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府
晚饭时分,暖黄的烛火在各个房间摇曳,本该是一家人围坐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候,钟府却被一阵惊呼声打破了宁静。
“不好啦!小少爷不见了!”
奶娘的声音尖锐而颤抖,瞬间穿透了整个院子。
原本还在有条不紊准备晚餐的丫鬟、小厮们,都僵在了原地,随后又迅速反应过来,脸上满是担忧与不安。
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吹遍了钟府的每一个角落。
钟德听闻猛地站起身,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摔在地上,瓷器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府中格外刺耳。
“还愣着干什么!都给我去找!找不到小少爷你们都不用回来了!”他的怒吼声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
钟夫人脸色惨白如纸,身形摇摇欲坠,身旁的丫鬟眼疾手快,赶忙扶住她。
她的泪水夺眶而出,声音带着哭腔,不停地呢喃着:“端儿,我的孙儿啊,你跑到哪里去了……”
管家迅速组织起府中的下人,分成几队,朝着不同的方向奔去。
有的拿着灯笼,匆匆跑向后院的花园,眼睛不放过每一处花丛和假山;
有的沿着回廊,一间间屋子仔细搜寻,甚至连床底、柜子都翻了个遍。
小厮们脚步匆忙,在各个庭院间穿梭,呼喊声此起彼伏:“小少爷!小少爷!你在哪里!”声音中充满了焦急与担忧。
丫鬟们也顾不得往日的端庄,提着裙摆,一路小跑,在花园的小径上、池塘边四处寻找。
她们的眼神中满是紧张,每发现一处可疑的地方,便会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查看,满心期待能看到那个小小的身影。
厨房的师傅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锅碗瓢盆,加入到寻找的队伍中。
他们一边跑,一边用围裙擦拭着手上的水渍,嘴里念叨着:“小少爷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整个钟府灯火通明,所有人都在为寻找小端儿而奔波忙碌。
夜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谁也没有看到小端儿爬过的狗洞,被一道人影刻意的用帷幕遮挡住了…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钟征终于办事回来了,当他踏入钟府时,却见府中一片慌乱。
下人脚步匆匆,神色惊惶,如热锅上的蚂蚁。
他满心疑惑,伸手拉住一个路过的小厮,问道:“发生何事?”
小厮抬眼,见是大少爷,急忙回道:“大少爷,不好了!小公子端儿失踪了,大家正在四处寻找呢!”
闻言,钟征只觉脑袋“嗡”的一声,仿若被重锤击中。
刹那间,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都晃动起来。
自父亲钟泽林与妻子灵萱离世后,祖父年迈,母亲已经病了几天,弟弟失去双腿,妹妹更无法担起府上琐事。
这一个个沉重的打击,让他的世界如坠深渊。
无数个夜晚,他在黑暗中独自煎熬,满心都是对父亲的愧疚,和对妻子无尽的思念。
那些过往的回忆,如同尖锐的刺,扎在他的心头。
无数次,他在痛苦中挣扎,若不是怀中幼子那一声声软糯的“爹爹”,给了他支撑下去的力量,他恐怕早已被这沉重的悲伤击垮。
而此刻,听闻小端儿失踪的噩耗,钟征只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
双腿发软,几近瘫倒。但很快,他狠狠咬了咬牙,用尽全身力气,挺直了摇摇欲坠的身躯。
眼神瞬间变得坚定而决绝,转身大声号令府上的护卫:“随我去城内找!”
说罢,钟征阔步向前,率先冲出门去。
那瘦削的背影,承载着一位父亲对儿子全部的爱与守护,不容许失去最后一丝希望 。
……
殊不知,早在小端儿出府后不久就蹭了一辆拉杂物的马车。
驾车的是一个满脸皱纹,穿着朴素的老头,他的目光温柔且关切的看向坐在身旁的小家伙。
小端儿呢,小脸脏得像个小花猫,原本白皙的脸蛋上,这儿一道黑灰,那儿一抹泥印,唯有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清澈明亮,透着孩子特有的纯真。
小嘴因为吃着馍馍,油乎乎的,嘴角还沾着馍屑。
老头从怀中掏出一块有些破旧但洗得还算干净的手帕,轻轻擦拭着小端儿嘴角的残渣,动作轻柔得生怕弄疼了他。
“慢点儿吃,别噎着。”
老头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满含慈爱。
小端儿仰起头,冲老头甜甜一笑,那笑容瞬间驱散了老头心中所有的疲惫。
“爷爷,你真好。”小端儿含糊不清地说道,一边嚼着馍馍,一边冲老头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老头看着他这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这小机灵鬼哟。”
说着,又把手中剩下的馍馍往小端儿嘴边递了递,
“多吃点,看你瘦巴巴的。”
一路上,老头时不时询问小端儿家里的情况,可三岁的小端儿能说清楚的实在有限。
但只要一提到娘亲,小端儿的眼睛就亮闪闪的,充满了期待。
老头瞧在眼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这孩子找到家人。
随着马车的颠簸,小端儿的眼皮越来越沉,不一会儿就靠在老头的身上睡着了。
老头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坐姿,让小端儿睡得更舒服些。
他轻轻拍着小端儿的后背,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像是在为小端儿编织一个温暖的梦,小家伙嘴里嘟囔着:“端儿要娘亲。”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月光洒在马车上,为这一老一小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