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日头毒得能把地皮晒裂,龙煞蹲在试验田埂上,指尖摩挲着麦穗。改良后的麦秆足有半人高,穗子沉甸甸地坠着,在风里掀起金浪,比旁边老王家的麦田高出一大截。远处传来二柱子扯着嗓子的吆喝:\"龙哥!县农技站的人来了!\"
田埂上顿时热闹起来。穿白大褂的技术员举着放大镜观察叶片,王婶踮着脚往人群里挤,手里攥着刚掰的老品种麦穗作对比。戴草帽的老汉们围成一圈,旱烟袋锅子敲得土块\"咚咚\"响:\"这穗子粒儿饱满得跟小珍珠似的,真不是打了啥仙丹?\"
翠花抱着记录本挤到跟前,鼻尖沁着汗珠:\"龙煞,按你说的测产法子,咱这亩产能到1300斤!比老法子多了快一半!\"她翻开本子,上面画满歪歪扭扭的折线图,\"隔壁王大爷家的地,去年才收700斤。\"
人群突然炸开了锅。王大爷颤巍巍地扒开麦穗,浑浊的眼睛直发亮:\"乖乖!我种了一辈子地,头回见麦子长得这么欢实!\"他转头揪住龙煞的袖口,\"娃啊,你快说说,这到底咋整的?\"
龙煞刚要开口,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刘二混子的堂哥黑着脸从车上跳下来,手里拎着袋干瘪的麦穗:\"吹啥牛呢!肯定是使了见不得人的玩意儿!\"他把麦穗狠狠摔在地上,\"我家地用的进口化肥,咋没这效果?\"
技术员蹲下捡起麦穗,推了推眼镜:\"老乡,这是科学种植的成果。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合理轮作防治病虫害,比单一使用化肥强多了。\"他指着试验田,\"你们看,叶片没有病虫害,根系发达,这就是生态种植的好处。\"
围观的村民们交头接耳,几个年轻媳妇掏出手机对着麦穗拍照。张瘸子拄着拐杖凑近,声音压得很低:\"龙煞,我那两亩薄田...能试试你的法子不?\"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湖面,周围的村民立刻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要报名学技术。
龙煞看着黑压压的人群,突然想起刚穿越时,被当成疯子的窘迫。他清了清嗓子:\"大伙别急,我先把种植要点写下来。\"他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数据,\"不过丑话说前头,新法子得按规矩来,偷工减料可不行。\"
当天夜里,村委会大院挤满了人。龙煞站在昏黄的灯泡下,粉笔在黑板上写得飞快:\"选种要挑抗倒伏的,施肥得看墒情...\"翠花蹲在角落发资料,二柱子举着喇叭维持秩序:\"都别挤!人人有份!\"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在村民们认真记笔记的脸上。
可热闹劲儿没持续多久。三天后的清晨,龙煞发现试验田的栅栏被人撬开,十几垄麦苗蔫头耷脑,叶片上布满褐色斑点。他蹲下身仔细查看,一股刺鼻的农药味钻进鼻子——有人半夜泼了除草剂!
\"咋回事?\"翠花背着喷雾器赶来,脸色煞白,\"昨儿还好好的!\"她突然指向田埂,\"你看!脚印!\"
一串沾着泥的皮鞋印延伸到路边,尺码明显比村民们的大。龙煞顺着脚印追了几步,在村口的杨树下发现半截烟头——正是天鸿集团那个神秘人常抽的牌子。他捏着烟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消息很快传遍村子。王大爷气得直拍大腿:\"作孽啊!谁这么缺德!\"二柱子抄起铁锹就要去理论,被龙煞拦住:\"先别冲动。\"他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黑色轿车,声音冷得像冰,\"对方就是想乱我们阵脚。\"
夜幕降临时,龙煞蹲在重新补种的麦苗旁。月光下,新撒的种子泛着微光。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翠花递来件棉袄:\"要不...咱报警?\"
龙煞没接,盯着远处的黑影冷笑:\"报了警,他们也有说辞。\"他握紧拳头,\"但这地,我护定了。\"话音未落,村口的大喇叭突然炸响,惊飞了树上的夜枭:\"全体村民注意!天鸿集团明天再来谈征收!不愿签字的,后果自负!\"
寒风卷起田埂的尘土,龙煞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黑暗中,试验田的新苗在风中摇晃,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