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儿?!”
方远山猛地回头,猩红的眼睛瞪着许月,“你他妈见过哪个托儿能把五十件衣服半小时卖光的?!你当全县城的人都是傻子吗?!”
许月被他吼得一哆嗦,委屈地瘪了瘪嘴:“我……我也是替你不值嘛……”
方远山胸膛剧烈起伏,看着对面林绍国店铺里渐渐平静下来,伙计们开始打扫,而林绍国本人则悠闲地靠在柜台边,似乎还朝着他们这个方向瞥了一眼。
那一瞥,狠狠扎进了方远山的心里。
“林绍国!”方远山死死盯着那个身影,牙龈几乎都要咬出血来,“你给老子等着!老子跟你没完!”
在许月面前,这林绍国这么超越,但凡是个男人那都接受不了啊。
他猛地一拳砸在窗棂上,木质的窗格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
“月儿,咱们的店,什么时候能开业?!”
方远山转过头,恶狠狠地问道。
许月被他凶狠的模样吓了一跳,连忙道:“快了,快了,我已经催过工头了,他们说……说最多再有十天……”
“十天?!”
方远山的声音陡然拔高,“等十天黄花菜都凉了!老子现在就要开!明天!不,后天!后天必须给老子开起来!货呢?我们的货不是早就到了吗?!”
许月被他眼中的凶光吓得往后缩了缩:“远山哥,你……你先别激动。咱们的货是到了,可店里头……店里头现在乱七八糟的,装修师傅的工具都还没全撤走呢,墙上还有灰,地上也脏着。就这么开业,怕是……怕是会让人笑话的。”
“笑话?!”
方远山猛地提高了音量,“老子现在他妈的就已经成了全县城的笑话了!被林绍国那个狗杂种当猴耍,你没看见吗?他就在对面,就在对面数钱数到手抽筋!老子再等十天?等十天他妈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了!老子要他林绍国看看,谁才是这县城服装生意的爷!”
“可是,远山哥。”许月还想再劝,却连话都说不好了,“咱们连块像样的招牌都还没做好,就那个旧的‘福记绸缎庄’的牌子,还是歪的……”
“招牌?老子就是招牌!”
方远山恶狠狠地打断她,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方远山的名字,在这县城里,比什么狗屁招牌都管用!那些泥腿子,看到是老子的店,他们敢不来捧场?!”
方远山这话,说得自己都有些没底气。
刚才对面林绍国那店门口人山人海的景象,可没几个是冲着他方大少爷的名头去的。
但此刻的方远山完全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完全听不进任何劝告。
“就这么定了!”
方远山一挥手,“下午!今天下午就给老子开张!货呢?货不是都堆在后院那个破仓库里吗?找几个人,跟我下去搬!先挑几件看得过去的摆出来,其他的,慢慢再弄!”
许月张了张嘴,看着方远山那副六亲不认的架势,知道再说什么都是火上浇油。
顿时心里暗暗叫苦,这哪里是开店,这简直是胡闹。
可现在的方远山正在气头上,她哪敢再多说半个不字?
只能硬着头皮应道:“……好,我,我这就去找人。”
找人?
这临时临急的,上哪儿去找人?
方家是有些人脉,但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干不了这种重活。
许月自己是万万不可能亲自动手去搬那些积了灰的货物的。
方远山却等不及了,他自己怒气冲冲地就往楼下走,一边走一边骂:“一群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老子自己来!”
所谓的“收拾”,简直是一场灾难。
方远山带着两个从村里临时抓来的帮工,三个人在积满灰尘的店铺里手忙脚乱。
与其说是收拾,不如说是把原本就乱糟糟的场面搅得更加混乱。
装修师傅留下来的碎木料、油漆桶、废报纸被胡乱地堆到角落。
几件据说是从南方“高价”进来的最新款式的确良衬衫和喇叭裤,皱巴巴地从落满灰尘的纸箱里被扯出来,有的甚至还带着一股子霉味。
因为没有像样的货架,这些衣服就被随意地搭在几张临时搬来的旧桌子和长条凳上,歪歪扭扭,毫无美感可言。
店铺的玻璃门窗上还沾着泥点和油漆渍,方远山嫌擦起来费事,索性大手一挥:“不用擦了!就这样!有点朦胧美!让人看不真切,才有神秘感!”
瘸腿老头和肥胖大婶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许月站在门口,看着眼前这副惨不忍睹的景象,只觉得一阵阵头晕目眩。
这哪里是服装店,这分明像个被洗劫过的旧货摊子。
她甚至能想象到,一会儿客人走进来时,会是怎样一副鄙夷和错愕的表情。
想了想,许月还是开口了,想要最后再试图争取一下:“远山哥,要不……咱们还是挂个‘试营业’的牌子?或者,先发点传单预热一下?”
“试个屁!”
方远山正费力地想把一件明显尺码过大的花衬衫挂在一个摇摇欲坠的钉子上,闻言不耐烦地吼道,“老子开店,什么时候需要试营业了?直接开!就要让林绍国看看,老子的店说开就开,不像他那样磨磨唧唧!”
终于,在下午三点多,日头最毒辣的时候,方远山的“新店”在一片混乱和方远山本人强行压抑的烦躁中,算是“开业”了。
没有鞭炮,没有剪彩,甚至连块像样的开业招牌都没有。
方远山找了块破木板,用粉笔歪歪扭扭地写了“远山服装,今日开业”八个大字,往门口一立,风一吹,晃悠悠的,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方远山站在门口,努力挺直了腰板,试图摆出一副老板的派头。
他特意换上了一件自认为最时髦的的确良衬衫,头发也抹了半罐头油,梳得锃亮。
许月则躲在柜台后面,脸上强行挤了一个笑容出来,心里却七上八下,祈祷着千万别出什么大乱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吆喝声、自行车铃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不绝于耳。
斜对面的“前进服装精品店”虽然已经卖断了货,但依旧有人不死心地在门口张望,或者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自己抢购到的皮衣是多么时髦,多么划算。
然而,方远山这家仓促开张的“远山服装”,却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离开了一般,门可罗雀,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