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激动。
皇帝这是…...在许诺他?
“陛下…...”他嘴唇翕动,激动得说不出话。
吴闵微微一笑:“朕用人,不看派系,只看能力和忠心。”
“你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其他的,不必顾虑。”这番话,既是敲打,也是安抚。
张谦深吸一口气,再次跪倒在地,这次是真心实意。
“微臣,愿为陛下效死!”
【来自张谦的感激、效忠,非负面情绪】
吴闵满意地点点头:“起来吧。朕交代你一件事。”他压低声音,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
张谦听得连连点头,眼中光芒越来越亮。“微臣领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待张谦退下,御书房内又恢复了安静。
吴闵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嗯?这茶似乎比之前的好了不少?
他抬起头,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悄无声息地站在不远处,正是那个叫云秀的小宫女。
她手里捧着一个空托盘,显然是刚换了新茶。
见吴闵看过来,她小脸一白,又想跪下。
“行了,别动不动就跪。”
吴闵有些无奈。云秀停住动作,低着头,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
“手上的伤好些了?”
吴闵随口问了一句。
云秀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皇帝在问她昨日被瓷片划伤的手,连忙点头:“回…回陛下,已经不碍事了。”
她偷偷抬眼,飞快地看了吴闵一眼,脸颊微红。
“嗯。”吴闵放下茶杯,“你看着也算机灵,以后就在御书房伺候笔墨吧。”
“啊?”云秀惊呼一声,随即意识到失态,连忙捂住嘴,大眼睛里满是惊慌和难以置信。
调到御书房伺候?这…...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她只是个御膳房的粗使宫女啊!
“怎么?不愿意?”吴闵看着她呆呆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不!不是!奴婢愿意!奴婢谢陛下隆恩!”云秀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忙跪下磕头,砰砰作响。
【来自云秀的激动、感激,非负面情绪】
【来自李公公(隐藏)的惊讶、疑虑,非负面情绪】
【来自暗处监视者的嫉妒+5,猜测+8】
哦?还有意外收获?看来这小宫女的调动,也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有意思。
“李公公,带她去熟悉一下规矩。”吴闵挥挥手。
“是,陛下。”
李公公应下,看了云秀一眼,眼神复杂,随即领着她退了出去。吴闵重新拿起一份奏折。
后宫虽暂时没精力打理,但在身边安插一个看似“单纯”的眼睛,或许能有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至少,比那些一看就是太后或李显派来的钉子要顺眼得多。
处理完几份紧急奏折,天色已近午时。刚准备传膳,李公公就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色有些难看。
“陛下,礼部那边传来消息…...”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
“国舅爷…派了吏部右侍郎带人,去‘协助’姚太傅查阅典籍了!”
吴闵笔尖一顿,墨点在奏折上晕开。李显动作挺快啊。这是不装了,直接派人去礼部堵门施压了?
“名义是协助,实则是监视和阻挠吧。”
吴闵冷哼一声。“姚太傅那边怎么说?”
“姚太傅据理力争,但对方人多势众,又有国舅爷撑腰,礼部尚书又是个和稀泥的…姚太傅现在怕是寸步难行!”李公公焦急道。
“陛下,不能再等了!再让李显这么搞下去,三天后,他们肯定能拿出一百个理由让太后垂帘!”吴闵放下笔,站起身。
走到窗前,看着宫墙外的蓝天。
李显啊李显,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既然你这么急着把脸伸过来。那朕,就只好勉为其难,再抽你一次了。
“李公公。”
“奴才在。”
“去,把朕的仪仗备好。”吴闵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朕,要去礼部,亲自看看。”
“看看诸位爱卿,是如何‘协助’太傅查阅典籍的。”
金銮殿的争执,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涟漪阵阵。吴闵很清楚,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系统,打开属性面板。”吴闵在心中默念。
【宿主:吴闵】
【身份:大周帝国皇帝】
【修为:后天境界巅峰(九龙镇世功第一层入门)】
【仇恨值:2112】
【仇恨值转化效率:1.2倍】
【可用技能:无】
看着面板上多出的“仇恨值转化效率”一项,吴闵若有所思。看来,仇恨值转化效率并非恒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某些因素而提升,比如,情绪的强度。
“李公公,摆驾礼部。”吴闵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李公公心头一凛,连忙应下:“遵旨!”
礼部衙门,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
姚太傅站在堆积如山的古籍前,脸色涨红,据理力争:“王大人,这些典籍都是孤本,年代久远,经不起你们这般翻阅!”
站在他对面的,是吏部右侍郎王勇,李显的心腹,此刻正带着一队人马,气势汹汹地“协助”姚太傅查阅典籍。
王勇阴阳怪气地笑了笑:“姚大人此言差矣。我等奉国舅爷之命,前来协助太傅,也是为了尽快查清典籍,早日定下太后垂帘听政的章程,岂敢故意损坏?”
“协助?”姚太傅怒极反笑,“你们这分明是阻挠!”
“姚大人可不能血口喷人。”王勇脸色一沉,“我等只是职责所在,奉命行事罢了。”
他身后的那些协助者,一个个面露凶相,虎视眈眈地盯着姚太傅和礼部的官员。
礼部尚书在一旁和稀泥,左右逢源:“哎呀,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和气生财,和气生财……”
就在这时,一声高亢的呼喊,划破了礼部衙门的沉闷。
“皇上驾到!”
所有人都是一惊。
王勇眉头紧皱,暗骂一声:“这小皇帝来凑什么热闹?”
他心里虽不爽,但皇帝亲临,他也不能无视,只能带着人,不情不愿地迎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