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泠从观音殿忙完回来已经是晚上,一个人提着四角灯走回宅子,远远的就看见站在宅子门口提着灯的余简案,在黑夜里格外显眼,待走近了才发现他旁边还站着一个人。
“沈博士。”余简案轻声喊了句。
沈泠微垂着头行礼,灯光照在脸上,羽捷轻颤,琥珀色的瞳孔在黑夜中显得极具野性。
余简案暗叹了一句,说道:“今日早晨沈博士与我说的事情我考虑好了。”
沈泠唇角牵起一抹浅笑,全然没有震惊,仿佛余简案同意他说的话不过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位是永城知府。”余简案伸出左手指向旁边站着的人。
沈泠跟着看了过去,那人处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体态偏瘦,身上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白色麻布衣,隐约之中露出了那张有点苍白的脸,鼻子上的那点红痣更显的醒目,此时正微垂着头看着站在台阶下的沈泠。
“在下林许,字敬轩。”
“沈泠,沈民则。”
林许看着没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轻声笑了出来,“早就已经听说过沈博士的英名了,今日一见倒也……不怎么样。”
沈泠抬头看向他,眨了眨眼,半晌,笑道:“确实普通,林大人应当是被那些流言骗了。”
林许挑了挑眉,有点苍白的唇微微上扬,看着沈泠的脸,“但有一件事情确实没有说错。”
“什么?”
“容颜绝世……”
余简案轻咳了一声,打断了两人的交谈,“外面冷,我们进去说吧。”
沈泠点了点头,抬脚走上台阶,“走吧。”
京都,姜府。
“你说什么?”杨棣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坐在桌前喝茶的姜羡安。
“放心,民则自有分寸。”
杨棣在屋里转了几圈,语气激动,“你说民则兄那么瘦弱的身体能干什么,到那里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
姜羡安一脸无奈的看向杨棣。
“而且救灾之事,兹事体大,这要出个三长两短……”杨棣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一拍桌子,“不行,我要去跟陛下请求去豫州救灾。”
姜羡安吓了一跳,急忙拉住要冲出屋的杨棣,“杨省之你个莽夫,你站住!”
杨棣一脸不解的看向拖着他不让走的姜羡安。
“你现在去豫州不仅帮不上忙还会给民则添乱。”
“你不是说……”
姜羡安眼里闪过一丝无奈,笑道:“此行确实凶险,但如若民则真的有那个能力救灾,倒也是不枉此行。”
“如若没有,”姜羡安看着窗外随着风摇曳的竹叶,语气坚定,“京都中有我有沈家,自不会让民则受一点委屈。”
杨棣听后安静了下来。
姜羡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安心等着就好了。”
“不能再等了,”沈泠看着面前淡定喝茶的林许,“若想长久安康,就必须想办法把这件事情弄好。”
林许抬眸看了他一眼,“那依沈博士的看法应该如何?”
“我此前去观察过永城城的地势,想要彻底根治洪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暂时降低洪水带来的灾害还是可以的。”
“如何做?”
沈泠盯着林许黝黑的眸子,“宜疏不宜堵。”
林许愣了一下,半晌,不可置信的笑道:“沈大人的意思是……把洪水疏通?”
“对。”
“如何疏,又疏去哪里?”
沈泠摊开桌子上的地形图,用手指在上面的一个地点画了一个圈,“根据山脉地形,在此处开沟掘渠,水排到海里去,然后再在这个地方,修堤坝。”
林许看了许久,正色道:“确实是个办法,可是……现如今洪水淹半个永城,能动能干活的人也没有多少,这个方法放在现在过于凶险,我不想拿永城任何一个人的性命冒险。”
“我知道的,”沈泠收好地形图,“现如今确实不是最好的时机,待洪水涨势退下,还望林知府能配合。”
林许看着眼前没有丝毫慌乱的人,眼里闪过一丝无奈,点了点头,“对永城百姓有利的事情,林某从不会推脱。”
余简案看两人聊得差不多了,站起身说道:“那此事这样定下来了,当下是要将难民安顿好,待洪水退去,才有力气去管其他事。”
沈泠垂眸想了想,看向余简案,“民则有一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余简案对沈泠的印象稍有改观,语气也不自觉的平和了许多。
“寒净寺太小,夜寒露重,有许多灾民都已经生病发烧,”沈泠沉声说道,“我昨日看了,这座宅子还有许多空房,我想将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带着孩子的妇女,都接到此宅里,一来能更好的保证她们的安全,二来,寺庙里住着的其他人也能更舒适一点。”
余简案沉思了一下,“此事确实可以,只不过……房间置办,那些银钱,现在着实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
沈泠听到余简案没有反对就松了口气,笑道:“沈某身上还有一些银钱,应当够置办两三间房,从其他隔得近的县城运过来,需要三天的时间,至于剩下的……再想想其他办法。”
“不用了,”林许看向沈泠,“剩下的就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