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穿越者,杨竞无疑是不合格的,他并没有给这个时代带来技术上的进步。他在技术上只做了两件事,改良一下黑火药和制造初级的水泥。
黑火药的威力提升不大,也就提升了三成吧,但是开矿和用于武器制造是足够了。初级水泥就更次了,但是总算是能把道路硬化,不至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其实杨竞没有带来技术上的跨越式提升,弄出蒸汽机啊、滑膛枪啥的,表面上的理由是杨竞不想改变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人为的推动技术进步。实际上的原因单纯是因为杨竞比较菜,他穿越前是个文科生,他不懂那些技术。
但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穿越者,杨竞又是合格的。杨竞把他那个时空华夏几千年的政治斗争的智慧带了过来,不断进行制度上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杨竞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有限资源的力量,得以让他割据在襄平。
很多看官都会疑惑,政治的力量来自何处?其实在杨竞看来,政治的力量来自于组织,杨竞通过一系列手段,把辽藩下至百姓上到宰相,都组织了起来,形成了巨大的力量。
反观大梁,一个“皇权不下县”,直接把大梁的广大农村让给了士绅来治理,那要是能收起来税才奇了怪呢。
而杨竞,采取他那个时代的先进经验,连村官都是朝廷委派的流官,杨竞统治的触角直接扎到了最基层。所以,军事上的胜败得失,背后从来都是技术和组织的力量。
李玉走了以后,杨竞暗骂不已,他甚至动了念头,下次强上了李玉算了。对,她不是有个什么工部都水司主事的暧昧对象吗?就当着那个主事的面,把李玉强了。
又过了几天,何知远回来了,求见杨竞,杨竞立即在谨身殿召见了何知远。
“老何,这一趟辛苦了啊”没等何知远下拜,杨竞直接走下须弥台,去扶了一把何知远。
“怎敢劳九爷大驾?”何知远激动之余,还是习惯称呼杨竞为九爷。
“你坐”杨竞笑着回到自己的宝座,“这一趟还顺利?”
“回陛下,很顺利,还探知了不少消息”何知远笑着说道。
“说来听听”杨竞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是这样的陛下。臣这次前往突厥,并没有去见林丹汗,反而是去了漠南3个部落和漠北两个部落,深入一线看看突厥的情况”何知远这么做是怕打草惊蛇,杨竞倒是明白。
“臣见了以前锦衣卫埋在突厥的关系,那些人表示愿意跟着您干,以后为我大辽服务”何知远以前就是大梁的锦衣卫指挥使,先帝驾崩之前,何知远担心新继位的永安帝清算自己,就逃到了杨竞这里。
杨竞不仅收留了何知远,还给他封了伯爵,盘山伯。同时为了发挥何知远的作用,杨竞成立了对外情报司,加挂锦衣卫的牌子,让何知远负责周边势力的情报工作,同时接收大梁锦衣卫在各地隐藏的力量。
何知远这次去突厥,就把原来大梁锦衣卫安插在突厥的人手争取了过来,让他们效忠杨竞、服务辽藩。
“做的不错”杨竞满意的点点头,“那些兄弟既然愿意跟着朕干,朕也不亏待他们,待遇保持不变,另外赏赐3个月的俸禄”
不就是钱吗?刚刚花出去1000万银元的杨竞根本不在乎那些小钱。
“臣代兄弟们谢陛下”何知远先是谢了恩,然后继续说道,“通过各种渠道,臣得到消息,林丹汗的确统一了漠南漠北各部”
“最主要的是,林丹汗竟然建立了常备军”何知远面色凝重的说道。
“常备军?突厥打仗不是各部抽人,临时组建队伍吗?”杨竞立即问道。
“陛下说的是”何知远点头,“原来突厥的确是这么个形势,平时各部落在各自的区域游牧,一旦有了战事,各部落出人,大部落可能出一万两万,小部落可能就出几百,然后汇集在一起,由突厥大汗带着作战”
这么做的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好处就是养兵成本极低,平时是牧民,战时是骑兵,几乎没有养兵成本。用兵的时候也是自备武器和粮草,突厥大汗没有军费的压力。
坏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这样的军队没有经过集中训练,在配合上有很大的短板,这些实用的阵型无法掌握。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年突厥骑兵完全靠的就是单兵骑术的精良和充足的马匹带来的机动性。
“可是这次臣去突厥,发现各部落都派人常驻突厥王庭了,通过内线得知,林丹汗发布了命令,在突厥王庭附近集中可20万骑兵的常备军,并开始进行了训练”何知远带回来的这个情报太重要了。
“那他们的粮草怎么解决?”杨竞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粮草问题,还是以各部上缴为主,不过林丹汗补贴三分之一”何知远说道,“其实马不就是吃草吗?突厥有的是草原,但是人吃的粮食不多”
“林丹汗哪里来的粮食?”杨竞奇怪的问。
“回陛下,臣也打探了,说是从大梁换的”何知远看了杨竞一眼,说道。
“靠,大梁这不是与虎谋皮吗?”杨竞大骂,“朕那个废物大哥就不管?”
“谁说不是呢?”何知远附和一句,“不过这事,还真不是永安帝操办的,是大梁八大粮商做的。这八大粮商都是皇亲国戚,长城边军不敢管,这些粮商就用粮食换的大批的牛羊,用来投入农业生产”
“又是这些粮商”杨竞叹气,“他们也不想想,突厥有了粮食,能不大举南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