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一门科学,是平衡的艺术,也是极其危险的社会活动。
杨竞为什么总爱出巡,或者居住在柳河行宫,而不是居住在皇宫,就是他已经不相信皇宫里的人了。他都担心如果一直住在皇宫里,会被毒死。
这也是文科穿越者的好处,杨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感觉自己的境遇和明朝的那些皇帝特别的像,明朝自从英宗皇帝开始,很多皇帝都死的不明不白,除了嘉靖帝和万历帝以外。
但是嘉靖帝和万历帝一直别居西苑,也没有住在皇宫,特别是嘉靖帝,一直服用仙丹,在杨竞看来,嘉靖帝很可能是通过修仙还迷惑文官集团。通过丹药来替换太医院的药方。
包括英宗的土木堡之变,以现在的视角看,这要是没有文官集团里通外国,那才见了鬼了。
杨竞在平定高句丽以后,就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压力,正所谓见微知着,从杨竞给百姓发钱、让女童读书等政策不断遭到文官集团的软抵制,杨竞就发现苗头不对了。
所以杨竞也很少在皇宫居住,不是居住在柳河行宫,就是四处出巡,好在文官集团还不敢限制杨竞的自由。
毕竟神策军、长林军和水师还是忠心于杨竞的。现在杨竞要做的只是加强警惕而已。
安排胡楠回襄平城以后,杨竞就继续带着肖青等人往松江郡走去。
胡楠则是在4名羽林卫的陪同下,返回了襄平城。她直接来到通政司,一是把杨竞的口谕和老兵镇长的血书交给通政司,按程序走件,二是直接交接工作,准备去采风署上任。
通政司的一把手通政使杜宇都懵了,怎么陛下想一出是一出,刚刚决定对关内用兵,打几个县,现在怎么又要成立什么采风署这个新部门?
还有,什么叫“旨意不出襄平城”?这话不是冲我说的吧?杜宇也敢怠慢了,除了安排别的官员和胡楠交接,自己则带着那份血书来到内阁,同内阁几位大学士商量。
“杜通政使,陛下真是这么说的?”吴晋立即问道。幸好现在还有对外战争,几个大学士都在内阁,杜宇也省得说两遍了。钱峰和赵石也露出关注的神色。
“回首辅大人的话,胡楠回来传旨的确是这么说的,另外,还说了陛下要设立采风署的旨意”杜宇老老实实的回答道。眼前这个局面已经不是他能处理了的了,还是扔给内阁吧。
“首辅大人,这么些年,本官不敢说夙兴夜寐,但绝对忠心于陛下啊,陛下何出此言啊?”赵石有些委屈的说道。
他说的倒也不是假话,这几年赵石的确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对杨竞也很忠心。
“首辅大人,本官可是最早投靠九爷的。我只是干活比较水,但人可靠啊”钱峰也急头白脸的说道。
“正德,鼎诚,你俩的意思,是本官不听陛下的了?”吴晋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
该说不说,吴晋还是很有威望的,钱峰和赵石见吴晋这么说了,自然不敢接话了。
“行了,别扯淡了”吴晋有些烦躁,“当务之急,还是保证对外战争。另外,让那个胡楠把什么采风署建立起来吧”
“行吧,户部拨点钱,打发了算了”赵石无奈的说。
“那个,几位阁老,胡楠说了,这个官府,由陛下出钱建设,不用户部出钱”杜宇缩头缩脑的说道。
“那你不早说?”赵石没好气的说道。杜宇张了张嘴,没敢接话。
“行了”吴晋制止住赵石的话头,“另外还有两件事,一是把那个什么狗屁赵老爷,连同当地县令,一同锁拿进京。二是通政司代内阁起草个请罪折子吧”
“那个,请罪折子由通政司代写吗?”杜宇一听,明显不想接这个活。
“那难道由本官写吗?”吴晋终于爆发了,喷了杜宇一脸唾沫。
胡楠不知道内阁发生的这些事,在通政司交接完成后,立即到了内务府,申请办公地点和资金。由于有杨竞的旨意在,李德全很是痛快的在查抄的宅院中拨出一个四进的宅院当做采风署的衙门,又拨付了2万银元作为办公经费。
“有劳李公公了”胡楠很客气的向李德全道谢。
“胡大人客气了,有什么需要您再说”李德全也很是和气。按理说,作为大内总管太监的李德全没必要和胡楠这么客气,但是李德全知道的多,他知道胡楠早就爬上了杨竞的龙床,所以言语之间比较客气。
“李公公,下官还有一事相求”胡楠又说道。
“何事?”李德全奇怪的问。这钱也给了,宅院也给了,还有什么?
“陛下的意思,在皇宫前面立两个华表,采风署的官员每天在华表旁值班,这两个华表,还得请您命令造办处制作”胡楠随机把绘有华表的尺寸和图样的折子递给李德全。
“这是啥?”李德全看着图样,这就是两根柱子啊,不过既然是杨竞的意思,那就照办就是了。
“十日之内,就能制造完成”李德全笑着说。
树立华表,开设采风署,这就是杨竞畅通言路的具体措施。他知道这么做会影响整个官僚集团的利益,为了能顺利推进下去,才故意说出“旨意不出襄平城”那句话,这算是杨竞耍的一个心眼吧。
当然咯,吴晋他们早晚会反应过来,不过那个时候,采风署也都成立了,反应过来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