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告急】
赵国自与秦国议和后,国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好景不长。一封紧急军报从雁门郡传来:
“启禀武安侯!”
“匈奴大军十万,已越过阴山,攻陷云中城。”
“边民死伤无数,请求速派援军!”
赵王闻讯震怒:
“匈奴贼寇,竟敢趁我国内战之机,犯我疆土!”
“赵卿,你可愿再度出征?”
赵信起身抱拳,神情肃然:
“臣愿往。”
“此战非为复仇,而是守护。”
“我赵信,誓不让一寸国土沦于敌手。”
【系统升级,信仰军团正式命名】
临行前夜,赵信回到主营,系统提示音响起:
【完成“建立信仰军团并震慑列国”任务】
【信仰值 +1000 → 累计 2500】
【当前等级:9(统率+7,智力+7)】
【可激活单位:白耳龙骑(40人)、白耳巫医(3人)解锁】
【信仰体系进度:完善(信仰军团可获得专属称号)】
赵信心中一动:“终于能给这支军队一个真正的名字。”他当即做出决定:
“召唤一支白耳龙骑,共计四十人。”
“再召唤三名白耳巫医,用于战场疗伤。”
【信仰值消耗:1200】
【剩余信仰值:1300】金光闪耀,四十名身穿重甲、手持长枪的白耳龙骑列队而出;三位身穿法袍、手持药囊的白耳巫医缓步上前,目光如炬。赵信宣布:
“你们将是我军的铁蹄与生命之盾。”
“白耳龙骑负责战场突击,巫医负责战地救治。”
随后,他望向整装待发的信仰军团,高声宣布:
“从今日起,此军名为——‘白耳神军’!”
“凡属此军者,皆为赵国之魂!”
全军齐声高呼:“白耳神军!白耳神军!”气势冲霄,震动天地。
【北上雁门,匈奴肆虐】
赵信亲率五万白耳神军,日夜兼程赶往雁门郡。沿途所见,尽是被焚毁的村庄、流离失所的百姓。一名老妇跪在道旁哭诉:
“将军啊……他们烧了我的房子,杀了我的儿子……”
“求您替我们报仇!”
赵信下马扶起她,沉声道:
“我来了。”
“我会让匈奴知道,赵国不是任人欺凌的国度。”
抵达雁门后,赵信立即召集守将议事。守将李广满脸羞愧:
“将军,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我军难以抵挡。”
“他们抢完就走,根本不与我军正面对战。”
赵信点头:
“这正是他们的战术。”
“但他们忘了,我们也有轻骑。”
他随即下令:
“白耳轻骑与白耳龙骑合兵一处,组成快速反应部队。”
“其余部队固守雁门,不得妄动。”
【夜袭敌营,首战告捷】
数日后,斥候回报:
“匈奴主力驻扎于阴山脚下,营地设于山谷之中。”
赵信当即决定:
“夜袭敌营,一举挫其锐气。”
当夜,白耳轻骑与龙骑悄然出发,借助夜色掩护,潜入敌军营地。一声令下,火矢齐发,敌营顿时陷入混乱。白耳龙骑如雷霆般冲入敌阵,斩杀匈奴将领三人,焚烧粮草无数。天亮时分,赵军凯旋而归,带回大量战利品与俘虏。消息传回匈奴王庭,单于暴怒:
“赵信……果然名不虚传!”
“但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多久!”
【白耳巫医救死扶伤,军心稳固】
此战虽胜,但亦有数百将士负伤。白耳巫医迅速投入救治,他们使用神秘草药与信仰之力,短时间内使数十名重伤士卒恢复战斗力。李广惊叹:
“将军,这些巫医……难道真是神灵赐予的力量?”
赵信微笑:
“这不是神迹。”
“这是信仰的延续。”
“只要有人记得我们的战士,他们的意志就不会消亡。”
【决战阴山,匈奴败退】
数日后,匈奴主力卷土重来,意图夺回失地。赵信亲自布阵:
白耳重甲兵列阵于前,顶住敌军冲锋;
白耳轻骑与龙骑绕后包抄;
白耳战鼓队擂鼓助威,提升士气;
白耳祭司吟诵战歌,激发信仰之力。
战斗持续整整一日。最终,在信仰之力加持下,赵军以少胜多,彻底击溃匈奴主力。单于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部仓皇逃回漠北。
【尾声:白耳神军镇北,赵国边疆安宁】
战后,赵信在雁门设立“镇北军营”,由白耳禁卫驻守,确保边防稳固。他在军营门前立碑铭文:
“凡犯我赵国者,虽远必诛!”
“白耳神军,永不言败!”
夜幕降临,篝火映照着战士们坚毅的脸庞。赵信站在山头,望着远方的草原,低声说道:
“战争,不会停止。”
“但只要有我们在,赵国就永远不会灭亡。”
【中原震动】
赵信自雁门凯旋后,声望达到顶峰。赵王亲自设宴于邯郸宫中,宴请列国使节,宣布:
“寡人决定,册封赵信为‘大将军’,统领全国兵马。”
“并设立‘白耳神军总督府’,由其统辖全国军事改革。”
魏、楚、燕、韩等国纷纷遣使前来祝贺,并表示愿与赵国结盟共抗强秦。然而,也有人暗中担忧:
“赵信若继续坐大,恐怕赵国将不再满足于诸侯之位。”
“他会不会……有称帝之意?”
但赵信对此一笑置之:
“我所求者,非皇权富贵。”
“而是让天下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若要实现此志,唯有统一乱世,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
【系统升级,信仰体系登临巅峰】
赵信回到白耳神军总督府,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完成“击退匈奴并稳固北疆”任务】
【信仰值 +1000 → 累计 3500】
【当前等级:10(统率+8,智力+8)】
【可激活单位:白耳飞骑(60人)、白耳祭司长(1人)解锁】
【信仰体系进度:圆满(可发动“信仰东征”,建立信仰帝国)】
赵信心中一震:“终于到了这一步。”他当即做出决定:
“召唤一支白耳飞骑,共计六十人。”
“再召唤一位白耳祭司长,统领全军信仰事务。”
【信仰值消耗:1600】
【剩余信仰值:1900】金光闪耀,六十名身穿轻甲、手持弯刀的白耳飞骑如风般列队而出;一位身穿金色长袍、手持信仰法杖的白耳祭司长缓步上前,目光如炬。赵信宣布:
“你们将是我的天翼之师!”
“白耳飞骑负责战场机动与追击,祭司长负责全军信仰引导。”
随后,他在军营广场上高声宣告:
“从今日起,我们将不再只是守护赵国。”
“我们要用信仰之力,净化混乱的中原。”
“我们要让所有百姓,都拥有信仰的庇护!”
“我们的使命,是——信仰东征!”
全军齐声高呼:“信仰东征!信仰东征!”气势如虹,震动天地。
【东征动员,六国响应】
赵信发布《东征令》,宣布:
“凡愿归顺赵国者,皆可加入信仰军团。”
“凡不愿战者,亦可保境安民。”
“唯独那些残害百姓、祸乱国家者,才是我军讨伐之敌!”
此令一出,中原震动。
魏国率先响应,请求赵信派军驻防;
楚国派遣使者,愿以粮草支援赵军;
燕国主动献城三座,请求纳入赵国版图;
韩国更是直接请求赵信接管政务。
赵王见状,欣然允诺:
“赵信所行,正是寡人所愿。”
“从今往后,赵国将以信仰为旗,统御中原。”
【首战攻齐,信仰降服】
东征第一站——齐国。齐王田建闻讯大怒:
“赵信竟敢来犯?”
“传令各郡守军,死守城池,不得放赵军入内!”
赵信却不急于攻城。他亲率白耳飞骑五十人,夜入齐地,张贴《东征告民书》:
“赵军不为掠夺而来。”
“我们只为带来秩序与安宁。”
“凡愿意归顺者,皆可获得信仰庇护。”
同时,白耳祭司长带领祭司们进入齐地乡村,为百姓疗伤、施药、诵经,传播信仰之力。短短半月,齐国民心动摇,各地纷纷开城投降。最终,临淄城内爆发兵变,守将杀齐王之弟,献城请降。赵信入城后,安抚民心,设立“信仰分坛”,并留下百名白耳祭司维持秩序。齐国,正式纳入赵国版图。
【信仰洗礼,万民归心】
赵信每到一处,皆先设信仰坛,举行盛大仪式:
“信仰之力,非为征战。”
“而是为唤醒人心,凝聚意志。”
“只要心中有信仰,人人皆可成为战士。”
他下令:
“凡接受信仰洗礼者,皆可加入‘信仰民兵’。”
“平时务农,战时参战。”
“赵国将为其提供武器与训练。”
此举极大提升了地方防御能力,也为赵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力。李牧感叹:
“将军不仅是在打仗。”
“你是在重塑一个时代。”
【尾声:信仰东征启幕,帝国曙光初现】
赵信站在新设立的“信仰圣坛”之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他缓缓举起手中的信仰法杖,朗声道:
“这不是一场战争。”
“而是一场救赎。”
“我要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子民,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我要让每一个村庄、每一座城池,都有信仰军团的守护。”
“信仰东征,现在开始!”
随着号角吹响,白耳神军浩浩荡荡向东进发,旗帜猎猎,士气高昂。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帝国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