之君,她必须为死去的百姓和将士报仇,稳固自身的地位,所以韩华才没有阻止对北凉大军赶尽杀绝的命令。
他轻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这战争之苦,终究还是要由百姓来承担。”
女帝目光望向远方,眼中闪过一抹坚定:“韩仙师,朕深知和平之珍贵,此次战争,虽伤亡惨重,但也让我赵国上下更加团结,更加具有凝聚力,未尝不是好事。”
韩华闻言,笑了一下说道:“陛下胸怀天下,实乃赵国之福,只是这战后重建,亦非易事,还需陛下费心。”
女帝微微一笑,道:“韩仙师放心,我自有打算,此次战争,我赵国虽然损失惨重,但也收获了不少英勇之士,我相信,赵国定能迅速恢复元气,重焕生机。”
韩华点了点头。
虽然和这个女人接触不多,但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杀伐果断,心机深沉,定能治理好赵国。
“韩仙师,此战你亦功不可没。”女帝突然说道,“若非你相助,我赵国恐怕已经灭亡,难以如此迅速取得胜利。”
韩华摇了摇头,谦逊地说道:“陛下过誉了,我只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而已,作为修行者,对于魔道肆虐也不应袖手旁观。”
女帝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真诚,她轻声说道:“韩仙师,你不仅修为高深,更心怀天下,实乃难得之英才,朕希望你能留下,与我一同治理赵国,共创盛世。”
韩华闻言,心中一笑,虽然修行之路孤独,他从未想过卷入世俗的纷争之中。
“陛下,在下修行之人,那就不必了……”韩华直接拒绝。
女帝见状,心中已明了几分。
她轻轻走上前,握住韩华的手,温柔地说道:“韩仙师,你若愿意留下,朕愿以国士之礼相待,甚至……愿意下嫁于你,与你携手共度此生。”
韩华闻言,不由有些惊讶。
“陛下,你这?”韩华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古怪。
女帝微微一笑,有些羞涩地说道:“韩仙师,你多次相助赵国,朕心中早已对你生出敬仰之情,你若为朕之夫,朕相信,赵国定能在你的辅佐下,更加繁荣昌盛。”
韩华沉默片刻,心中权衡着利弊。
他深知,一旦答应女帝,那么自己就能有一个皇帝老婆,自己也会卷入世俗的旋涡之中,再也无法脱身。
然而,看着女帝那期待的眼神,他却又无法狠心拒绝。
终于,韩华长叹一声,说道:“陛下,当初来赵国京都,只是因为和柳姑娘是朋友,没想到卷入了魔道纷争之中,况且赵国乃是魔道管理之下,我留在这里十分危险,只能辜负了陛下的这份厚意了。”
女帝闻言,心中失望。
女帝眼中的期待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掩饰的失落。
她轻轻松开了握住韩华的手,强颜欢笑道:“韩仙师言之有理,是朕考虑不周,让你为难了,留在此处,确实会有诸多不便。”
韩华看着女帝那强装镇定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别人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倒追自己,却惨遭拒绝。
“陛下,我虽不能留下,但若有需要,我还是会相助赵国,派人前去清水城即可。”韩华诚恳地说道。
女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说道:“韩仙师的心意,朕多谢了,若他日有需要,朕定会向您求助。”
“陛下,保重。”韩华轻声说道,然后转身离去。
女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韩华离去的方向,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她才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走下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