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吹黄了田埂上的野草,也带来了丰收的气息(虽然今年年景一般)。
距离陈平安穿越到这个大夏王朝,不知不觉已过去了小半年。
这小半年的时间,对他而言,仿佛比前世几十年经历的事情还要多,还要刺激。
夜深人静,油灯下。
陈平安没有像往常一样苦读或抄写话本,而是难得地放空了自己,默默盘点着这段时间的收获与得失。
首先,是生存问题。
刚来时家徒四壁,负债累累,食不果腹。
如今,依靠着脑内图书馆的知识和自己的努力,卖草药、套兔子、写话本…一步步走来,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购置了田产,家境得到了彻底改善,初步实现了经济独立。
父母脸上的笑容多了,腰杆也挺直了。
家,终于有了一个家的样子。
其次,是外部环境。
村里的泼皮无赖王二,经过几次或明或暗的较量,暂时被震慑住了,不敢再轻易滋事。
邻村的地主陈老爷,在几次试探和打压失败后,也暂时收敛了爪牙,至少表面上维持着和平。
恶邻的威胁,算是基本解除了。
当然,陈平安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无论是王二还是陈老爷,都如同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在自己松懈的时候反咬一口。
警惕之心,一刻也不能放松。
然后,是学业。
顺利进入蒙学,得到了方敬儒先生的认可和倾囊相授。
凭借图书馆的辅助和自身努力,蒙学的基础知识早已掌握扎实,甚至开始涉猎更深的经义和八股文法门。
“神童”之名,加上“诗才”光环,在乡里乃至镇上都已远扬,有了一定的社会声望。
这为他未来参加科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检视。
最大的底牌,无疑是脑海中那座浩瀚的图书馆。
它是无穷的知识宝库,是自己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最大依仗。
但同时,它也是必须用生命去守护的秘密,绝不能轻易暴露。
如何更安全、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知识,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将是他需要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至于奇遇所得的武功和医术。
目前还只是刚刚入门,内息微弱,医理粗浅,顶多算是强身健体、关键时刻或许能起点小作用的“聊胜于无”的技能。
想要真正将其化为傍身利器,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实践机会。
心智方面,拥有成年人的灵魂,成熟的思维逻辑,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能够冷静分析,制定计划,权衡利弊,应对危机。
但劣势也同样明显。
这具六岁孩童的身体,依旧瘦弱,力量有限,很多事情做起来力不从心,诸多不便。
而且,孩童的身份,既是保护色,有时也会成为束缚。
比如,很多成年人能做的事情,他不能做;很多成年人可以说的话,他不能说。
必须时刻拿捏好分寸,在“早慧”和“妖孽”之间,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
盘点完这一切,陈平安对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总的来说,开局虽然艰难,但依靠着金手指和自身努力,总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
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
第二天,陈平安主动找到了父母。
“爹,娘。”
“嗯?平安,啥事?”陈山和李秀停下手中的活计。
“咱们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些,债也还了,地也买了。”陈平安看着父母,语气认真,“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以后的事。”
“以后的事?”夫妻俩对视一眼,都有些好奇。
“嗯。”陈平安点头,“我想好了。以后,我要专心读书,考科举。”
虽然之前也提过,但这一次,他的语气更加坚定,目标更加明确。
陈山和李秀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惊讶或反对。
这段时间儿子的表现,已经让他们相信,读书科举,对平安来说,或许真的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好。”陈山沉默片刻,重重点头,“平安,只要你想读,爹娘就砸锅卖铁也供你。咱们不求你当多大的官,只要你能平平安安,有点出息,不受人欺负,爹娘就心满意足了。”
李秀也在一旁抹着眼泪点头:“对。平安,你放心去读。家里的事,有爹娘呢。”
父母毫无保留的支持,让陈平安心头一暖。
“谢谢爹,谢谢娘。”深深鞠了一躬,“不过,砸锅卖铁倒不用。话本那边的收入还能维持一阵子,再加上地里的出息,应该够我读书的花销了。只是…”
看向父母,“我以后读书忙了,家里的事,还有…外面的一些应酬,可能就顾不上了,得辛苦爹娘多操心了。”
“傻孩子,说这些干啥。”李秀嗔怪道,“你只管读你的书,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对。有爹在呢。”陈山也拍着胸脯保证。
与父母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未来以科举为核心的目标。
陈平安又去找了柳柔柔。
小丫头正在院子里帮她娘喂鸡。
看到陈平安来了,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笑着跑了过来:“平安哥。”
“柔柔。”陈平安看着她明媚的笑脸,心里也柔软了几分。
“平安哥,你今天不去蒙学吗?”
“今天先生有事,休息一天。”陈平安笑了笑,然后神色认真地看着她,“柔柔,我有话跟你说。”
柳柔柔看着他严肃的表情,也收起了笑容,有些紧张:“什么事呀,平安哥?”
“柔柔,我们…都长大了。”陈平安缓缓说道,“不再是以前光知道满山跑、捉蚂蚱的小屁孩了。”
柳柔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以后,我要专心读书,准备考科举。可能会…更忙,陪你玩的时间会更少。”
柳柔柔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但还是用力点头:“嗯。我知道。平安哥,你忙你的正事。我…我会乖乖的。”
“不仅仅是这样。”陈平安看着她的眼睛,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郑重,“柔柔,读书科举的路很难走,未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我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我可能会去很远的地方,很久才能回来…”
他没有说那些虚无缥缈的山盟海誓,而是将现实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坦诚地摆在了她的面前。
柳柔柔静静地听着,小手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她似乎明白了平安哥想说什么。
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
“平安哥。”声音虽然不大,却异常清晰,“不管你将来怎么样,不管你去哪里,我都…等你。”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最真挚的承诺。
陈平安心头巨震,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个温柔的笑容和一个郑重的点头。
两人之间,无需再多言语。
一种朦胧的、超越了玩伴情谊的约定,已然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
告别了懵懂的童年,未来的路,他们将以一种新的、更成熟的方式,携手同行(虽然形式上还只是青梅竹马)。
明确了目标,理顺了关系,陈平安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正式科举考试——县试,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虽然距离县试还有一段时间,但他知道,基础必须打牢。
四书五经的背诵、理解。
毛笔字的书写练习。
基础的八股文格式揣摩。
甚至,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一些本地的民生、时政信息(为将来的策论做准备)。
脑海中的图书馆,将是他最强大的武器。
但他知道,不能完全依赖金手指。
自身的努力和积累,同样重要。
内心深处,对这个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它落后,贫瘠,充满了不公和危险。
但也同样有着淳朴的人情,坚韧的生命力,以及…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命运的穿越者。
而是要主动去把握,去抗争,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走下去。
无论前路有多少荆棘,都要坚定地走下去。
童年篇章即将结束,真正的科举之路就在眼前。
第一次县试,将是他迈向更广阔天地的第一步。
会遇到怎样的考官?怎样的竞争对手?
“神童”之名,究竟是助力,还是沉重的枷锁?
一切,都还是未知。
但少年的眼中,没有迷茫,只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无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