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县城风云初试探,夜宿高楼起波澜
县城聚贤楼的门槛,比福源镇那家高了不少,门脸也阔气了足足一倍。
红漆大门,鎏金牌匾,进进出出的客人衣着光鲜,气度不凡,空气中都仿佛飘荡着一股更浓郁的富贵气息。
黄曼曼跟在孙海波身后,眼神平静地打量着这一切。
这,才是她真正想要征服的舞台。
福源镇,只是起点。
一个穿着靛青色绸缎长衫,身形微胖,留着两撇精明八字胡的中年男人,快步从楼内迎了出来。
他的笑容,比孙海波还要熟练三分,带着恰到好处的热络。
“哎呀!海波兄弟!什么香风把你给吹来了?”
来人正是县城聚贤楼的掌柜,孙渤涛。
他一眼就认出了自己这位镇上的堂弟,热情地拍了拍孙海波的肩膀。
孙海波脸上立刻堆满了笑,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渤涛大哥!这不是有好东西,第一个就想着你嘛!”
孙渤涛眼睛一亮,显然是想起了什么。
“哦?有好东西?”
他语气带着明显的期待,压低了些声音。
“是不是你上次送来的那种甜糯米糕,又琢磨出新花样了?”
“你是不知道啊,海波兄弟!”
孙渤涛提起这事儿,就有点眉飞色舞。
“那‘富贵平安糕’,在县里简直卖疯了!甜而不腻,软糯适口,尤其是那桂花糖渍的,清香扑鼻!多少夫人小姐点名要!”
“一天两百份,根本就不够卖!天天都抢光!!”
“好几个酒楼想仿着做,都没做出那个味儿!”
“你赶紧跟我说说,这次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口味?”
孙海波听着堂兄的夸赞,心里跟喝了蜜似的,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但他面上却故作神秘地摆了摆手。
“哈哈哈!渤涛哥,这次你可猜错了!”
他侧过身,露出身后一直安静站着的黄曼曼。
“而且啊,这好东西,也不是我琢磨出来的。”
孙海波脸上带着一种“献宝”式的得意笑容。
“你问我可没用!我已经把正主儿,给你请过来了!”
他隆重地介绍道。
“这位,就是黄曼曼,黄姑娘!”
“那‘富贵平安糕’,就是出自黄姑娘的巧手!”
孙渤涛的目光,这才真正落到了黄曼曼身上。
他脸上的热情笑容,微微一顿。
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显的诧异。
眼前这姑娘……
也太年轻了吧?
看着顶多也就十二三岁的模样?
身量还没完全长开,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粗棉布衣裳,虽然干净利落,但跟县城里那些富户家的小姐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就这么个小丫头,能做出让县城食客都赞不绝口的点心?
还能让精明的孙海波如此郑重其事地带来?
孙渤涛心里飞快地闪过几个念头。
不过,他毕竟是在县城迎来送往、见惯了场面的人。
虽然惊讶,但脸上并未流露出半分轻视。
或许,是家传的手艺?或者是……这姑娘背后另有高人?
不管怎样,能做出好东西的人,就值得尊重。
“原来是黄姑娘,失敬失敬。”
孙渤涛很快收敛了惊讶,脸上重新挂起温和的笑容,对着黄曼曼拱了拱手。
“刚才听海波兄弟说起那‘富贵平安糕’,真是让人赞不绝口。没想到竟是出自姑娘这般年纪的巧手,实在令人佩服。”
他的语气很真诚,没有丝毫因为黄曼曼的年纪和穿着而显得敷衍。
黄曼曼静静地看着他。
心下也觉得厉害,年糕在这县里一卖,就成了富贵平安糕。
这位孙渤涛掌柜,眼神虽然精明,却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也没有因为她的穿着和年纪就流露出轻蔑。
她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看来,孙海波没有看错人。
这孙家的人,至少在待人接物上,有几分世家风范,不是那种纯粹的“认钱不认人”的势利眼。
她也暗自感激孙海波。
这个看似市侩的镇上掌柜,关键时刻却真的帮了她一个大忙。
主动提出带她来县城,不仅省了她自己摸索门路的功夫,还直接对接上了聚贤楼这条线。
聚贤楼……
福源镇有,福安县城有……
黄曼曼心头微动,一个大胆的念头隐隐浮现——这条线,会不会……一直通到京城?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条大腿,可就抱得太值了!
压下心头的思绪,黄曼曼微微欠身,不卑不亢地回礼。
“孙掌柜过奖了。”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
“‘富贵平安糕’能得各位喜爱,是它的福气。”
“说起来,关于那米糕,我确实又构思了一种新的口味,用特制的辣酱调味,咸香微辣,应该也别有一番风味。只是还没来得及做出样品。”
孙渤涛一听“新口味”,眼睛又亮了三分!
辣酱口味的米糕?
听着就新鲜!
这黄姑娘,果然是有真本事的!
“不过,”黄曼曼话锋一转,没有继续在米糕上停留,“今日跟孙老板过来,是想给孙掌柜品鉴一下,我最近琢磨出来的另一道小食。”
她说着,轻轻示意了一下孙海波带来的那个机灵小厮。
小厮连忙上前一步,将一直小心翼翼捧着的食盒打开。
一股奇特的、难以形容的气味,瞬间从食盒里弥漫开来。
这气味……
孙渤涛脸上的笑容再次僵住。
他下意识地皱了皱鼻子,甚至微微后退了半步。
这味道,也太……冲了吧?
有点像……东西放坏了发酵的味道?
他疑惑地看向孙海波,眼神里充满了问询:你确定这是“好东西”?不是什么黑暗料理?
孙海波早就料到他会有这个反应,憋着笑,凑近了些。
“渤涛哥!别被这味儿吓着!这东西,闻着臭,吃着香!我跟你保证,绝对是惊喜!”
他自己第一次闻到的时候,反应比孙渤涛还夸张呢!
黄曼曼也开口了,语气平静,带着自信。
“孙掌柜,此物名为‘臭豆腐’。”
“取新鲜豆腐,经特殊方法发酵、油炸而成。”
她从小厮手里接过食盒,里面是两份用油纸仔细隔开的臭豆腐。
一份金黄酥脆,上面浇着翠绿的酸菜末。
另一份同样炸得外酥里嫩,淋着红亮诱人、带着细碎辣椒和蒜末的泡菜汁。
“这是两种不同的口味,您尝尝看。”
孙渤涛看着那黑乎乎又金灿灿的豆腐块,再闻闻那直冲脑门的“异香”,心里是拒绝的。
但看着孙海波和黄曼曼都一脸笃定的样子,加上之前米糕带来的好印象,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给个面子。
“那……我就试试?”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竹签,先戳向那份配着酸菜的。
放进嘴里。
牙齿咬破酥脆外壳的瞬间,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紧接着,内里的软嫩和滚烫的汁水在口中爆开。
豆腐发酵后的独特鲜香,混合着油炸的焦香、酸菜的爽脆……
孙渤涛的眼睛,猛地瞪大了!
好吃!
这味道……太特别了!太上头了!
那股之前闻着让人皱眉的“臭”味,此刻在口中竟然转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鲜”!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又用另一根干净的竹签,扎向那份淋着泡菜汁的。
这一口下去,又是不同的感受!
泡菜的酸、辣、甜、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刺激着味蕾,让那臭豆腐的香味更加富有层次感!
又香又脆又鲜!还带着开胃的酸辣!
“好!好!好!”
孙渤涛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表情从刚才的迟疑,瞬间变成了惊喜和激动!
他几口就将两块样品吃得干干净净,意犹未尽地咂咂嘴。
“黄姑娘!你这‘臭豆腐’,简直是神来之笔!”
“闻着臭,吃着香脆鲜!绝了!真是绝了!”
激动之下,他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方子……黄姑娘,这制作的秘方……”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黄曼曼,一个成功的商人,本能地想要抓住这巨大的商机。
如果能拿到方子,自己生产,那利润……
黄曼曼脸上露出一抹浅笑,仿佛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
她轻轻摇了摇头。
“孙掌柜,抱歉。”
“这臭豆腐的方子,是我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恕难外传。”
她的语气很温和,但态度却异常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孙渤涛脸上的激动微微冷却了一些。
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这么独特的秘方,人家怎么可能轻易交出来?
是他心急了。
不过,他很快调整了心态。
拿不到方子,但如果能独家售卖,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就像那米糕一样!
“理解,理解。”孙渤涛立刻换上笑容,“是渤涛唐突了。如此美味的秘方,自然是珍贵无比。”
黄曼曼见他没有强求,心里对他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她接着说道:“虽然方子不能卖,但我愿意将这‘臭豆腐’在福安县城的独家经营权,交给聚贤楼。”
“具体的供货数量、价格,我们可以详谈。”
独家经营权!
孙渤涛眼睛再次亮了起来!
这就够了!
只要别人家没有,只有他聚贤楼有,就不愁不火!
“好!太好了!”
孙渤涛一拍大腿!
“黄姑娘果然是爽快人!这独家经营权,我们聚贤楼要了!”
“有了这臭豆腐,再加上之前的年糕,我们聚贤楼在县城的生意,定能再上一层楼!”
他现在看黄曼曼,眼神里充满了欣赏。
这小姑娘,年纪不大,却心思缜密,谈吐不凡,手里还握着这样的好东西,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孙海波在一旁看着,也是满心欢喜。
成了!
这事儿成了!
他这人情送得值!
“只是……”孙渤涛看了看天色,“现在天色已晚,详谈合作细节,恐怕要费些时间。”
“不如这样,黄姑娘,还有海波兄弟,今晚就在楼里歇下吧?”
“我们聚贤楼楼上有几间干净的上房,专供贵客歇息。”
“明日一早,我们再仔细商议供货的数量、价格,还有结款的方式,如何?”
这既是留客,也是表示诚意。
黄曼曼确实也觉得时间不早了,而且合作细节需要仔细敲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
她点了点头。
“如此,就叨扰孙掌柜了。”
“客气!客气!黄姑娘是我们的贵客!”孙渤涛立刻吩咐下人去安排房间。
……
与此同时,福源镇。
夕阳的余晖洒在聚贤楼的牌匾上,给小镇染上了一层暖意。
然而,聚贤楼门口,却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氛。
杨二牛搓着手,在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地望向通往县城的路口。
“怎么还没回来?这都什么时辰了?”
他嘟囔着,眉头紧锁。
按照约定,曼曼妹子早就该回来了。
今天收摊都比平时晚了一些,就是想等她回来,把今天的账结了,顺便听听县城那边的情况。
可左等右等,连个影子都没看见。
旁边的王秀华也抱着胳膊,脸上带着担忧。
她虽然话少,但心思细腻。
曼曼一个年轻姑娘家,跟着孙掌柜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县城,这么晚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吧?
出了事也好。
“二牛哥,你别转了,晃得我眼晕。再等等吧,兴许是县城事多,耽搁了。”
话虽如此,她的心也提着。
又等了一刻钟,天色彻底暗了下来。
杨二牛终于忍不住了,大步走进聚贤楼。
“小二哥!小二哥!看见我们掌柜的了吗?还有跟他一起出去的黄姑娘?”
一个负责收尾的店小二闻声出来,一脸茫然。
“杨大哥?我们掌柜的和那位黄姑娘,下午就坐马车去县城了啊,说是去县里的聚贤楼谈生意,今天不一定回来呢。”
什么?!
去县城了?!今天不一定回来?!
杨二牛一听,脑袋“嗡”的一声!
“去县城了?怎么没听曼曼妹子说起?”
他急了。
王秀华和黄翠莲也跟了进来,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是啊,下午孙掌柜临时决定的,说是有大生意,走得挺急的。”店小二解释道。
杨二牛心里咯噔一下。
去县城谈生意他不反对,可关键是他也不知道怎么就去了呀!
他越想越不放心。
“不成!我得去看看!”杨二牛当机立断。
王秀华和黄翠莲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忧虑。
“二牛,你一个人去县城,天都黑了,不安全!”王秀华担忧道。
“曼曼和孙掌柜一起去的,应该没事的。”黄翠莲拧着眉,安慰着,其实心里也是惶恐不安。
杨二牛安静下来,也觉得是,何况县城这么大。
只能赶紧收了摊子上的东西,回了村里。
夜色渐浓,一辆空荡荡的牛车,载着两个忧心忡忡的妇人,在杨二牛的驱赶下,离开了福源镇,朝着杨家村的方向,吱呀吱呀地走去。
而她们心中牵挂的黄曼曼,此刻正站在县城聚贤楼雅致的上房窗前,望着楼下灯火通明的繁华街道,眸光深邃,思绪万千。
新的挑战,已经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