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泽的那场公开声明,像是朝平静湖面投下一颗炸弹。
“战略搭档”这四个字,一夜之间冲上热搜,各大财经媒体、八卦论坛、职场女性公众号,全都在解读这场突如其来的权力联结。
有人说沈氏太感情用事,有人说这是对婚姻关系的另类修复,还有人刻薄地猜测李雪菲是不是“走了情感捷径”,靠“前太太”的身份重新入局。
但真正懂局势的人,却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沈君泽,这是在用他的沈氏话语权,正式“还她一个位置”。
而李雪菲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正面回应。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接受采访,也不是晒幸福合影,而是第二天一早,准时出现在沈氏总部大厦的项目会议室。
她身穿一袭墨蓝色职业裙装,发髻高挽,神情淡定,文件夹紧抱在手中,眉眼间沉着而锐利。
没有笑容,也没有故作镇定的矜持,只有行走时鞋跟敲击地面的节奏——每一步,干脆利落。
“你是……李总?”
第一时间进入会议室的助理迟疑着打了个招呼。
李雪菲转过身,微一点头,语调冷静:“以后直接叫我‘李顾问’就好。”
她站在投影仪前,利落接手沈氏“绿溯科技”收购方案审查任务,没有寒暄、没有铺垫,直接以数据和逻辑开场:“我重整了该企业近三年的财报流水,与沈氏内部评估体系存在两处重大偏差,我建议重新做财务穿透。”
沈氏副总经理一度怔住,目光扫过她手里的报告,脸色明显复杂。
“你做了全组评估流程?”他下意识反问。
“昨晚做的。”她语气不带情绪,“从收到任务到现在,16个小时。”
会议室内短暂沉默。
而几位资深顾问的视线,却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没人料到,这个被称为“总裁旧爱”“花瓶千金”的女人,居然敢接硬任务,甚至提前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漂亮开场。
她没有等别人决定她的节奏,而是用行动确立了“战略搭档”的含金量。
之后一周,她像是打开了某种开关——连续参与三个高层项目审查会议,独立负责“可再生能源区块投资前期风险评估”,更在内部汇报会上指出西南分公司系统内控管理的漏洞,间接避免了一笔上千万的资源浪费。
连一向冷眼旁观的沈氏董事、副总魏成柏也忍不住在午餐会后低声评价:“她是沈君泽带回来的,但不只是来谈恋爱的。”
与此同时,财经媒体也开始悄悄转调。
《金融风向标》率先发文——
“她不仅是他前妻,也是能独立站上谈判桌的顾问。她是沈君泽口中的‘搭档’,更是沈氏董事会眼中的‘变量’。”
文章附图是她在会议室中展示报告时的侧影,笔挺而利落,眼神冷静如刀。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职场女性开始点赞评论——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门归来’。”
“不是靠爱,而是靠自己杀回来。”
“沈君泽这回,是捡到宝了。”
李雪菲并未回应任何热度,只将注意力全数倾注在项目与谈判之中。她知道,真正能为她正名的,从来不是关系或声明,而是结果。
而就在她逐步立稳脚跟,外界风评开始向“能力认可”转变之际,一封匿名邮件却悄然抵达某家老牌自媒体的爆料邮箱。
主题是:“她的清白,真的配得上沈家吗?”
附件是一份模糊却足以引起猜测的“大学期间处分记录截图”,疑似李雪菲曾因学术争议或“作弊”问题被警告处分,虽最终未被定罪,却留下过案底。
与此同时,一条匿名账号在某财经论坛发帖:“你们眼中的‘事业女神’,也不过是靠手段上位的小人物。”
风暴,又悄悄在暗处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