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的夏夜缀满星子,王二虎蹲在土豆田边,手里捧着一碗辣蜜饯,对着北斗七星恭恭敬敬地磕头:“星星爷爷,求求您多赐点土豆种,让俺们亩产万斤!”
正在偷啃烤土豆的张天奇差点噎着,他抹了把嘴,蹑手蹑脚地凑近,红裤衩在月光下泛着油光:“二虎,你拜星星干啥?”
“县太爷!”王二虎慌忙起身,蜜饯洒了一地,“您不是说土豆种是从星星上摘的吗?俺每天拜星星,星星就会托梦给您,多给俺家分点‘星星种’!”
张天奇愣了愣,忽然想起上个月为了激励百姓种土豆,随口胡诌的谎话:“本县这土豆种,是从银河里捞的,每个土豆都沾着星星的光!”没想到王二虎竟当了真,还拉着全村人一起拜星星。
“二虎啊,”他强忍着笑,拍了拍王二虎的肩膀,“星星太远,不如拜本县——本县是星星派来的‘土豆神仙’,只要你每天给本县送块辣蜜饯,保管你的土豆比牛还壮!”
“真的?”王二虎眼睛一亮,“那俺明天就给您塑个像,供在田头!”
三日后,土豆田边果然多了座小庙,青砖灰瓦,檐角挂着辣蜜饯串成的风铃。张天奇路过时笑到打跌——庙中供着他的画像,穿着红裤衩,怀里抱着颗比人还高的土豆,旁边配文:“土豆神仙,星种降临,亩产千斤,辣蜜饯管够!”
“县太爷!”王二虎捧着香火钱,“这是乡亲们的心意,您收下买辣蜜饯——神仙吃了甜,才有力气给咱们摘星星种!”
“胡闹!”苏清月看着画像,又气又笑,“张爱卿,你这是要把自己捧成神仙?”
“陛下明鉴!”张天奇晃着新得的“神仙令牌”,“这叫‘借星造势’——百姓信星星,本县就当星星的使者,反正土豆增产是真,百姓开心是真!”
“歪理。”苏清月摇头,却在看见王二虎带着全家来庙里磕头时,忽然轻笑,“不过本宫发现,你的歪理总能让百姓心里踏实。”
半月后,“土豆神仙”的传说传遍十里八乡,邻县百姓纷纷慕名而来,带着辣蜜饯、烤土豆饼供奉。张天奇索性在庙里设了“种子签筒”,筒里全是刻着星星图案的木签,抽到“吉”签的百姓能领一包“神仙赐种”——其实就是普通土豆种,只不过多晒了三天太阳。
“县太爷,”卖茶水的李老头拄着拐杖来求签,“俺孙子病了,求神仙赐颗‘星星土豆’,治治他的咳疾!”
“拿去吧!”张天奇塞给他一颗发芽的土豆,“记住,煮的时候加三勺辣蜜饯,喝了包好——不过得先给神仙上柱香!”
“谢谢神仙!”李老头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把土豆当成宝贝抱走。
消息传到金銮殿,丞相王忠贤捏着密报直摇头:“陛下,张天奇在民间搞个人崇拜,恐生祸端!”
“祸端?”苏清月看着密报上的“土豆神仙庙”画像,忽然轻笑,“他把自己画得像个弥勒佛,百姓见了只觉得亲切,哪来的祸端?”
“这...”丞相语塞,忽然想起自己上次求签,抽到“多吃土豆,官运亨通”,忍不住摸了摸腰间的土豆挂件——那是夫人非要他戴的。
是夜,张天奇蹲在庙前,看着百姓们络绎不绝地来祈福,忽然对苏清月说:“陛下,您看这香火,比金銮殿的御香还旺——要不咱们把庙扩建,收‘星星税’?”
“登徒子!”苏清月笑骂,却在看见他眼底的狡黠时,忽然轻声说,“其实你是想让百姓有个盼头,对吧?”
“陛下果然懂臣!”他咧嘴笑,忽然指着天上的银河,“百姓苦了太久,总得信点啥——与其信牛鬼蛇神,不如信本县这个胖神仙,起码能多收两斤土豆!”
苏清月望着他眼底的星光,忽然觉得,这个胖县令总能在荒唐中藏着慈悲。他用一个谎言,给了百姓希望,又用希望,种出了实实在在的收成。
秋风起时,土豆庙的风铃换成了土豆干串成的帘子,张天奇让人在庙后建了“神仙厨房”,专门教百姓用土豆做各种美食。王二虎成了“庙祝”,每天穿着绣着星星的围裙,给香客们分发“神仙辣饼”。
“县太爷,”王二虎神秘兮兮地凑近,“昨晚神仙托梦给俺,说明年要赐咱们‘星星肥料’,能让土豆长成西瓜大!”
“哦?”张天奇挑眉,“那你准备怎么求神仙?”
“多送辣蜜饯!”王二虎认真地点头,“神仙说他在星星上没啥吃的,就馋咱们的辣蜜饯!”
“好!”张天奇大笑,忽然指着庙前的农田,“明年咱们搞个‘星星种植法’,让百姓们边种土豆边唱‘星星歌’——保证比神仙的梦还灵!”
苏清月站在庙门口,听着两人的对话,忽然轻笑出声。她知道,这个胖神仙的谎言,早已变成了百姓心中的信仰,而这种信仰,比任何政令都更能凝聚人心。
毕竟,当一个谎言能带来希望,当一个玩笑能变成动力时,它早已不再是谎言,而是人们心中最温暖的期待。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一座小小的土豆庙里,继续书写最动人的、关于荒诞与真诚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