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沦陷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这宁静的村庄里轰然炸开,村民们瞬间陷入极度的紧张与不安之中。
“听说清军已经进城了,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咱们得赶紧躲起来啊!” 一个村民满脸惊恐,声音颤抖,那眼神仿佛清军的刀斧已然架在脖子上。
“村里还有一些娃娃跟着太平军走了,会不会连累村里啊?” 另一个村民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脸上写满焦虑与不安。
这时,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树根大爷,将手中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发出沉闷有力的声响,声音坚定有力:“都是同宗同姓的乡里乡亲,能帮衬的还是要帮衬的。” 那语气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萧有和看到这一幕,心中涌起一丝希望,觉得这些村民或许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他毫不犹豫地走上前,恭敬地抱拳施礼,姿态谦卑诚恳:“各位乡亲,我们是太平军的残部,如今被清军追杀,走投无路,还望各位能行个方便,给我们指条出路。我们与清军厮杀,也是为了创建一个人人有衣穿、处处皆公平的太平盛世,让大家不再受这战乱之苦。”
然而,村民们听到 “太平军” 三个字,仿佛听到什么可怕的字眼,顿时紧张起来,纷纷往后退几步,眼神充满戒备和警惕。树根大爷上下打量着萧有和等人,目光锐利审慎,警惕地说:“你们当真是太平军?这世道混乱,人心难测,我们实在不敢轻信外人。”
就在气氛僵持不下时,萧有和身后走出一个亲兵,声音带着期待与紧张,轻声叫道:“大爷?是树根大爷吗?”
树根大爷听到叫声,微微一怔,走近几步,仔细打量对方,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你是?”
那亲兵激动得声音颤抖:“树根大爷,是我,我是刘老根家的四毛啊!”
一番相认后,原本紧张的气氛逐渐融洽。原来,刘四毛和树根大爷是同村人。两年前,李秀成在村里征兵,年轻气盛的刘四毛不堪忍受镇里恶霸的压榨剥削,心中怒火如火山爆发,毅然决然地手刃恶霸仇人,带着几个相熟的年轻人,一起投身到李秀成的队伍中。在这两年的征战岁月里,刘四毛和伙伴们历经无数次残酷战斗,每场战斗都是生与死的较量。直到在一次惨烈战斗中,伙伴们尽皆战死,刘四毛也身受重伤,被送到伤兵营等死。就在他万念俱灰,以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遇到了萧有和到伤兵营看望伤员。萧有和不嫌弃他伤口的恶疮,亲自为他吸脓,这份恩情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刘四毛的生命。
此时,刘四毛与树根大爷相认,萧有和心中一动,定睛看向刘四毛。刘四毛满怀感激地回到萧有和身边,拜伏在地,叩头道:“刘四毛叩谢将军救命之恩。”
萧有和忙将其扶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听刘四毛介绍说:“伤愈后,得知幼天王为将军补充兵员,怀着报恩之心,我主动报了名。没想到这次行动,竟又鬼使神差被王爷选中,一直追随将军征战至今。”
树根大爷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对萧有和等人又多了几分信任。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忍不住问道:“那你们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清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怎么能敌得过他们呢?”
萧有和向前一步,神色诚恳,眼神透着坚定和自信,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大家都害怕,我们也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只是如今我们确实走投无路,希望大家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暂时的藏身之处。等我们缓过这口气,一定想办法帮大家度过难关。我们太平军虽然现在势弱,但我们的初心从未改变,就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免受战乱之苦,过上太平日子。”
村民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树根大爷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说道:“王爷,实在是对不住,这些村民还是惧怕清军报复。庄子太小,也容不下你们许多人……”
萧有和心中一凉,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百姓们为了自保,对陌生人难免心存戒备。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姑娘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爹,四毛哥他们看起来好可怜,咱们就帮帮他们吧。” 姑娘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眼神充满清澈与善良。她身边的几个妇女也七嘴八舌地说着看在四毛的面上,帮帮这些太平军的话。
树根大爷看着女儿,又看看几个妇女和其他村民,最后看了看萧有和等人,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罢了,看在你们也守护了天京这一方土地许久,为这出生入死的份上,我就给你们指条路。从这儿往东走,有一座深山叫方山,山里地势复杂,清军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那儿,你们可以先去那儿躲躲。”
树根大爷想了想,又叫过自家的女儿,语重心长地说道:“我老了,腿脚不利索,你平素最爱去那山里玩耍,对路熟,便由你带路吧。你可要小心,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然而萧有和听到树根大爷说方山可以暂避,心中不免一个激灵,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无他,全因萧有和想起来历史上忠王李秀成就是在方山被清军俘虏的,难道还是逃不过历史的宿命吗?去还是不去呢?
萧有和内心天人交战,在心中暗暗盘算着时间,去方山,可能面临的场景有二。一是有可能自投罗网,湘军在那里抓捕了忠王李秀成后继续设伏等着溃围的太平军。二是自己正好赶上湘军围捕忠王,将忠王救下,然后一起护着幼西王按计划前往湖州。他定了定神,抱拳道:“多谢大爷和姑娘相助,只是这方山…… 其中是否有何隐情?还望大爷明示。” 树根大爷一脸疑惑,摇头道:“并无隐情,那山偏远,清军很少过去。”
萧有和沉思片刻,觉得忠王之所以会选择在方山落脚,也是因为这周边没有其他可以隐藏的地方。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去方山看看。
于是,他对众人说道:“兄弟们,方山虽有风险,但目前也无其他选择。我们多加小心,未必会遇上清军。”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透着坚定和信任。
萧有和等人连忙向树根大爷道谢,萧有和搜了搜自己的口袋,摸出几块散碎银子,约莫 10 两左右。示意汪白仁交给树根大爷。树根大爷右手连摆,身子往后退,连连拒绝:“这怎生使得!”
萧有和赶忙上前,伸手握住树根大爷那粗糙干裂的大手,将银子硬塞在他手里。而后,扶着他的臂膀,言辞恳切地说道:“树根大爷,您听我说,这些许的银子虽不多,权当小子感谢乡亲们的小小心意,还请大爷帮忙分给村民吃茶,让大伙都能沾沾这情谊,万万不要推辞。”
树根大爷听萧有和这么说,略一思索,收下银子后转身面向村民,神色庄重,朗声道:“将军仁义,给咱们乡亲们送来这银子。大伙都听好了,往后嘴上可得多个把门的,别乱嚼舌根犯了禁忌!莫要辜负了将军这番心意!” 众人纷纷点头,连说不会。
树根大爷开始分银子,他先将银子分成若干份,动作缓慢而仔细,每份都力求均匀。接着,他依次走到村民面前,将银子递到他们手中。每递出一份,他都会叮嘱几句:“收好了,这是将军的一番好意。” 村民们接过银子,脸上满是感激,有的还向萧有和等人投去感激的目光。
萧有和看到树根大爷分完银子,眼中满是感激,再次谢过大爷。在树根大爷家姑娘的指引下,朝着深山的方向走去。村民们见他们离开,也纷纷散去。
萧有和究竟能否遇上忠王,是否能躲开清军的搜捕,一切都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