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钟征带着妻儿灵萱公主和端儿等人出了摇兴城后,一路风平浪静。
阳光洒在官道上,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马蹄声哒哒作响,马车平稳地前行着,车内,灵萱和静姝轻声交谈,不时的夹杂着端儿的童言童语,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祥和。
然而,随着行程的推进,时间悄然流逝,预期中该出现的下一座城池灵风城却毫无踪影。
队伍中的气氛开始变得沉闷而压抑,最先察觉异样的是侍卫长赵凛。
他驱马靠近钟征等人的马车,低声道:“公主,驸马爷,按行程,早该见到下一座城池了,可如今四周只有这无尽的官道,此事透着几分蹊跷。”
钟征微微皱眉,掀起车帘向外望去,只见官道笔直地伸向远方,远处山峦起伏,却不见丝毫城池的轮廓。
“你可派探马往前查看了?”钟征问道。
赵凛点头:“已派了两拨,均未发现异常,只是这路,好似没有尽头一般。”
钟征心中涌起一丝不安,他跳下马,沿着官道向前走了一段。
脚下的石板路坚实而平整,路边的野草长得颇为茂盛,官道两侧的排水沟里水流潺潺,一切看起来都正常无比,但这正常之中却又仿佛隐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怪异。
此时,夕阳渐渐西沉,钟征望着车外,心中忧虑重重。
灵萱公主轻轻握住他的手,轻声问道:“夫君,这一路不见城池,到底是怎么回事?”
钟征转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我也尚未明晓,许是途中有何变故,影响了我们的行程判断。别担心,我定会护你们周全。”
静姝在一旁皱着眉头,带着几分焦急:“姐夫,可不能就这么毫无头绪地走下去啊。这周围的景象,越看越让人心里发慌。”
钟征点头:“我已让侍卫们时刻留意周遭,一有情况便来禀报。我们先继续前行,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灵萱公主微微叹气:“也只能如此了,只盼能早日抵达灵风城。”
马车又缓缓前行了一段路。
此时,前方出现了几辆马车,似乎也是从城中出来的其他人家。
钟征令车夫放慢速度,他率先下了马车,上前拱手问道:“诸位可是从摇兴城出来?这一路行来,可曾遇到什么异常?”
其中一位年长的男子掀开车帘,回礼道:“正是,我带家人本是去邻城探亲,不想这路途却如此漫长,不见目的地。看你们的装扮,想必也是从摇兴城出来的吧?”
钟征道:“正是。看来大家都遭遇了相同的困境,不知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
那男子苦笑着说:“还能如何,只能沿着路继续走,期望能找到解决之法。”
钟征与他们又寒暄了几句,互相交流了一些路上的见闻和所带的物资情况,便各自上路,只是此时,大家心中的不安更甚。
天色渐暗,如墨汁在天空中晕染开来,赶路变得极为不便。
其他赶路的几家与钟征商量后,决定合在一处休息一晚,再谋出路。
其中一家商人姓苏,他带着女儿苏瑶。
苏瑶年方十六,生得眉清目秀,双眸犹如星子闪烁,透着灵动聪慧。
苏商人看着女儿,满是慈爱与担忧,因摇兴城事件,生怕女儿在城中遭遇不测,便毅然带着她去外祖家。
另一家商人姓林,他的女儿叫林婉。
林婉十五岁,面容白皙如玉,小巧的鼻子下,樱桃小嘴不点而朱。
她性格温婉,总是静静地跟在父亲身边。林商人也是因担心女儿才离开摇兴城。
剩下的三家是家里有田产。
张家的女儿叫张悦,十七岁,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两个小酒窝,笑起来格外甜美。
她的父亲和兄长都极为疼她,此次出逃,父兄将她护在中间,不容有半分闪失。
李家的女儿李诗,十四岁,身形纤细,如弱柳扶风。
她的眼睛里透着一丝羞怯,却难掩灵秀之气。
李家上下都把她视作掌上明珠,在这逃亡途中,更是关怀备至。
王家的女儿王芷晴,十六岁,一头乌黑的长发编成精致的发辫。
她的额头光洁,眉如远黛,王家因害怕女儿被波及,匆忙带着她一同离开摇兴城。
众人围坐在一起,虽彼此陌生,但因相同的境遇和对家中女子的疼惜,气氛倒也融洽。
马车里,钟征和灵萱公主静静地陪伴着已经入睡的端儿。
端儿的小脸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恬静,钟征轻轻为他掖好被子,灵萱则温柔地看着这一幕,夫妻二人虽未言语,但彼此的依靠让这狭小的空间充满了温情。
而静姝,她那活泼开朗的性子在这沉闷的氛围里显得格外突出。
她早就蹦蹦跳跳地出了马车,像是一只灵动的小鹿。
其他姑娘们看到静姝,都不禁眼前一亮。
她身着一袭淡紫色的长裙,虽看着普通但难掩那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双眸明亮有神,笑起来如春日暖阳般灿烂。
很快,姑娘们就因静姝的热情和亲和力熟络起来。
她们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彼此的小物件和路上的趣事。
可没过多久,也许是水喝多了的缘故,她们几个姑娘家互相使了个眼色,便相约着到不远处的树林里去解决生理问题。
月光洒在树林间,地上斑驳陆离。
陪同的侍卫和家丁在不远处观察着周围,深怕自家小姐遇到危险。
姑娘们手挽着手,小心翼翼地走着。
…………
突然,几声尖锐的尖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和惊悚,惊得众人瞬间站起,立即向树林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