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京城南锣鼓巷95号院。
这是个三进的大院儿,在后院儿正房靠西边的一间屋子里,一位年纪约60岁左右的老太太本来正在和孙女一起糊火柴盒。
只是在听到今天孙子带回来的消息后,一下子可是把她给高兴坏了。
她站起来紧紧的盯着刚进门的宝贝孙子,满脸的不可思议,她真是有些不敢相信。
特别希望这个事儿是真的,她不由得焦急的询问起来:
“明明,我的大孙子,你说的是真的吗?
你可不要骗奶奶,要是这事儿是真的,那我得高兴死。”
王景明看着眼前这个慈祥的老太太心里面感到很是温暖,这个老太太一直都把他当做心肝一样疼爱,真的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从他一出生他就成了老太太的心头肉,尤其是五年前他爸去世之后老太太对他就更加关爱了。
王景明可不希望看到奶奶着急,他赶紧给了奶奶一个定心丸:
“奶奶,是真的,我真的有工作了。
前一段时间我写的那本小说《小兵张嘎》不是在报纸上发表了吗。
最近又有北方出版社和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人联系到我,北方出版社答应我要出版我的这本小说。
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人也来了一位导演,他说想把小说改编成电影,还说让我当顾问参与到电影剧本的改编。
我给这位导演说了我没有工作的事情,他向电影厂的厂领导做了请示,电影厂答应给我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是正式工,有编制的那种,三天后我就可以去京城电影厂报道正式上班了。”
王景明说的很认真,等得到确认之后王家老太太忐忑不安的心终于也放了下来。
她的宝贝孙子竟然真的出息了,真的有工作了,还是一个正式工,这太好了!
宝贝孙子心脏有毛病,从小身体就不好体弱多病,后来儿子又撒手走了。
儿媳妇怕孙子养不活以后没有个指望就狠心改嫁出了门子,留下了王家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差一点王家这个家就散了。
这个孙子就成了老王家唯一的男丁了,以后王家的血脉延续都要靠他了,宝贝孙子不能有事。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好孙子,让孙子活下去,让孙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老王家绝对不能断了香火成了绝户,她就是拼命就是榨干自己的老骨头也要办成。
幸亏大孙女孝顺、勤快、又能干,儿子走了之后大孙女挺身站了出来,她接手了儿子轧钢厂的工作。
一个17岁的小女孩把家庭的重担担在了她稚嫩的肩膀上,每天辛苦到工厂上班,回了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和她这个老太婆,大孙女硬是咬着牙靠着毅力坚持把这个家给撑了下来。
磕磕绊绊中五年时间过去了,孙子也长大成人了,今年都18岁了。
不过让人揪心的是孙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时不时的就会生病,这成了老王家最大的一块心病。
幸好老天有眼,也不知道怎么了,几个月前她的宝贝大孙子忽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身体突然好了,人也开朗了,关键是还长本事了。
孙子初中都毕业两年多了,三个月前竟然拿起笔写了一部小说,小说还在报纸上发表了,挣了不少稿费。
如今又被出版社看上了要出版小说,而且电影厂的人也看上自己孙子了,还要拍电影又给了工作,这简直是惊喜连连。
老太太到现在都是懵的,脑袋晕乎乎的,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就是知道咧着嘴傻笑。
旁边王景明的三姐王景秀一直在支楞着耳朵听着弟弟和奶奶说话,等到现在她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她放下手中的火柴盒一蹦三尺高。
然后快速的跑到弟弟身旁抓住他的胳膊使劲的摇晃起来,还又蹦又跳的像是一个小孩子。
“弟弟,是真的,太好了!
你不但在报纸上发表了小说当作家了,小说还要出版,还要拍电影,你还有正式工作了,这老天给的馅饼也太多了。
弟弟你太棒了!
哎,对了,弟弟,电影厂的人跟你说一个月给你发多少工资了吗?”
王景明看着三姐蹦蹦跳跳的样子很是无语,他和三姐是双胞胎,三姐也就早出生了十几分钟,但是她明明是姐姐却总是像妹妹一样。
“说了,刚开始只能是从最辛苦的场务干起,就是干杂活的。
不过因为我的小说再加上谢导演帮忙说了不少好话,厂里最后给了我一个正式员工的名额,进厂后还免了一年的实习期,直接按正式工发工资,每月23块5。
如果需要跟剧组到外地拍摄的话还有补贴,拍的电影受好评的话还有奖金拿。”
王景秀听了之后两眼放光很是兴奋,她举起自己的两只小手拍在一起发出一声脆响。
“哇,太好了!
刚一进厂就有23块5,还有补贴和奖金。
大姐一个月才挣33块,你这都快赶上大姐的工资了。
我辛辛苦苦糊三个月的火柴盒,加班加点累得我头晕眼花,看人都重影了,也没有你挣的多。
弟弟你太厉害了!”
不仅是王景秀高兴的都要疯了,旁边的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而在一旁正在缝衣服的二姐王景惠也早就停下了手里的针线活也在注意听着。
不知不觉中二姐两只秀丽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嘴角也奋力的向上翘起,她实在是也压不住了。
王景明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二姐:
“二姐,我顺道买了一斤猪肉和一块豆腐。
今天我有工作了,高兴,咱们庆祝庆祝,你做顿好的。”
王家有三个女儿,大姐王景贤,二姐王景惠,三姐王景秀,她们个个长得都身材苗条如花似玉,而且性格也温柔顾家。
其中二姐最是心灵手巧干活麻利,平常家里都是她做饭。
王景惠站起来接过弟弟手中的菜,猪肉和豆腐这可都是稀罕的东西,平常家里一年也吃不上几回。
猪肉和豆腐价格昂贵,王景惠内心之中还是有些心疼的,弟弟花钱就是大手大脚,一点也不知道节省。
不过她并没有埋怨,如今弟弟能挣钱了,又有工作了,吃顿好的也是应该的。
再说省钱有她们几个姐妹就行了,弟弟想花就花吧,就这么一个弟弟不宠着他,那宠着谁?
从小在家庭长辈的灌输下,她们姐妹三个早就形成了习惯,弟弟是王家的唯一的男孩子,是王家传宗接代的根本,她们作为王家的女儿唯一的任务就是照顾弟弟,让弟弟生活幸福。
家里的家务活都是她们三姐妹的,好东西都是弟弟的,就算是有些事情弟弟做的过分些她们做姐姐的也要包容,等她们出嫁了也要想着娘家的弟弟,该帮忙的要帮忙。
从小接受这种思想,王家三姐妹已经形成了本能,而且她们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对,认为本来就是这样的。
“好的,家里还剩一些白菜和土豆,加上这些猪肉和豆腐,我就做一顿杂烩菜。
虽然没有粉条,但是只要有肉那就好吃的不得了,一会儿你可要多吃一些。
那我去做饭了,等会儿大姐下班回来饭就好了。”