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难料啊。
就像常遇春大人,作为洪武爷身边的一员虎将,每逢征战总是冲锋陷阵在先,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猛将竟会死于卸甲归营后的中风呢?想必您对此不会陌生吧?\"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着对方。
场内短暂寂静,包括朱标在内都被这段话牵动思绪陷入沉思。
见状,朱英加重语调强调:\"所以说有时候命运是可以不信的,可是有时却又不得不接受它的真实性。
有些事情,人力足以改变,但有些事情,即便你是当今皇帝也无可奈何。”
话音刚落,朱元璋与朱标内心骤然一震,两人同时望向朱英,难道他已知晓我们的真正身份?
不过很快,朱英的下一句话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多虑了。
\"再者,老朱家你还没坐上皇帝之位呢。
这次你拦住了我,难说这并不是救了我。
然而,老朱头,命运得掌控在我自己手中,我不可能把命交给别人。
我的命只能由我自己做主。
天要夺去,那就让它来跟我斗。
若它赢了,就把命带走,要是我赢了,就证明我的命数如此!
天体运行不息,君子当自强不息。
唯有经历磨砺,铁石才能炼成真金,方能铸造成利剑。
因此,就算我求您了,请让我去吧?爷爷,您能不能应允孙子这个请求?”
说着,朱英双腿慢慢跪下,再一次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仍旧沉默,那双威慑天下百姓的锐目静静凝视跪在他面前的朱英,端详着自己的这位嫡长皇孙。
心里满是无奈,同时也因自己的孙儿拥有如此宏大的志向而感到高兴。
这时,站在朱英身后的朱标已经按捺不住,走上前和朱英一起跪下。
\"爹,您就答应英小子吧。
儿子相信他。
如果像他这样的人尚且活不成,这天下还有几个人能够活下去呢?”
没想到朱标竟然开口替朱英求情。
这让朱英大感意外,刚刚他还目睹朱标被打,心存愧疚只是稍微有点而已,毕竟谁让他占了自己的便宜,变成了便宜老爹。
感受到朱英惊讶的目光投来,朱标微微抬起头:“看什么?我就这么大气,谁让你是我儿子呢?乖,以后要好好报答老子啊!”
朱英看懂了他的眼神,嘴角动了一下,随即转过头懒得理他。
朱元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两人,注视着这对父子。
朱英、朱标也在望着他,等待他的回应。
许久之后。
寂静终于被打破。
\"唉!”
朱元璋轻声叹了一口气。
\"真是子孙大了不由爷啊,罢了罢了,既然你说到了这个份上,咱就答应你,答应你就是。”
啥?真的就这么同意了?朱英心中欢喜不已。
立刻重重地在地上磕头,说道:
“孙儿感谢爷爷成全!”
看着他喜形于色的样子,朱元璋心里再次深深叹了口气。
他低声对朱英说道:
“起来吧。”
“好嘞!”
朱英当下从地上站起身。
接着,朱元璋目光转向朱标,突然咆哮道:
“你还跪在那里干嘛?想让咱伸手拉你起来不成?”
朱标整个人都傻眼了:这是为何?明明是朱英让你不快,老头子你怎么对我发火?这事怎么搞的?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朱元璋,主要他想到自己的大孙子即将随军出征,结果儿子还帮忙求情跪下来?
就朱元璋这暴脾气没打朱标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一夜。
朱元璋与朱标两父子返回住处。
朱标回到东宫春和殿休息去了。
朱元璋却没回乾清宫,而是回到了武英殿。
坐在那巨大的鎏金龙椅上,朱元璋沉声命令:
“郑有伦。”
“奴才在,陛下有什么吩咐?”
郑有伦从门口快步走进来。
\"去,把蓝玉和常茂二人叫来见朕。”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
郑有伦鞠躬悄悄退下去。
朱元璋高坐于殿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鄂国公府内,一间隐秘的房间里,四个人正悄声讨论着。
他们是明朝的永昌侯蓝玉以及他的三个外甥——大明**王常遇春的三个儿子:郑国公常茂、次子常升和三子常森。
\"舅舅,您真的确认那人是我们的外甥吗?”
常茂问道。
蓝玉回答:“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他和我们的外甥女长得那么像,还是由马皇后亲手带大的,登基后称他为大孙子,太子认他为子。
如果不是他,这些事情可能发生吗?还有前几日,上位者还让我从大军中选出三千精锐士卒,交给他当护卫队。
如果他不是你们的外甥,也不是皇上的嫡长孙,会有这样的待遇吗?”
听罢,常茂三人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神情。
\"太好了!妹子终于可以瞑目了。”
常茂眼中含泪。
一旁的常升、常森也点头应和:“是啊,妹子,你的嫡长子终于找到了,你可以在九泉之下安心了。”
“唉,要是妹子还在世,亲眼看到这一天该多好啊!”
听到这话,看着他们的表情,蓝玉回想起了温柔可爱的外甥女,叹息道,“好了,都收敛一下情绪。
今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你们,是为了解决你们的一个心愿。
我知道她在临终时仍念念不忘,并嘱托你们继续寻找。
现在知道他还活着,且生活得挺好,又有皇上照顾着他,就放心吧。”
“明白了,舅舅。”
常茂三人情绪渐渐平复,点头应答。
蓝玉微微点了点头,又叮嘱:“还有,这事你们知就好,千万不要跟任何人说。
只要上面那位一天没有公开说出真相,我们就要一直帮着他隐瞒。
懂了吗?”
“放心吧舅舅,我们知道轻重。”
常茂回应。
\"舅舅,那我们可以偷偷去看看他吗?八年了,我很想他,小时候他最喜欢骑在我脖子上玩了。”
常升问。
一旁的常森听了也要开口。
然而却被蓝玉的一句厉喝打断:“愚蠢!”
他指着常升鼻子训斥:“你以为你们偷偷去看他就能躲过锦衣卫的视线?上面会高兴吗?他虽然是你们的外甥,但也是你们的君主,身份都没公布呢,你们就去了,这让他怎么想?他会觉得这是对皇威的挑衅!这简直是背叛洪武皇帝!你们想死我不拦着,但若是你们的愚蠢行为牵连到了我的外甥孙,就是你们死了,我也会鞭尸报复你们!到时妹子和你们的父亲都会恨你们,挥刀要砍你们这没出息的畜生!”
蓝玉一番怒骂,把常家三兄弟骂得狗血喷头。
常茂急忙擦掉脸上溅的唾沫星子,赶忙说道:“知道了舅舅,别生气了。”
蓝玉这种暴躁脾气一旦发作岂是那么容易消气的,又要指着常茂数落几句。
这时,密室石门被打开了,鄂国公府的管家探头进来,说道:
“四位大人,皇宫里的郑公公来访,声称携有陛下谕旨。”
听罢此言,常茂心中骤惊,慌张地扫视密室周围,还以为锦衣卫暗中监视。
蓝玉见状,不禁勃然大怒,气得面目扭曲。
\"你们三个真是笨得像猪!笨猪啊!”
没过多久。
郑有伦带着蓝玉、常茂二人踏入皇宫。
看到前方带路的郑有伦,常茂按捺不住心中的疑窦,低声向身边的蓝玉询问:
“舅舅,您说陛下召我们有何要事?是否与他相关?”
蓝玉闻声,怒目而视,严词警告:
“你若想送死就别牵连我,闭嘴!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
常茂极怕这位舅舅,被他一瞪后只得诺诺答道:
“哦,外甥明白,定当闭嘴。”
蓝玉又狠狠盯了他一眼,眼神满是不满。
常茂立刻住口,紧跟在郑有伦身后。
几人一路前行,来到武英殿,弯腰低头谨慎地踏入殿内。
只见朱元璋正低首在案前审阅奏章。
三人赶至殿中。
\"陛下,永昌侯、郑国公平安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