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让你们去,就是当厂长而已!”
武大郎说道:“这动手的事情,自有工人去做。”
这一次,武大郎将吕方、郭盛这两个送财童子都派出去开酒厂,也是下了决心的。
两人武艺都不错,而且忠心耿耿,但自己暂时不需要他们当保镖。
这两人都做过生意,基础还是有的,又跟了自己这么久,看也看会了。
是骡子是马,必须拉出去遛一遛,看看到底有没有培养的价值!
要想撑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必须得有自己的班底!
光靠内宅那几位,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生意场上的很多事情——
女流之辈也做不了,还得靠男子汉!
临行前,武大郎交待让他们:
放开手去做,亏了全算他的!
他让两人顺便去一趟东平府,要柳开源也照着生产售卖。
东平府前门街九十六铺,怎能没有自己的酒行?
随后,他带着几坛好酒、一封银子去县衙,请李达天写了一幅字:李白斗酒诗百篇。
李达天乃科班出身,写得一手好苏体,在阳谷县中乃是一绝。
他要将李达天的字制成匾额,挂在酒坊门口作招牌。
回来后,武大郎开始拉着四妾对账。
对了大半天,他终于将目前的生意都理清楚了。
一句话:规模太小,赚钱太少,远远达不到他的预期。
这些钱,还不足以支撑起那颗疯狂想要进部的雄心!
商业不进步,他怎么进部?
前一世没进部,这一世说什么也要进部!
进部只是一个中期目标!
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大宋的天遮不住他的眼!
晚饭后,武大郎有些疲惫,与众妾在花园中喝茶闲谈,享受人生之乐。
这时,武松带着玉箫过来,正好凑一起打双陆,输了的在脸上贴胡须。
武大郎对武松,高小琴对潘金莲,庞春梅对玉箫,扈三娘对小金,小莲在一边端茶倒水。
不到一个时辰,武松脸上就贴了七八条胡须,看上去就像一个黑无常!
潘金莲完全不是高小琴的对手,脸上也贴了五六条。
她吹了吹脸上的纸条,大声说道:
“哎呀,高姐姐,你看我又输了,真是一孕傻三年!”
庞春梅和玉箫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人脸上只贴了一条。
庞春梅笑道:“玉箫,哦,不对,武夫人!
真没想到,你做了主母,棋艺就见长了!”
玉箫也不甘示弱:“春梅,哦,不对,武如夫人,你也没退步太多!”
“小蹄子,我撕烂你的嘴!”
庞春梅笑着,抓向玉箫。
玉箫起身就跑:“快看呐!如夫人下不赢棋就打人!”
高小琴笑骂道:“你们两个小蹄子,能不能安分点,待会官人要是输了,有你们好看!”
庞春梅对玉箫说道:“小姐,你放心吧!
要输也是她家官人输,我家官人可不会输!”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潘金莲正好一脚拱翻棋盘,扯掉胡须,捧着胸口笑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来报:“祝家庄出大事了!”
武大郎急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报信的人来说,杨头领被老百姓打伤了!”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大变,纷纷放下手中的棋子。
“怎么回事?”
“老百姓都不愿意种棉花,聚在一起闹事。
杨头领带着几个人去劝,就被打伤了!”
“伤得怎么样?”武大郎关切地问。
得知只是皮外伤,武大郎总算放心了下来。
在北宋,棉花还没有得到推广,仅福建和岭南种植。
南宋时期,才推广到蜀地和江淮地区。
在没有棉花的时代,过冬是一个大问题。
富贵人家在家可以烧炭取暖,出门可以穿皮袄,倒也不怕。
但普通人家一身麻布,一床麻被,取暖只能靠抖!
这一点,武大郎刚穿越过来时就体验到了,是真冷!
大晚上的,抱着潘金莲抖个不停,只能靠运动取暖。
若能推广棉花种植,生产棉衣和棉被,一定可以大赚一笔!
更为要紧的是,这是真正的积善行德!
刚打下祝家庄时,武大郎便让高小琴派人去福建购买棉花种子。
他盘算好了,独龙岗三庄,大几万亩地,可以拿出八成来种棉花。
现在水库水渠都已经建好,亩产六七十斤应该不成问题。
在明朝,江南地区亩产可以达到八十斤以上。
不过,这是第一年种植,自己也没经验,只能在独龙岗三庄试点。
如果独龙岗三庄种植的效果好,就可以往其他地方推广。
如此,独龙岗三庄,只要拿出两成的地来种棉花就足够了!
民以食为天!
不让老百姓种粮食,改种棉花,大家肯定不答应。
武大郎让杨雄告诉大家,按照上田、中田、下田的标准——
种几亩地的棉花,就到建安堂换几亩地的粮食。
建安堂,就是扈家庄原来的议事厅,现在已经改叫建安堂。
而且,该交的田赋和丁税,一应由建安堂承担!
如果种得好,还有额外的奖励!
这就是合作社的方式!
此种方案,老百姓其实是占了便宜的。
但是,大家竟然不答应,还发展到聚众闹事的地步!
武大郎深知,无论是哪个朝代,老百姓对土地和粮食的偏爱!
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刻到基因里面去了!
这件事,还是自己托大了,不能怪老百姓,也不能怪杨雄。
现在,他必须亲自去跟老百姓解释清楚。
第二天,武大郎带着扈三娘回到祝家庄,将三庄几千户主都召集到祝家庄校场。
武大郎站在高台上,看着脚下乌压压的老百姓,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
“乡亲们,最近大家帮着修水库,建水渠,都辛苦了!
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
我已经跟建安堂账房说好了,一定要给大家发工钱。
钱不多,小工一日三十文,工匠五十文,带班六十文。
稍后,各家各户可去账房领取!”
武大郎话音刚落,台下议论纷纷。
“武大人,你出钱给我们修水库,还倒给我们工钱,我们怎么好意思拿?”
“对呀!武大人,你又管吃,又管喝,还给钱!
放到哪个皇帝手上,这说不过去啊!”
“武大人,这钱我们真不能要!”
听到这些,武大郎很欣慰。
虽说修水库可以造福百姓,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了他自己。
所以,这工钱他必须得给!
武大郎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乡亲们,这钱也不多,少的不到两贯,多的也不过五贯。
你们若是不拿,岂不是要陷我于不义?
这件事情,我已定下主意,就不要多说了!”
杨雄站在远处,他的头上被打了几道口子。
要不是武大郎说过,对老百姓要打不还手,他真想打回去!
他杨雄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亏!
当然,那次被扈成绑了,是一个意外!
此时,看着武大郎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处,百姓们对他顶礼膜拜的样子——
顿时感觉他无比高大!
他真没想到,武大郎已经给老百姓分了钱,分了地,还会给大伙发工钱!
这样的大哥,恐怕大宋国大辽国也仅此一个!
幸亏被自己遇到了!
怎能不好好珍惜!
过了一会,武大郎继续说道:
“今天将大家叫来,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发工钱的事。”
站在最前面的一个老头,头发花白,胡子稀疏,大声说道:
“武大人,老汉知道,你要说种棉花的事情。
武大人,老汉就问一句:这棉花能当饭吃吗?”
“是呀,武大人!
俺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粮食的,不种粮食,哪有饭吃?”
见大伙群情激愤,扈三娘为武大郎捏了把汗。
她已经准备好了——
如果谁敢对官人动手,她就冲过去,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