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喜儿眼睁睁看着对象一个大男人,为了娶她,不但跟家里决裂,还哭了。
她心疼坏了。
两人深入交流一番。
陈喜儿这才从细枝末节里发现,父母从来都是向着弟弟的。
她跟对象有现在这么艰难的处境。
多半也是拜父母所赐!
父母反对她跟对象在一起,不就是觉得对象家里穷,想给她安排条件更好的男人,好让她扶持陈家吗?
他们甚至冠冕堂皇的说:“我们是为了你好。”
以前听起来稀松平常的话,现在都是根根狠厉的针。
一旦发现最亲近信任的人,嘴里满是谎话。
曾经以为的爱意就会像回旋镖,扎的人痛不欲生。
人生也会崩塌。
陈喜儿就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
她静下心,仔仔细细回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惊恐的发现,父母只爱弟弟!
他们嘴上说着一视同仁,一样喜欢。
实际上弟弟还没毕业,就已经为他打算。
父亲早早就规划好,给他铺路,为他将来的铁饭碗做准备。
而她什么都没有,他们只想让她嫁个好人家。
陈喜儿想起来,父亲早早就从别人手里买了一套院子。
当时她还在上学,那天放假心血来潮跟着一起去,亲耳听到父亲说:“房子要落我儿子的名下,他还没有成年,你们给想想办法。”
陈喜儿当时并不在意。
她还沾沾自喜的觉得,父亲这是不想弟弟住大院,嫌他烦呢!
包括外祖家,分给母亲的产业,母亲都落在弟弟名下。
她得到的,只有日常生活中的虚妄偏袒。
比如从小吵架,父母向着她,不轻不重的说弟弟两句。
比如饭桌上多半是她爱吃的菜。
比如家里她的房间最大。
她零花钱比弟弟多,她的衣服穿都穿不完。
她学习不认真,父母也不会像对待弟弟那样严厉。
她是被溺爱长大的。
弟弟一言一行都被父母规劝。
正是因为这些有意的‘偏袒。’
弟弟总是在她面前抱怨:“姐,爸妈也太偏心了,他们那么喜欢你,为什么非要生我?!我怎么这么惨!”
陈喜儿当时洋洋得意,但还是会说:“怕什么,他们不偏向你,我偏向你!”
她甚至会在背地里,劝爸妈对弟弟好些。
爸妈会笑着说:“那不一样,男孩不能惯。”
过往种种,就像一个个巴掌,狠狠打在陈喜儿的脸上。
她以前引以为傲的人生,一夕之间变成一个笑话。
对象有意无意说了一句:“我们那里的人,想要生男孩,都会给先出生的女孩子起名招弟、来弟、盼弟。”
“对了,你知道吗?我们邻居家老二是女儿,名字跟你一样,她爸妈最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喜欢儿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陈喜儿从小到大都很喜欢自己的名字。
院里孩子名字大多俗气,她的就听起来高雅多了。
她小时候也问过父母,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
爸爸将她举过头顶,笑着说:“当然是喜欢我的女儿啊!”
陈喜儿信了,还到处跟别的孩子炫耀。
到头来,这一切都是骗局?!
由爱生恨,恨意渐浓,刻骨铭心。
至此,陈喜儿下定决心,不会撤案。
欺骗她的人,她要让他们都付出代价!
果然亲戚父母都来为弟弟求情,在她耳边说着‘那可是你亲弟弟’‘你想让陈家蒙羞吗?’‘你这个不孝女’等等诸如此类,听的她心里凉透了的话。
没有人站在她这边。
手镯这件事,她明明才是受害者!
陈喜儿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彻底看清了父母的丑恶嘴脸。
她并非一生下来就娇纵跋扈。
陈喜儿隐约记得,小时候弟弟还没出生,她的性格也是活泼可爱的。
那时候她在大院里有很多朋友。
也不是人见人嫌。
后来为什么成这样了?
那是因为弟弟年纪小、性格懦弱,院里那些孩子会背着大人欺负他。
会骂他们的妈妈是资本家的女儿。
还会拉着弟弟,说要游街。
那段时间风气就是那样。
小孩子跟着大人学样看样。
陈喜儿为了维护弟弟,几乎跟大院里的孩子都打过架。
每次父母当面跟人道歉,说会教训她,背地里夸她聪明,说她做的对。
姐姐就该帮助弱小的弟弟。
跟她说,他们多不容易,院里的人心多坏。
这么多年,保护弟弟几乎变成她的本能。
飞扬跋扈成了她的代名词。
一开始的确是为了自保,只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孩子在泥潭里滚久了,渐渐就迷失了自我。
后来,她总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维护弟弟,为此还用砖头砸伤过院里的大人。
从那以后,陈喜儿就变成了人见人厌的小孩。
父母明知道这样不好,还是对着她说:“女孩子就要这样,将来才不会被别人欺负。咱们才是一家人,别管别人说什么,你记住,弟弟才是亲人。”
现在的她,是父母一手造就的。
不甘心被耍的团团转这么多年,怨和恨浓烈,致使陈喜儿夜不能寐。
陈喜儿坐在审讯室里,手指扣在桌上留下痕迹,眼底猩红:“我就是要证明,没有他们,我也能过的很好!”
所以她选择跟康瑛合作。
陈喜儿说:“康瑛觉得特招竞争激烈,我也等不了那么久,我们就想别的办法。”
据她所说,是康瑛提出‘及时雨’这个办法。
她就是配合执行,最多是从犯。
再说了,她没有下药。
她买的是荷叶粉,根本就不是药,不伤害身体的!
康瑛提出这个想法才是真恶毒。
“那另外一边怎么说的?”岑泊文急急出声。
虽然他心里觉得,这事几乎可以确定是康瑛做的,但还是想争取一二。
不然真要给康瑛定罪,一切就都完了!
公安看他一眼道:“她说,她从来没有说过那种话。”
康瑛承认自己去找了陈喜儿,但那是觉得她可怜,最近处境不好,想着朋友之间伸手帮一把。
她没有任何歪心思,只是想毛遂自荐罢了。
要是不成,她也打算参加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