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东眉头一皱。
在刘海中刚刚捐款时,自己似乎看到了他和易中海间的一个点头交流——这是有默契啊!问题真不少。
暗叹了一声,他心里琢磨这些人八成私下早串通好了。
可眼下还有办事员在场……
他们难道计划让贾张氏暂时接受捐赠然后再还回来?
但这钱到手了再要收回去谈何容易?
张远东不禁懊恼,“这个胖刘为什么捐这么多?”
院子里其他人也同样震惊不解——这种局面再次上演!大家都开始期望三大爷阎埠贵能减少点捐款以减轻众人的压力。
阎埠贵环视一周后意识到若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配合,于是掏出五元:“我也捐这点儿吧。”
见状,众人愈发不满,贾张氏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急不可待地看着剩下的居民。
一位年轻人——傻柱,也跟着捐了出来。
看着秦淮茹笑了一笑后放了进去,并大声说道:“我也捐了!”
面对这样的场面,许大茂与张远东显得十分犹豫,但最终:
“我……还是不愿捐。”后者强硬表示。
贾张氏红着眼狠狠盯着张远东,气得几欲上前将其撕碎。
易中海插话:“大家都知道张远东平时对贾家态度恶劣,可现在东旭已经走了。
我们应当放下成见。”“只要每个人稍微出一点,就比如五块钱。”
办事员在旁默默观察这一切。
此刻听到易中海的言论后,终于忍不住冷冷说了一句:
“事实上,捐款完全基于个人意愿,自愿为前提。”
张远东立刻笑道:“听清楚了吧,全凭个人意愿。”
“张远东,你不捐也就算了,这样太过份了吧。”旁边的人纷纷责难。
易中海摆手制止了想要继续劝阻张远东说话的傻柱,“好了。
刚才办事员说得很明白——自愿原则。”
接下来人们更是接连拒绝捐款。
“我家经济也不好,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捐款。”
至此之后没有人再多说什么,贾张氏只能咽下了这份愤怒——毕竟已有55块钱到手。
就这样,事情就此结束,所有人都各自离开现场。
捐多了自己心疼,捐少了肯定会被贾张氏在背后诋毁,于是索性学张远东和许大茂一分不捐。
阎埠贵此时眼睛瞪得老大,心中十分后悔,早知道就不捐了。
白白浪费了五块钱啊!
“不行,街道办已经同意的捐款,你们所有人都必须给我们家捐。”
“每人两块,一个也不能少!”
贾张氏急眼了,原想着能凑到一百,没想到只有五十五,怎么可以就这样结束!
“同志,捐款都是自愿的行为,哪有这样强逼人的道理?”
“五十五块已经够多了,不要再难为大家了,请收下吧。”
这时,办事员开了口。
“绝对不行!”
贾张氏紧紧盯着办事员,心里不甘极了。
就这么点钱,怎么可能心甘!
“王主任今天是答应过我们捐款的。”
“所有人必须都捐!”
贾张氏企图搬出王主任给自己撑腰。
“大妈,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捐款凭的是自觉,大家想捐才捐。
怎么能 ** 人呢?”
办事员立刻站了出来,目光不善地看向贾张氏。
竟然敢扯上级旗号来吓人,这怎么行!
“贾嫂子,你还是别说了吧。”
易中海急忙上前,一把拉住贾张氏,再让她这样嚷下去,肯定会彻底得罪街道办。
“为什么不让我说!”
贾张氏猛地甩开易中海的手。
易中海无奈地看向秦淮茹,示意她也来劝一劝贾张氏。
秦淮茹见状,眼中含着泪,来到婆婆身边。
“妈,先听易大爷怎么说吧。”
看着眼前的情况,秦淮茹不禁对院子里的人也有了些不满:家里情况这么艰难,为什么大家不肯帮忙!张远东看出了秦淮茹的心思,暗自摇头:秦淮茹这个戏精真的被激醒了!
“好吧。”
贾张氏点点头。
终于暂时安抚下了这位老太太,易中海松了一口气,然后转向众人。
“各位都是一个大院的,这么多年了,同住一条巷。”
“现在贾家遇到困难,看在老贾当年的情分上,多少要帮忙一下她们。”
“贾东旭生前也做过不少好事,走了以后我们也该给他个交代,照顾好老人和家人吧。”
易中海又摆起了道义的姿态,准备用这些大道理去打动全院子的人。
人们互相看了一眼,无奈之中感到无言以对。
易中海说得好听,但贾张氏那一脸令人讨厌的表情让人心情并不轻松。
此时,易中海看到大家都在犹豫,心中暗暗微笑。
虽然他不再是老大,可几句话也能说得大家服气。
贾张氏和秦淮茹看到了大家表情的变化,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这次应该稳住了吧。
就在这时候,意外发生了。
张远东站了起来:
“关于老贾叔以前怎么样我不好评说,因为我当时还没搬进来。”
“只谈贾东旭,这个人从小干坏事——上午偷这家的蘑菇,下午再去那边弄几根辣椒。”
“至于他对院子做了哪些好事儿?请易大爷你帮帮我回忆一下呗。”
张远东笑吟吟地说完。
其他人也都附和:
“他说得没错,东旭确实偷过我家的东西……”
“对呀,小时候觉得他们家可怜没追究,长大了他还叫他儿子接着偷。”
“到底为咱们院子做啥事了吗,真想不起呢?”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易中海,想让他解释两句。
“我,……”
易中海不知如何开口。
因为事实是:贾东旭并没有给院子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张远东,为什么你老跟我们贾家作对!”
贾张氏愤怒地咆哮起来。
现在我把原文的意思用不同文字表达如下:
“我儿子已经走了,我们贾家也够惨了,你还不依不饶?”
“我不想活了!”
贾张氏眼看局势因为张远东的几句轻描淡写而急转直下,差点气得胃痛发作。
“我真的没有针对你们家,我只是出于好奇问问罢了。”
“虽然当时你在车间造谣生事,害得我没能找到徒弟,但既然贾东旭走了,我的气也消了。”
说这话时,张远东时不时瞟向易中海,让后者心里暗暗发虚——这正是他自己教唆贾东旭干的事。
尽管张远东说他原谅了,可没人真的相信他。
今天破坏贾家好事的不正是他自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