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汉慢悠悠地继续道:“早上喂稀的,晌午喂干的,晚上……”
他突然压低声音,“要是听见它半夜叫唤,千万别急着开门,先隔着窗户看看外头。”
作为老知青,在这里已经待过一年了,对于这边的情况比姜柔和魏曼妮两人知道的更多,听到李老汉这么严肃,也猜到了一些,王丽倒吸一口凉气:“您是说……”
“去年冬天,老汉眯起眼睛,“张寡妇家的狗半夜叫得邪乎,第二天发现院墙外头有狼爪子印。”
姜柔心头一紧,下意识抱紧了小狗:“我们会放心的。”
“也别太紧张,”李小虎见气氛凝重,赶紧打圆场,“追风可是黑将军的后代,等它长大了,狼见了都得绕道走!”
正说着,小狗突然从姜柔怀里跳下来,叼住她的裤脚往外拽。
“这是要回家啦?”王丽笑道。
李老汉挥挥手:“去吧去吧,记住我说的。要是遇到啥难处,随时来找小虎。”
“谢谢李爷爷!”三人齐声道谢。
姜柔蹲下身,让小狗闻了闻自己的手心:“追风,咱们回家。”
小狗松开裤脚,突然蹿到李小虎脚边,在他鞋面上轻轻咬了一口,又飞快跑回姜柔身边。
“嘿!这小白眼狼!”李小虎笑骂,“吃了我家半个月奶,临走还咬我!”
李老汉却摸着胡子笑了:“这是在道别呢。狗崽子记恩,以后见了你准摇尾巴。”
回程路上,魏曼妮突然想起什么:“姜柔,你说追风晚上睡哪儿啊?要不要给它做个窝?”
“我那儿有件旧棉袄,”魏曼妮提议,“可以给它垫着。”
姜柔摇摇头:“不行,棉袄太软了。得用稻草,既保暖又能磨爪子。”正好我准备去打点东西,到时候请老师傅给我再打个木头狗窝。
“这主意好!”王丽觉得不错。
魏曼妮佩服地竖起大拇指:“还是你想得周到!”
既然如此三人就先不回去了,转道去屯东头。
“屯东头?“王丽搓了搓冻红的手,“是去找关木匠吗?“
姜柔点点头,“我早就想打点东西了,可是不知道从谁有这手艺,谁的手艺好,而上次建房的时候,我见到关木匠的手艺,所以才准备去看看。”
“可以,那我们就陪你去看看!”
三人踩着积雪往屯东头走,路上遇见几个扛着柴火的村民。
其中一个大婶看见姜柔怀里的小黑狗,惊讶地停下脚步:“这不是老李家的狗崽子吗?
“是啊婶子,”王丽热情地搭话,“我们刚领养的。”
大婶凑近看了看,突然压低声音:“闺女,这狗可金贵着呢。前些天公社王主任想买,老李头都没舍得给……”
魏曼妮得意地扬起下巴:“我们可以用……”话没说完就被姜柔拽了下衣角。
“我们帮李老爷子干活,用劳动换的!”姜柔接过话头,笑着岔开话题,“婶子知道张木匠家在哪吗?”
“往前走,门口堆着刨花的那家就是。”大婶指了指方向,又神秘兮兮地补充,“要是他问起来,就说刘婶介绍的,能便宜两毛钱。”
“真的嘛?”王丽好奇道。
“那是自然!”刘婶子拍着胸脯保证道。
“那可真是太谢谢婶子了!”
等大婶走远,魏曼妮小声嘀咕:“姜柔,你刚才干嘛不让我说……”
“傻呀你,;王丽戳了戳她脑门,“让人知道咱们用那么多好东西换狗,指不定传成啥样呢。”
姜柔点点头:“低调点好。再说……”她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到了。”
张木匠家的小院堆满了木料,一个系着围裙的中年男人正在刨木板,木屑在阳光下飞舞。
听见脚步声,他头也不抬,专心刨着木头:“要是来找我打家具的就免了,现在这个时间,我可不敢‘顶风作案’!”
“关师傅,”姜柔上前一步,“我就是想打个木柜子,如果可以我还想顺便打个狗窝。”
木匠这才抬起头,看见三人怀里的狗崽,眉头一挑:“吆,李老汉家的狗嘛!”他放下刨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没想到他居然会给你们,这真是稀奇?”
“我说了,我不会给你们做的,现在这是什么时候,我要是给你们做了,万一被‘四人帮’小队发现了,可就要被定义成资本主义的萌芽。”
姜柔咬了咬嘴唇,从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票子:“关师傅,我们愿意多加点钱……”
“这不是钱的事!”
关木匠连连摆手,突然听见屋里传来婴儿啼哭声。
一个裹着蓝布头巾的年轻媳妇抱着孩子走出来,脸色有些发白:“当家的,娃又吐奶了……”
关木匠顿时慌了神,也顾不上姜柔她们,转身就要往屋里跑。
姜柔眼疾手快拦住他:“关大嫂这是气血不足吧?”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我这有点红糖,最补气血……”
关大嫂眼睛一亮,又怯怯地看了眼丈夫。关木匠搓着手,语气软了几分:“这...这多不好意思……”
魏曼妮趁机把五块钱塞进关大嫂手里:“嫂子拿着,就当是给娃娃买糖吃!”
姜柔的出手大方,而且李老汉还将狗都给她,这足以可见姜柔的信誉是可以相信的。
关木匠看了一眼自己媳妇,松了口,“行吧,你们要打什么,将需求都告诉我,等晚几天再过来拿。”
“我想你们也没有木材吧!”
姜柔点头。
“那木材用我的,你们再加一份木材钱,如何?”
“可以!”
如此,便这样定了下来。
随后姜柔便将自己的要求提了出来,“一个五斗柜,要带有暗格,狗窝的样式,关师傅你随意发挥,做好后给底下层毛毡防止潮湿就可以。”
“我也要一个狗窝,一模一样的就行!”
关木匠点点头,“可以!”
姜柔想起前世上学时,买的那种折叠式的小桌子,便想问问关木匠会不会做。
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关师傅,你知不知道一种小巧便捷,可折叠放在床上使用的小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