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抱了好一会后才分开,赵峰信道:“慧心,我要去看看父母和李颜雪那边看看。”
杨慧心帮他仔细的整理了一下衣服:“去吧去吧。”
赵翼冯悦那边,在看到赵峰信回来后先是询问他的安全问题。
毕竟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事情在对比之下就显得无关紧要的。
这之后,赵峰信又马不停蹄的去见了李颜雪。
李颜雪在与赵峰信重逢后,哭的更是稀里哗啦。
不同于外柔内刚的杨慧心,李颜雪是个温柔到骨子里的女子,赵峰信就是她的天,是她所有的牵挂和想念,哪怕和赵峰信分开一天她都会觉得很痛苦,更别说一下子分开好几个月了。
但她却也很懂事,知道不能因为自己的思念而给赵峰信添麻烦,所以只能一直忍着。
今日相见后,她所有的思念便全部爆发了出来,抱着赵峰信的手问东问西,谈天说地,似乎想把之前没有说的情话全部都补回来。
赵峰信在家里安静的待了两天后,便要开始忙正事了。
当前最大最重要的正事毫无疑问是造反。
杨慧心与他说道:“夫君,造反之事讲究个名正言顺,更何况,乾国并不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全部攻占的,我们必须做好久战的准备。”
赵峰信点点头,乾帝那边还有着不少兵马,不是轻易就能打败的。
杨慧心道:“所以,为了稳定人心,也为了表明决心,我建议夫君你称帝!”
赵峰信思考一番后,点头道:“好,就依照娘子所言,尽快称帝,组建朝廷,定下法律。”
“那我这就让人准备称帝的事宜。”
“现在是非常时刻,所以称帝当一切从简,差不多就行了,切勿太过注重形式啊。”
杨慧心笑道:“好好好,我都记下了。夫君你也真是个特别的人,纵观历史,所有要称帝的家伙都巴不得排场越大越好,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的威势。唯有夫君你,一点都不在乎排场。”
赵峰信耸耸肩:“我这属于实用主义,一个人能否成为皇帝并不看他的排场,而看他手中的力量。就算是个乞丐,如果他能够指挥八十万大军的话,那他就可以是皇帝。”
七天后,登基大典举行。
排场确实不大,整个流程走得很快,半天的时间就结束了。
就在这次登基大典上,赵峰信宣布定国号为唐,他当前所在的长明城改名为长安城,立为国都!
待到大典结束,赵峰信有些疲惫的回到家中,杨慧心和李颜雪帮着他换下衣服,换回平时他所穿的长衣。
“呼,我这就成皇帝了,还真是有些...恍如做梦啊。”赵峰信吐槽道。
杨慧心道:“这有什么,夫君你一表人才,政务能力出色,又体恤百姓,简直就是天生的皇帝!”
“你啊,净是会说我的好话,我的皇后。”赵峰信将杨慧心搂在了怀里。
在他成为皇帝时,作为他第一任妻子的杨慧心自然被封为了皇后,李颜雪和林秀秀被封为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
其实,要不是只能册封一个皇后,赵峰信还真打算把李颜雪和林秀秀都封成皇后。
都是我老婆,分什么高低!
“夫君。”即便赵峰信成了皇帝,但在私下里杨慧心仍旧会称呼其为夫君。
因为在杨慧心看来,赵峰信的第一身份是她的夫君,其次才是皇帝。
杨慧心一边给赵峰信整理着衣服,一边说着正事:“夫君,既然你也称帝了,那就该考虑如何治理好大唐。”
赵峰信道:“治国离不开人力,我心中已经想到了些办法,马上就可以执行,你帮我取笔墨纸砚来。”
接过文房四宝,赵峰信挥毫泼墨接连写下了两封信:“慧心,你派下人把这两封信分别送给乾国国都南部一个叫做石敢当的人以及乾国的户部侍郎李万谦,前者可以算是我的私兵,至于李万谦,他看了信后想必会来大唐助我们一臂之力。”
这李万谦乃是当初与赵峰信合伙开白玉楼的朋友李贵宇的父亲,为人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处理政务和筹钱算钱的能力却是一等一的!乾国的财政稳定很大一部分都要依赖于这人。
......
乾国,户部侍郎府。
李贵宇着急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打从赵峰信造反以来,白玉楼就被皇帝的人彻底查封了,原本日进斗金的生意已然不在,只能说还好他预先将厨师藏了起来,才没有把炒菜的秘密泄露出去。
同时,作为赵峰信合伙人的他也受到了朝廷的怀疑和调查,但还好他老爹官职不低,且在朝廷中素有人脉,这才保他安然无恙。
可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
就在他冥思苦想对策的时候,却听到书房方向传来一声大笑。
他赶忙赶了过去,问道:“父亲,发生什么事了?你何故发笑啊?”
李万谦将手中的信扔给李贵宇:“看看吧,这是赵峰信的来信。”
李贵宇快速的看完前两行,就惊呼道:“他邀请父亲你去唐国当户部尚书!”
“没错,那你说我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啊?”
“这个...儿子愚钝,并不能很好的权衡利害。”
李万谦哼了一声:“你啊,年龄明明不小了却连点脑子都没有!这么点事情都考虑不明白。”
李贵宇摸着头讪笑着,并没有任何反驳。
李万谦叹道:“好在儿子你至少有自知之明,这也是为父对你最满意的一点。
其实面对赵峰信的邀请,我们是没有选择的,只能是去!
因为你和他合作开酒楼的事情,乾帝对我们十分的不放心,而已这乾帝的小心眼,以后他在和唐国对抗的过程中,无论是占了上风还是占了下风,我们家都落不得好。
他失败,会杀我们全家泄愤,他赢了,会杀我们全家来庆祝。所以我们留在都城只有死路一条!我们必须离开这里!
而唐国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更不要说,户部尚书的职位对我而言也十分重要。你爹我并非是碌碌之辈,当初读书时立下的经国济民的理想从未忘记,如今看来,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