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透过茅草的缝隙,驱散了屋内残余的昏暗。
一阵带着野草气息的晨风从破旧的木门缝隙钻入,卷起地上的几缕尘埃。
陈平安缓缓坐起身,身上的骨头像散了架一般酸痛,饥饿感依旧如影随形。
母亲李秀已经在外间忙碌,锅碗瓢盆碰撞发出单调的声响。
很快,父亲陈山也挑着空水桶出门去了。
桌上放着两个粗瓷碗,里面是昨晚剩下的米汤,或许该称之为米糊更为恰当,浓稠了些许,却依旧看不到多少米粒。
这就是今天的早饭。
陈平安心中无声叹息,端起碗小口喝着。
味道寡淡,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霉陈气,剌嗓子。
身上的衣服也是粗麻所制,补丁叠着补丁,边缘磨损得起了毛边,贴在皮肤上有些刺痒。
这就是他如今的处境,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古代农家。
“平安,感觉好些没?还晕不晕?”李秀端着一小碟黑乎乎的咸菜走了进来,看到儿子自己坐在那里喝米汤,脸上露出一丝欣慰。
努力模仿着六岁孩童的语气,陈平安摇了摇头:“娘,好多了,不晕了。”
声音依旧稚嫩,但吐字清晰,眼神也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平静。
李秀动作一顿,仔细看了看儿子,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些什么。
“那就好,那就好。”她放下咸菜碟子,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烧是真退了。老天保佑,祖宗保佑啊。”
看着母亲眼角的皱纹和鬓边过早出现的白发,陈平安心里不是滋味。
“娘,今年…收成是不是不好?”尝试着,他用一种孩童能理解的方式询问。
李秀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儿子会问这个,随即叹了口气,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道:“可不是嘛。开春雨水就少,前阵子又闹了几天虫,地里的苗都蔫了不少。唉,老天爷不赏饭吃,有啥法子。”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认命的无奈。
陈平安沉默了。
他知道,对于靠天吃饭的农家来说,年景不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勒紧裤腰带,意味着更加沉重的赋税,甚至…意味着生存的危机。
果然,只听李秀又低声自语般念叨:“眼瞅着秋收没多少指望,陈屠户那边的债…可咋还啊。”
“陈屠户?债?”陈平安抓住关键词,故作不解地抬头问道。
李秀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跟你说这些做啥,小孩子家家的。就是…前年你爹腿摔伤了,看病抓药,跟村东头的陈屠户借了些钱…”
她没再说下去,但眼中的愁苦已经说明了一切。
陈平安没有再追问,只是默默记下了“陈屠户”和“债”这两个词。
看来,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
吃过那聊胜于无的早饭,陈平安下了床,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僵硬的身体。
他需要确认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集中精神。
屏息凝神。
如同第一次那样,一种轻微的晕眩感袭来。
意识沉入脑海深处。
那座宏伟的图书馆虚影再次清晰地浮现。
浩瀚,无垠,静谧。
仿佛囊括了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识。
他能“看到”一排排书架,能“感知”到那些典籍的存在,甚至能隐约“读取”书架上分类的标签: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还有更远处那些他熟悉的现代分类:文学、历史、哲学、科技、医学…
是真的!
这座伴随他灵魂而来的图书馆,是真实存在的!
巨大的震撼再次冲击着他的心神,随之而来的是精神力被快速抽取的疲惫感。
仿佛只是“看”一眼这座图书馆,就要消耗掉这具幼小身体里本就不多的能量。
不行,不能长时间沉浸其中。
陈平安强行将意识拉回现实,脸色微微发白,靠在土墙上喘息。
看来,使用这个金手指,并非没有代价。
至少以目前这具身体的状况,还无法随心所欲地调用其中的知识。
但,仅仅是确认了它的存在,就足以让他看到一丝曙光。
“平安,咋了?又不舒服了?”李秀担忧的声音传来。
“没事,娘,就是站久了有点累。”陈平安立刻调整表情,露出一个符合年龄的笑容。
“那你回床上歇着去,别乱跑。”李秀叮嘱道。
陈平安点点头,却没有立刻回床,而是走到简陋的木门边,向外望去。
屋外是一片泥泞的院子,几只瘦骨嶙峋的鸡在无精打采地刨着地。
远处是歪歪斜斜的几间茅草屋,构成了这个名叫“小河村”的村落。
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田地,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颜色也有些发黄。
再远处,则是郁郁葱葱的山峦,那是村民们打柴、采摘野果的地方,也是…潜藏着未知危险的地方。
这就是大夏王朝的农村。
落后,贫穷,挣扎在生存线上。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心头。
陈屠户的债…年景不好…
必须尽快想办法改善家境,至少要先解决眼前的债务危机。
依靠父母显然是不行的,他们只是普通的农民,没有其他门路。
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在那座脑内图书馆里。
重新集中精神,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看”整个图书馆,而是用意念发出了明确的指令。
“搜索…草药…止血…食用野菜…附近山林…”
关键词在意识中形成。
图书馆似乎“回应”了他的指令。
不再是庞大的全景,而是如同搜索引擎般,筛选出了相关的信息。
一幅幅清晰的植物图谱浮现在脑海中。
旁边还伴随着简单的文字注释: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基础功效…
“止血草,叶片边缘有细小锯齿,多生于阴湿石缝…”
“清热花,黄色小花,根茎可食用,味苦,生长于向阳坡地…”
“野苋菜,叶片肥厚,口感尚可,常见于田埂、荒地…”
信息清晰、准确,甚至比他前世查阅过的许多植物图鉴还要详尽。
太好了!
陈平安心中涌起一阵激动。
这些知识,就是他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他仔细地辨认着那些图谱,将几种看起来最常见、功效最实用、且生长环境相对安全的植物牢牢记在心里。
他需要尽快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收获。
只是…
看着自己这双细瘦、稚嫩的小手,再想想屋外那片充满未知的山林…
一个六岁的孩子,独自进山采药?
可行吗?
会不会遇到野兽?会不会迷路?会不会采错有毒的植物?
更重要的是,一个之前“痴傻”的孩子,突然表现出对草药的认知,会不会引起怀疑?
图书馆的知识是利刃,但握在孩童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到自己。
必须小心,必须谨慎。
陈平安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的图谱暂时压下。
他走到院子里,开始模仿其他孩童的样子,玩起了泥巴。
但他的眼睛,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院子角落、田埂边生长的那些不起眼的杂草。
他在寻找,寻找那些与脑海中图谱相似的身影。
知识已经就位,但实践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一次的尝试,会遇到什么呢?
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