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颜,你放心,我都记住了,以后他们那些个人谁要是再敢欺负我,我直接就上手,绝不忍气吞声。”
沈杏儿这一刻也想明白了,就算打了他们又能怎么样,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什么也做不了的小女孩。
她长大了,是大姐,不能老是靠着弟弟和弟妹庇护她跟自己的女儿,她也要做那个能为弟弟,弟妹还有女儿遮风挡雨的人。
卧在屋顶的白乌鸦把刚才的一切都看在眼里,立马招呼了好几只鸟儿过来。”
“兄弟们来活儿了,今晚把这一家子给看好,我总觉得他们肯定憋着什么坏。
十来只麻雀,各就各位把沈家老宅看了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太阳落山之前,沈老大和苏氏还有沈老头赶着一辆驴车从村口慢悠悠地回到家。
车上还坐了一个年轻男子,身材魁梧,跟沈老大有七分相似。
这个就是沈大宝了,十四岁那年就去了县里的镖局,跟着人学走镖,如今好几年过去,要不是外面的世道有些乱,他还不一定愿意回家看看。
四人一进家门,便看见一地狼藉。大缸碎了一地没人收拾,屋子里面还传出断断续续的哀嚎声。
沈老头只看这个场面就知道,她们肯定是又招惹隔壁那两个煞神去了,真是记吃不记打!
“爹娘,你们不是一直住在二叔的院子里,这怎么又都搬回来了?快过年了,家里这个样子像是怎么回事?”
沈大宝皱着眉头往屋子里走,一进门就看见他姐和姐夫二人躺在椅子上。头发凌乱,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大兄弟你可是回来了,你可要替我们报仇呀!”
沈果儿从椅子上站起来,一瘸一拐的走向沈大宝。
一家人把前阵子村长说要服兵役以及接沈淮之回来,还有给他娶妻的事都说给了沈大宝听。
“你们真是糊涂,乔家的便宜哪里那么好占,这不是弄了一个天大的麻烦进门?!”
沈大宝静下心分析,他这个弟弟力大如牛,他从小就知道吃,是一个傻子,空有蛮力还是很好对付的。
只是乔家那个丫头,倒是不能轻举妄动,毕竟整个村子一大半的人都姓乔。
“他们两个如此欺辱你们,我定是不会放过他的,只是如今咱们不能轻举妄动,外面的世道乱得很,不知道以后会是个什么光景。说不定咱们还要拖家带口的逃去别的地方。”
“在此之前咱们要想办法把乔家丫头的那些个嫁妆都拿过来,不然逃荒路上咱们可没有银子买粮食。以后到了地方还要买田买地。”
沈大宝走南闯北,对于外面的局势再是了解不过。他们这里虽然还没有乱起来,不过应该也快了。
过了年以后,只要征收粮税的事情传过来,然后紧接着就是征兵,到时候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全家去逃荒?!大兄弟你没说错吧,咱们这里也算风调雨顺的,为什么要逃荒呀?!”
吴铁锤心里不由得一惊,如今这日子也算不错,有宅子有地,偶尔打个猎还有肉吃,家里能填饱肚子,这算是顶好的日子了,又没有天灾啥的。
“姐夫你知道什么,外边的世道早就已经乱了,咱们这里没乱,那是因为上边的人只等着过了年就开始提早征收粮税,紧接着就是征兵。”
“到时候家家户户的成年男子都要去上战场。没有了粮食,家里又没有了男人,只剩下孤儿寡母,还算是什么好日子,不逃荒的话你我都得去战场上拼命。”
一时间屋子里的气氛变的压抑起来。
“我告诉你们,这件事你们可千万别声张出去,咱们偷偷的把粮食都藏好,等到征收粮税之前咱们就要偷偷的走,在这之前再想办法把乔家那丫头的嫁妆银子弄到手。”
沈大宝常年走镖,什么杀人越货的事没见过,也是个心狠手辣的。
他们自以为没人知道他们的计划,殊不知这番话全都落在了窗户上那些麻雀的耳中。
麻雀立马报告给了白乌鸦,白乌鸦又把消息告诉了乔夕颜?
“沈老大的那个大儿子回来了,还知道了即将要大乱的消息?他居然还惦记上了我的嫁妆,真是一家子没一个好人!”
幸好她早早提前就做好准备,当初嫁妆里带过来的那些首饰,她早已经收进了空间里,让人打造了一些假的就是为了吸引那些人动手来偷。
那些个假的首饰如今就锁在房间的柜子里,那把锁就是个摆设,真要是有人想偷的话,谁也是防不住的。
看来最近这些日子,她要多多的回娘家给他们进来偷的机会。
第二日一早,乔夕颜就带着沈淮之还有沈杏儿母女两个回了自己的娘家。
临走之前在门口碰到邻居,还故意闲谈说是娘家最近生意太忙了,每天都要回去帮忙。
村子里就是这点好,屁大一点事就能一会儿传的满村皆知。
四人来到乔家宅子的时候,这里可是热闹得很。
泡豆子的,磨豆子的,做豆腐的,还有拉了豆腐要出去卖的,总之是人来人往,笑闹声不断。
刘桂花见自家闺女来了,连忙把人拉进屋子里,乔老头和乔老太也紧跟着走进来。
“爷,奶,昨天我去县城打听过了,过了年听说要提前征收粮税,而且家中凡有年满十五到四十五岁之间的,都要被抓去服兵役,咱们要早早的做准备了。”
刘桂花闻言,脸色一白,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老天爷呀,家里所有的男人都拉去战场,家中只剩下老人,妇人和孩子。这地谁来种,每每到了春天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谁家里能一下子交出来一家人的粮税呀!”
这是要逼死所有老百姓啊。
乔老头低低的叹了一口气。
“看来这世道是真的要乱了,大贵,二贵,涛子他们几个出去卖豆腐的时候也都用心打听过了,不少镇子上的物价也都开始上了,粮食每斤又涨了三文,粗盐更是每斤上涨了五文钱!而且还在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