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刘轩命唐氏兄弟和王文远、李志远、安平远等人,分头去打听卧虎山土匪的事情。宁欣月说驿馆太闷,带着谷雨邀了秦氏也一起去了。
刘轩知道,宁欣月是故意躲开了。因为每次给小雪换药,只要她在场,小雪都会特别难为情。
吃过早饭之后,小雪就一直躺着,她早就想下床活动了,可刘轩不许,还吓唬她,说活动太早了,会变成跛脚。
“王爷,我还要多久才能好啊?”小雪问道。刘轩每天两次给她伤口消毒换药,她已不像先前那么害羞,很自然地把裙子撩了上来。
刘轩熟练的用毛巾蘸着白酒,擦拭着伤口,说道:“已经结痂了,估计等咱们回到京城,就能拆药线。”
小雪撅了撅小嘴,问道:“是不是很难看?”
刘轩调笑着说道:“怎么难看啊,你这户型很漂亮的。”
“户型?”小雪不明所以,不由一愣。紧接着,她隐隐猜到刘轩说的是什么,羞的双手掩面:“我说疤痕丑。”
刘轩嘻嘻笑了笑,说:“除了我,别人又看不到,我又不嫌弃,你怕什么?”说着放下裙子,拉过条被子盖在小雪身上,接着道:“好好休息,我去别处看看。”
“嗯。”小雪答应一声,偷偷瞟了一眼刘轩离去的背影,细细咀嚼着他刚才的话。王爷说不嫌弃我,难道是要纳我做妾室?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挥之不去。她越想越觉得心里甜丝丝的,仿佛连伤口都不那么疼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刘轩把索菲亚叫到跟前,神色凝重地说道:“王妃对你装脸的事情有所觉察,你日后行事需更加小心谨慎,切莫露出破绽。”
索菲亚心中一凛,连忙低头应声道:“是,王爷,我会加倍小心的。”
刘轩微微颔首,随后靠在床头,神色稍缓,道:“说一说你们那里的情况吧。”
索菲亚连忙点头,开始介绍起了她的国家。
索菲亚自称来自西班牙,是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强大国家,拥有数不尽的战船,在每一个大洋的岸边,都有他们国民“栖息”的城市。不过最近几十年,他们国家却开始衰弱了,不列颠、尼德兰等邻国靠着黑奴交易,纷纷崛起,开始抢夺西班牙的海外贸易……
刘轩眉头紧锁,用手轻轻的捶了几下脑袋,闭上眼睛思索起来。这个世界,和他穿越前的世界差不多,时间却完全不在一个轴线上。横向对比,当前西方已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华夏应该处于明代中期,可当前东西方都没发明火药,时间又得向回拉一千多年,这可真让人头痛。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当前最重要的是得保住自己的小命。”刘轩从来不钻牛角尖,长长吐出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
索菲亚见刘轩既不让她出去,也不再提任何问题,只是直直的盯着自己看,便转身栓上了房门。她年龄不大,却很聪明,懂得男人的心思。
半个时辰之后,索菲亚整理好衣裙,若无其事的走出了房间,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中午时分,外出打听消息的人陆续回到了驿馆。据他们所述,卧虎山的大寨主罗飞,原本是一位正义凛然的侠士。因斩杀了奸杀民妇的卧虎县令,不得已逃到了卧虎山,其余人,都是后来投奔他的。这些人在山上开荒种地,从不抢掠村民。偶尔,他们也会打劫一些为富不仁的富户,却从不害命,抢来的钱粮,也会分一些给当地贫苦的村民。
听完大家的汇报,刘轩微微点头,终于放下心来。他让人安排午饭,吃了饭,他们就得赶路了。
下午,刘轩等人将要出发时,驿馆外,却来了两个“垃圾”——鲍楚和钱佳。
两人给刘轩行了礼,鲍楚开口说道:“王爷,我们二人想做晋王府的门客。”
刘轩平静地问道:“你们为何会有此想法?说出理由。”
钱佳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王爷在诗会上的一席话,令我二人茅塞顿开,自惭形秽。商量之后,我们决定追随王爷。”
“嗯,做我的门客,可不是会写文章就有资格。”刘轩点点头,说:“你们随我来,我有话要问你们。”
三个人走进房间,关上了房门,众人也不知道刘轩和他们谈了什么,房门再次打开时,已是两个多时辰之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鲍楚和钱佳品味着刘轩“随口而出”的千古绝句。深深被刘轩的人品折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明白了读书的意义,找到了人生方向。
刘轩对两人也比较满意,虽然有些迂腐,但三观很正,也都有些才学。
这么一耽搁,出发的时间,肯定得延后一天。
第二天早上,刘轩等人终于出发了。
行了几十里,众人来到了卧虎山下。罗飞已带人在此等候,五十二名汉子,七匹马,三百多两银子,十几担粮食,这便是他们全部的家当,看起来有些寒酸。
刘轩对此却并不在意。在他看来,银子不过是身外之物,他真正需要的是人才。眼前这些汉子,虽然出身草莽,但个个武艺不俗,只要能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再加以磨炼和培养,完全有可能成为他最信任的班底。
二十多天后,刘轩等人终于回到了京城。
“云姑娘,去府上小住几天,再回金陵吧。”说实话,宁欣月不太喜欢整天板着脸的云朵,但人家这些日子尽忠尽职的保护着自家男人,最起码的客气话,还是要说的。
云朵摇摇头,道:“多谢王妃美意,王府我就不去了。我得回家去看看。”
宁欣月惊奇地问道:“你家是京城的?”
“是的。”云朵看着高大的城墙,感慨的说:“我已经三年没回来了,也不知道义父身体可好。”
……
刘轩让宁欣月等人先回王府,自己则带着八名侍卫进宫述职。
“你这逆子,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装傻五年,还敢回来见我?”御书房里,文帝对刘轩大发雷霆,几次抬起手里的戒尺,终于没忍心落下去,气呼呼的坐到椅子上。
自己儿子,并非是真傻,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文帝冷静了一下,终于决定不惩治刘轩的“欺君之罪”
文帝虽然在京城,对刘轩的事情却知道得清清楚楚,他直视着刘轩,问道:“为什么私自和夷人交易,擅自收容匪徒?你必须给朕一个解释。”
“回父皇,那些夷人船上载的,是一些高产作物,如果能在我大汉推广种植,必能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儿臣才买了回来,至于卧虎山的那些山贼……”
刘轩跪在地上,和文帝解释了一个多时辰,腿都麻了。
“起来吧。”文帝神色稍微缓和,说:“你为我朝赢了十万担粮食,朕本来要奖励你,可你违反大汉律法,也该挨罚,这两件事就算功过相抵。”
“那些粮食的种子,就由你来负责试着种植,确定高产之后,再在全国推广。”文帝喝了口茶水,接着说:“你是亲王,可以自行招募家兵,但不能超过五百之数。”
“儿臣遵旨。”刘轩躬身行礼,心中却暗自嘀咕自己这个便宜老子太黑了,自己立了这么大功劳,他竟然来了个功过相抵。
文帝接着说道:“下去吧,回家休息十天,十天之后,也要像别的皇子那样,参加朝会。”
“儿臣告退。”刘轩恭恭敬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